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2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10-11-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欧迎春,臧曙光,陈记寿,吴云龙,邱岩,马眷荣
    . 2010, (22):  1-4. 
    摘要 ( )    PDF ( )     
    采用落球冲击法研究了夹层玻璃抗穿透能力,结合形貌观察,初步给出了一个定量测试平均
    冲击高度(MBH)的方法。对胶片力学性能测试发现,结构一定的夹层玻璃,选用柔性
    好、本体强度高的胶片更能吸收冲击能量。固定胶片和无机玻璃,改变两者的界面粘结强度,试验发现正拉粘结强度低于4.5MPa,无机玻璃被冲击后的碎片大,MBH较低;适当提高粘结
    强度,可降低碎片尺寸,有利于增加MBH;进一步将正拉粘结强度提高到9 MPa以上,BH
    值反而降低。
  • 王立闯,臧曙光,马眷荣,庞世红,赵威
    . 2010, (22):  5-8.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CRH2型动车组侧窗的风压疲劳性能,由试验得到了侧窗玻璃在循环载荷下的挠度
    曲线,观测了列车侧窗在承受一定周期循环载荷后的气密性状况及各连接组件的破坏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随载荷增大,CRH2型动车组侧窗玻璃中心挠度近似成直线增长;部分连接件
    在承受较大载荷时产生损坏。该文对侧窗的抗循环载荷性能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给出了相应
    改进建议。
  • 庞世红,马眷荣,马振珠,刘小根,任淑萍
    . 2010, (22):  9-11. 
    摘要 ( )    PDF ( )     
    利用负压加载的方式,研究了均布载荷下夹层玻璃在不同温度下的弯曲性能,并分别测试了
    夹层玻璃的挠度和板中心最大主应力。夹层玻璃配置为两片1 000 mm×1 000 mm×5 mm的普
    通浮法玻璃,中间层为0.38 mm的PVB胶片。结果表明,在4 kPa载荷下,随着环境温度从18
    ℃升高到35 ℃,夹层玻璃板中心挠度从4.15 mm增加到5.16 mm,最大主应力从8.94 MPa增
    加到10.50 MPa;同时给出了夹层玻璃板中心挠度和最大主应力随温度变化的拟合曲线。
  • 刘树江,李广荣, 沈建兴
    . 2010, (22):  12-16. 
    摘要 ( )    PDF ( )     
    以石英砂、长石、磷灰石等原料制备了含磷的无氟硅酸盐乳浊玻璃,利用Cp、XRD和粘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熔体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2O5含量增加,玻璃转变温度和假想温度变化不大,而熔体粘滞流动活化能增大,而且当P2O5含量为3mol%时,熔体会在1 522 K发生析晶。保持NBO/T值不变,MgO逐渐取代部分CaO有助于增强乳浊程度并降低熔体析晶温度,同时熔体脆性指数减小而高温粘滞流动活化能增大。这些研究成果对无氟硅酸盐乳浊玻璃的实际生产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吴云龙,张延芳,赵芳红,谭欢,魏川,丁方政
    . 2010, (22):  17-19. 
    摘要 ( )    PDF ( )     
    聚氨酯胶片夹层玻璃是安全玻璃的一种新产品,通过高压釜中完成胶片与玻璃的热压层合,
    工艺条件是1.2 MPa,120 ℃,研究胶片厚度与粘结强度的关系。试验表明,聚氨酯胶片/玻璃间,随着胶片厚度的增加,粘结强度逐渐的下降,并且下降速率逐渐的减小。通过对试验数据曲线拟合,获得胶片厚度与粘结强度的关系曲线,确定胶片/玻璃界面的理论粘结强度
    为26.97 MPa,实际粘结强度小于理论值的原因是由于胶片在正拉试验中发生形变,强度值
    是正拉应力与剪切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李长久,王晋珍,孟政,姜宏,黄幼榕,崔竹
    . 2010, (22):  20-24. 
    摘要 ( )    PDF ( )     
    采用平均K线法结合差热分析(DTA)定量研究了某厂浮法玻璃配合料从80 ℃到1 350 ℃过
    程中的熔融特性和不同阶段的能量消耗,为优化配合料,降低玻璃熔制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 李宏,戚杰,于长军,彭志钢
    . 2010, (22):  25-27. 
    摘要 ( )    PDF ( )     
    以MgO-Al2O3-SiO2系基础玻璃和AlN为原料制备AlN/MAS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可提高MAS微晶玻璃的导热性能。通过调整AlN/MAS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组成,在1 000 ℃的烧结温度下制备AlN/MAS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利用XRD、SEM、激光热常数测试仪等测试手段对不同组成的AlN/MAS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热导率进行了测试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AlN/MAS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在烧结过程中MAS微晶玻璃析出的主晶相为α堇青石。该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AlN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当AlN含量为20%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最高;当AlN含量超过20%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降低。
  • 邓大伟,何峰,王俊,王淑娇
    . 2010, (22):  28-31. 
    摘要 ( )    PDF ( )     
    Bi2O3-ZnO-B2O3是一种新的玻璃系统,采用传统的熔融冷却工艺对Bi2O3-ZnO-B2O3三元系统成玻区域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组成对成玻区域以及其热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对其成玻性能进行表征,DSC用于研究组成对热性能的影响情况,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组成玻璃的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B2O3容易引起分相,所以富硼区域很难成玻,Bi2O3-B2O3
    成玻区域较ZnO-B2O3成玻区域大;Bi2O3含量的增加能降低玻璃的转变点温度,而ZnO、B2O3则使之升高;玻璃的密度随Bi2O3含量增加而增大。
  • 杨兰兰,邓臻禄,邓炜
    . 2010, (22):  32-35. 
    摘要 ( )    PDF ( )     
    利用差热分析,可见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Co2O3和K2Cr2O7对硅碱钙石玻璃着色及晶化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着色剂K2Cr2O7导致玻璃显绿色,Co2O3使玻璃显蓝色。加入着色剂的微晶玻璃与其母体玻璃相比,光谱曲线整体向长波方向移动,微晶玻璃颜色偏浅。加入适量的K2Cr2O7着色剂可促进该系统微晶玻璃主晶相硅碱钙石的析出,但是着色剂Co2O3抑制了该系统微晶玻璃晶相的析出, 加入 0.1% Co2O3 的微晶玻璃析出的主晶相为硬硅钙石,只有少量硅碱钙石析出。
  • 李宏,彭志钢,戚杰
    . 2010, (22):  36-39. 
    摘要 ( )    PDF ( )     
    钠钙硅普通玻璃是现在应用最广的一种玻璃,特别是用在建筑物上,研究稀土掺杂钠钙硅玻
    璃发光性能有实际意义。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u3+掺杂钠钙硅系发光玻璃。测试了不同浓度Eu3+掺杂下钠钙硅系玻璃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分析了Eu3+掺杂浓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稀土离子Tb3+、Dy3+的敏化作用对玻璃发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掺杂浓度0.1 mol%~1.0 mol%范围内没发现浓度猝灭现象;Eu3+掺杂钠钙硅玻璃用394 nm(7F0→5L6)激发时主要有5个发射带集中于(5D0→7F0-4)跃迁,对应的发射峰分别为577 nm,590 nm,611 nm,652 nm,702 nm;等摩尔量的Dy3+掺入对玻璃的发光起到敏化作用,Tb3+与Eu3+共掺时,由于Tb3+自身发光分散了激发Eu3+发光的能量从而降低Eu3+特征发射强度。
  • 肖子凡,谢俊
    . 2010, (22):  40-43. 
    摘要 ( )    PDF ( )     
    以烧结法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为研究基础,通过调整Li2O含量,研究了微晶玻璃的烧结动力学。实验中Li2O引入量在0~2.5%(质量分数)范围,测得同一粒度(0.5~1 mm)下玻璃颗粒烧结收缩温度曲线和等温烧结收缩曲线,并计算得到烧结初期各组成玻璃试样的烧结活化能,研究了Li2O对CAS系微晶玻璃烧结致密化过程的影响,确定出有利于烧结过程的最佳Li2O含量范围。
  • 程金树, 李淑晶,杨飞
    . 2010, (22):  44-47. 
    摘要 ( )    PDF ( )     
    降低Li2O-Al2O3-SiO2(LAS)微晶玻璃的高温粘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以LAS玻璃和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采用DTA、XRD、SEM、高温粘度测试等测试方法,研究Na2O对LAS母体玻璃高温粘度和微晶玻璃的结构和析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2O含量的增加LAS母体玻璃的高温粘度、核化温度和晶化温度均降低,LAS微晶玻璃的主晶相由β石英固溶体逐渐转变为β锂辉石固溶体。
  • 汤李缨,范少群
    . 2010, (22):  48-51.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Na2O/K2O、CaO/BaO、TiO2/SiO2对R2O-CaO-SiO2系统晶质玻璃折射率、透过率、密度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拉曼光谱分析探讨了TiO2含量变化对玻璃结构的影响,制备了nD为1.590 6的晶质玻璃。结果表明:当Na2O/K2O摩尔比值为0.5~3.8, 随着比值的增大,玻璃折射率和密度逐渐增大,但玻璃的透过率和耐水性略有下降,耐碱性先增大后减小;当CaO/BaO摩尔比值为0.7~6.8,随着比值的减小,折射率和密度均呈递增趋势,BaO的增加可提高透过率;当TiO2/SiO2摩尔比值为0.024~0.12,随着比值的增大,折射率和密度均大幅度提高,透过率先增大后减小,对耐水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Ti4+以[TiO4]形式进入网络结构,且[TiO4]伸缩振动峰变强并呈现向低波数区移动的趋势。
  • 汤李缨,廖维炜
    . 2010, (22):  52-55. 
    摘要 ( )    PDF ( )     
    利用XRD,SEM、DTA、EDS等方法研究了Na2O-CaO-SiO2系统磷酸盐乳浊玻璃的分相及析晶特性。结果表明,该玻璃易于分相,其中的富磷液滴相更趋向于分布在玻璃体内部,而在表层则分布较少,使玻璃边缘处呈半透明状。随着P2O5含量的增加,边缘透明带变窄,玻璃整体乳浊度提高。该玻璃以较慢的析晶速率均匀析出少量磷酸钠钙晶体,晶体的析出有利于提高玻璃的乳浊度。随着Al2O3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富磷液滴相尺寸增大,磷酸钠钙晶粒析出量减少,玻璃更趋于致密,抗折强度及耐水性都有所提高。
  • 田培静,张高科,柳叶
    . 2010, (22):  56-59. 
    摘要 ( )    PDF ( )     
    采用烧结法制备了Sm3+掺杂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采用X 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研究了该微晶玻璃的析晶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硅灰石(CaSiO3)与钙长石(Ca(Al2Si2O8)),该微晶玻璃能够被紫外及蓝光激发出红光。此外该微晶玻璃的发光强度高于同组分的玻璃,随着热处理时间从1 h延长至4 h,该微晶玻璃的结构、显微形貌及发光性能基本没有改变。
  • 王俊,何峰,邓大伟,谭明华
    . 2010, (22):  60-64. 
    摘要 ( )    PDF ( )     
    研制出一种铋酸盐封接玻璃,25~280 ℃范围其线性膨胀系数与439L不锈钢相差在±5
    ×10-7/K以内,能实现匹配封接。采用不同型号的砂纸对439L不锈钢表面进行处理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三维图像表征439L不锈钢不同的表面粗糙程度。将封接玻璃粉末压
    制成圆柱形试样,置于不锈钢表面进行润湿性能的研究,通过测量封接后玻璃的铺展面积、
    径向高度、计算润湿角来探讨不同表面粗糙度、封接温度、保温时间对铋酸盐玻璃与439L不
    锈钢的润湿性能的影响,并以此确定了合理封接温度范围为440~460 ℃。
  • 陆平,刘清
    . 2010, (22):  65-67. 
    摘要 ( )    PDF ( )     
    用浮法工艺生产硼硅酸盐浮法玻璃时,锡离子会渗透进入玻璃表面,从而改变其表面性质。
    该文主要研究渗入锡离子对硼硅酸盐浮法玻璃表面析晶现象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
    线衍射仪等测试手段,比较了硼硅酸盐浮法玻璃经一定热处理后涉锡面和非涉锡面析晶的差
    异。结果表明,硼硅酸盐浮法玻璃表面经750 ℃热处理后会产生方石英晶体,非涉锡面比涉
    锡面析晶更严重。因此说明渗锡不会加剧硼硅酸盐浮法玻璃的表面析晶。
  • 谢军,谢俊,林墨洲
    . 2010, (22):  68-71. 
    摘要 ( )    PDF ( )     
    BaO具有较好的助熔性质,起到改善玻璃熔制的效果。通过锂铝硅系统三元相图设计了掺杂
    不同含量的BaO微晶玻璃组分,研究了BaO含量变化对LAS微晶玻璃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
    究结果表明:随着BaO引入量的增加,能促进LAS系微晶玻璃的晶型转变,析出更稳定的主晶
    相,热膨胀系数增大,力学性能先增强后降低。经850 ℃晶化的微晶玻璃主晶相发育得更完
    全,生长得更致密,表现出更好的结构和性能。在掺杂BaO为2.5%的微晶玻璃经750 ℃核化
    、850 ℃晶化处理后呈现的结构和性能最为优异。
  • 王觅堂,程金树
    . 2010, (22):  72-75. 
    摘要 ( )    PDF ( )     
    为了研究稀土掺杂对硅酸盐玻璃性能的影响,利用传统熔融冷却法制备了稀土掺杂的Na2O-CaO-SiO2玻璃,通过旋转粘度仪和热膨胀仪测试了该玻璃的粘度、热膨胀系数、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同时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了该玻璃的熔制温度及粘程活化能。结果表明:稀土掺杂降低了Na2O-CaO-SiO2玻璃的粘度,提高了该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该玻璃的转变温度、软化温度、熔制温度和粘程活化能与稀土阳离子场强之间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 顾期斌,倪佳苗
    . 2010, (22):  76-79. 
    摘要 ( )    PDF ( )     
    TiO2掺杂的铋锌硼玻璃作为封接玻璃和特种光学玻璃材料,其光学特性和化学稳定性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主要研究了掺加2%、4%、6%和8%TiO2的Bi2O3-SiO2-ZnO-B2O3体系玻璃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玻璃表面没有条纹和缺陷,从可见光透过率可知,玻璃为半透明,透过率在20%~50%之间。玻璃的耐水性能受玻璃中离子含量的影响较大,Ti离子的含量越高,结构越稳定,耐水性能越好;玻璃的耐酸性能与结构中阳离子的极化能力有关,极化能力越大,耐酸性能越好,而且玻璃的侵蚀是渐缓的;玻璃在碱性介质中的侵蚀机理是铋锌硼长链末节的金属离子被水化,导致Bi-O-Bi断键,耐碱性能变差,加入TiO2后,改善其耐碱性能。
  • 顾期斌,倪佳苗
    . 2010, (22):  80-83. 
    摘要 ( )    PDF ( )     
    制备了以Bi2O3-SiO2-ZnO-B2O3为基体,外加金属氧化物TiO2玻璃试样,研究了掺加2%、4%、6%和8%TiO2对玻璃的光学特性、热膨胀系数、玻璃转变温度、软化点温度、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玻璃表面没有条纹和缺陷,从可见光透过率可知,玻璃为半透明,透过率在20%~50%之间。外加金属氧化物TiO2可调整玻璃的软化温度、转变温度、密度及玻璃的膨胀系数。
  • 郑伟宏,杨坤
    . 2010, (22):  84-86. 
    摘要 ( )    PDF ( )     
    R2O-CaO-SiO2系统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的高级建筑装饰材料,引入F作为晶核剂,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相变,影响工业化生产。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氟引入量对相变的影响,以有效控制分相、成核和析晶过程。结果表明:氟的引入量由3.3%增加到6.3%,使得退火后玻璃易于发生分相。当退火温度从450 ℃提高到550 ℃,虽然母体玻璃并未产生明显的失透现象,但场发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此时仍发生成核。晶化处理之后,微晶玻璃析出了硅碱钙石和a-硅碱钙石晶相。
  • 包亦望,刘小根,邱岩,王秀芳
    . 2010, (22):  87-91. 
    摘要 ( )    PDF ( )     
    节能环保性能最强,但安全可靠性最弱的一种玻璃—真空玻璃的应用瓶颈问题是:真空玻璃
    是一种非安全玻璃。真空玻璃既要节能,也要安全。研究了真空玻璃结构优化设计及应用所
    涉及的力学基础理论。根据真空玻璃结构特点,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了真空玻璃在大气压作
    用下支撑应力分布特征及计算公式。综合真空玻璃应力分布特征及传热机理,优化真空玻璃
    结构,使真空玻璃达到最佳“热学与力学”配置,从而使真空玻璃在结构安全和节能环保两
    方面都达到要求。
  • 刘世民
    . 2010, (22):  92-95. 
    摘要 ( )    PDF ( )     
    采用中国浮法工艺的生产线目前普遍缺少工艺操作软件的指导,为了实现有科学依据的浮法
    工艺操控技术指导日常生产,该项工作从采集浮法玻璃端面条纹的原理出发,结合数值模拟
    方法,对玻璃端面条纹形成的机理进行了验证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熔窑流出的玻璃液分为
    3层,分别对应于熔窑内的3个环流,与玻璃的端面条纹图像结果相吻合。据此,可以通过端
    面条纹图像特征,直接反推到熔窑中的存在故障的具体部位,并可以对熔化工艺过程进行早
    期判断、准确微调,使生产无大的波动,实现对浮法玻璃熔化过程的调控,保证生产的稳定

  • 伍子英,赵海山,高锡平
    . 2010, (22):  96-97. 
    摘要 ( )    PDF ( )     
    蓄热室是玻璃熔窑的重要部位,不仅决定熔窑的寿命,而且对生产工艺有直接的影响。总结
    和分析了蓄热室墙体和格子体材质的选择和匹配,格子砖形状的选择。
  • 王玉芬,宋学富,孙元成,徐驰,王蕾
    . 2010, (22):  98-101. 
    摘要 ( )    PDF ( )     
    采用高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方法合成超纯石英玻璃,通过对化学反应、质量输
    送、穿越边界层、微粒沉积和玻璃熔融及气体解吸5个阶段的化学、物理机理的分析,提出
    了PCVD过程模型,计算各阶段所需时间,确定气体解吸阶段所需时间最长,为PCVD过程中的
    控制反应。控制先驱体四氯化硅流量,在沉积温度1 860 ℃、沉积速率97.5 g/h条件下

    功制备出无宏观气泡的超纯石英玻璃,190 nm处光谱透过率达到84%,羟基含量≤5 ppm,可
    达到全光谱通过的要求。
  • 田英良,梁新辉,张磊,孙诗兵
    . 2010, (22):  102-105. 
    摘要 ( )    PDF ( )     
    高碱铝硅酸盐玻璃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尤其在硬度、韧性和抗划伤等方面表现突出,是电
    子信息产品的触摸屏幕和手写屏的优选保护材料,依据高碱铝硅酸盐玻璃温度黏度特
    性曲线,探索浮法工艺生产超薄高碱铝硅酸盐玻璃的工艺技术要点。
  • 隋梅,孙元成,宋学富,王宏杰
    . 2010, (22):  106-110. 
    摘要 ( )    PDF ( )     
    高纯石英玻璃在光学、光通信及惯性导航中的应用要求其具备高的结构均匀性。CVD(化学
    气相沉积法)合成高纯石英玻璃的工艺条件决定了它具备的结构状态。对使用卧式和立式两
    种工艺合成高纯石英玻璃的结构均匀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应力测试和假想温度测试,测得卧
    式工艺制得玻璃在平行于沉积面方向具有环状不均匀结构,并导致结构应力的环状分布,在
    垂直于沉积面方向结构均匀;立式工艺制得玻璃在垂直于沉积面方向存在层状结构分布,每
    层厚度为0.16 cm,在平行于沉积面方向结构均匀性好,直径8 cm范围内无结构应力。
  • 邓炜,程金树,邓臻禄,邓敏
    . 2010, (22):  111-113. 
    摘要 ( )    PDF ( )     
    现代玻璃生产过程最新的发展趋势是将熔制过程中的几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热工设备完成
    ,而配合料的硅酸盐烧结过程是熔制玻璃的必经步骤,因此研究其烧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
    化及热量的吸收与释放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DTA、XRD等测试分析方法,研究玻
    璃配合料在烧结过程中的固相反应、气体的释放及热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中硅酸盐烧
    结完成温度在1 000 ℃左右;配合料中的碳酸盐依种类不同分别在3个温度下分解;整个玻
    璃熔制过程所需热量为3 757.4 kJ/kg。
  • 成惠峰,邢涛,纪毅璞,蒋洋,彭佳良
    . 2010, (22):  114-118. 
    摘要 ( )    PDF ( )     
    真空玻璃是一种新型节能玻璃,在提倡控制建筑能耗、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城市建设中有
    广泛的应用。研究了一种制备真空玻璃的新方法,与传统制备工艺不同,采用“夹丝”的
    方法用金属丝线取代传统的点状支撑物。在真空室中,利用自动控制设备在420 ℃完成排气
    、封边等操作,从而避免因抽气口的存在带来的漏气隐患。通过采用四边固定均布荷载矩形
    薄板的挠度计算方法和有限元分析等来确定金属丝线的数量和排布方式,确定采用直径为0.
    1 mm不锈钢细丝,排列间隔为60 mm。利用此方法制备的普通白玻真空玻璃传热系数(K值)达到2.58 W/m2K,接近市场上普通白玻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达到很好的保温隔热的效果,符合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城市建设理念。
  • 徐驰,王友军,束忠明,宋学富,王蕾
    . 2010, (22):  119-122. 
    摘要 ( )    PDF ( )     
    在化学气相沉积(CVD)合成石英玻璃工艺中,针对不同熔融玻璃坨面形状,采用计算流体
    动力学(CFD)对炉膛内气流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坨面形状对沉积过程影响明显:当坨
    面为球形时,炉膛内部气流场稳定,有利于SiO2微粒快速沉积;当坨面为平面时,炉膛内部气流紊乱,SiO2微粒不易沉积。并通过合成实验进行了验证:当SiCl4流量为15 g/min时,在合成的初始阶段坨面为平面,炉膛内气流紊乱,平均沉积速率仅为142 g/h,效率为6%;当坨面逐渐转变为球形后,炉膛内气流顺畅,火焰稳定,有利于微粒的快速沉积,平均沉积速率和效率分别提高到207 g/h和65%。
  • 邓臻禄,程金树,何峰,李诗文
    . 2010, (22):  123-125. 
    摘要 ( )    PDF ( )     
    在模拟的燃烧实验台上,通过提高氧浓度分析了富氧燃烧技术对陶瓷辊道窑能耗、废气排放
    、NOx和CO2浓度及窑炉火焰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富氧燃烧后,在保证实验台内温度场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氧浓度从21%~30%逐渐增加,沿火焰长度方向的热气体温度随距窑墙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火焰流速变慢,火焰长度变短;柴油量在氧浓度刚开始升高时快速减少,随后减少幅度下降;理论废气量和CO2浓度逐渐减少,而NOx浓度则迅速增加。
  • 许世清,封福明,刘世民
    . 2010, (22):  126-133. 
    摘要 ( )    PDF ( )     
    采用ANSYS软件对日熔化量为500 t的浮法熔窑中的玻璃液进行模拟,研究了玻璃液在熔
    窑中存在的湍流现象。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可能引起玻璃液湍流的因素,即玻璃液的温度
    梯度、原料熔化中物理化学反应带来的气泡、熔窑的辅助设施、日熔化量(投料速度)
    等因素的
    变化对液流湍流的影响。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玻璃液内部发生热量交换,产生自然对流,
    引起玻璃液流的变化;同时玻璃液中大量气泡在热点附近上升,带动周围玻璃液一起上升,
    玻璃液流运动剧烈,湍流加强;熔窑中冷却水包的存在,强制纵向搅拌了玻璃液,使玻璃液
    流具有了湍流的性质;当日熔化量(投料速度)变大时,熔窑底部玻璃液湍流强度变小,因
    此投料速度的变化也可以成为诱发玻璃液流产生湍流的因素。
  • 毛利民,曾大凡,冯中起,袁林
    . 2010, (22):  134-137. 
    摘要 ( )    PDF ( )     
    依据玻璃熔窑上部结构环境条件的显著变化和熔铸耐火材料的蚀损机理,研制低玻璃相、低
    渗出新型熔铸AZS材料,其显微结构、理化性质和使用性能的综合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材
    料适合在现代玻璃熔窑上部结构条件较苛刻的部位使用。
  • 李焕勇,庞世红,马静,任淑萍
    . 2010, (22):  138-140. 
    摘要 ( )    PDF ( )     
    利用超声喷雾热解方法,用普通载玻片作为衬底,在400 ℃下制备了不同铝掺杂量的氧化锌
    (ZnO∶Al或AZO)薄膜,在并对其光学及电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ZO薄膜光电特
    性受Al掺杂量的影响很大,Al掺杂量为4at%时AZO薄膜的表面缺陷少,可见光透过率达到84%
    ,其表面电阻约为60 Ω/□。
  • 纪毅璞,左岩,成惠峰,徐志伟,彭佳良,张洋
    . 2010, (22):  141-145. 
    摘要 ( )    PDF ( )     
    通过试验发现对水玻璃进行物理及化学改性,提高了复合防火玻璃的透光性能及粘结强度;
    对防火胶粘剂辅助材料和添加剂进行了大量筛选试验,确定了防火胶粘剂配方和配制工艺;
    特殊的层合溶液及制备工艺保证了玻璃无微型气泡;对防火胶粘剂配方进行优化,使复合防
    火玻璃具备稳定的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的同时具备优良的耐温性能,能够在-40~60 ℃的
    环境下稳定使用;采用夹层玻璃或者夹层中空玻璃复合结构,使复合防火玻璃能够在外墙及
    太阳光下使用。
  • 郭钧理,徐晶
    . 2010, (22):  146-148. 
    摘要 ( )    PDF ( )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引进的主流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线的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配置和功能
    原理,并从日常使用维护方面介绍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 孔敏,隋梅,王慧,王佳佳
    . 2010, (22):  149-152. 
    摘要 ( )    PDF ( )     
    石英玻璃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高新技术材料。应用于X系统的石英玻璃除要求具备良好透光性
    能和耐宇宙射线辐照外,还要求大直径及厚度要求,其应力双折射为Ⅰ类和光学均匀性达到
    5×10-6。长期以来我国大尺寸(直径>20 cm)石英玻璃的光学均匀性在10-5,远不能满足航天等领域的技术需求。实验以Ⅲ类石英玻璃(SiCl4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石英玻璃)为研究对象,将现代退火理论应用到石英玻璃精密退火过程中,结合石英玻璃精密退火各过程数学模型,确定了各工艺参数并制定了精密退火工艺路线,有效消除了石英玻璃内应力、提高了光学均匀性,退火效率大幅提高,获得了满足要求的高性能石英玻璃。
  • 陈记寿,徐爱忠,刘丹
    . 2010, (22):  153-155. 
    摘要 ( )    PDF ( )     
    鉴于铟锡氧化物 (indiumtin oxide, ITO)薄膜电加温玻璃在外观、力学、光学性能的特
    殊要求,激光刻蚀技术能否成功应用于该领域成为探讨的问题。通过激光器在不同工作功
    率和刻蚀速度下刻蚀ITO薄膜所达到的刻蚀效果开展研究,探索激光刻蚀工艺,并通过测试比
    对刻蚀前后玻璃的力学、光学特性变化,分析激光刻蚀对玻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
    ITO薄膜厚度650 nm镀膜玻璃做为实验样件,选用波长1 064 nm的激光器做为实验设备,当
    激光器工作功率为750 mW,刻蚀速度为500 mm/s时,薄膜被完全刻蚀,且衬底玻璃未受到损
    伤;经检测,刻蚀后玻璃的抗弯曲强度仅衰减7%,抗冲击强度和透光度均无变化。因此激光
    刻蚀技术可实际应用于电加温玻璃的薄膜刻蚀。
  • 论文
  • 赵青南,董玉红,刘莹,赵庆忠,赵修建
    . 2010, (22):  156-159. 
    摘要 ( )    PDF ( )     
    在不同Ar/N2流量比的气氛下,用磁控反应溅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沉积了氮化硅薄膜,然后在大气环境、730 ℃下对制备的氮化硅薄膜样品进行了4.5 min快速热处理。用nkd
    System Spectrophotometer测试了薄膜的折射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薄膜的元素组成和离子状态。结果表明,热处理前,氮化硅薄膜中存在单质Si,随着Ar/N2流
    量比的增加,氮化硅薄膜中的单质Si增加,薄膜的折射率增大;薄膜快速热处理后,氮化硅
    薄膜中存在O-Si-N,导致薄膜的折射率降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刘丹,吴云龙,刘超英,余刚
    . 2010, (22):  160-162. 
    摘要 ( )    PDF ( )     
    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无机玻璃基底上制备了AZO透明导电膜。研究了溅射过程中氧气及氩气
    流量对AZO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氧气流量为0.5 sccm,氩气流量为1
    90 sccm时,薄膜在玻璃表面的结晶度良好,并且能得到较低的电阻率和可见光谱范围内平
    均透过率大于80%的光电性能优良的AZO薄膜。
  • 刁云超,王世凯,王树国,姜妍彦,王承遇
    . 2010, (22):  163-167. 
    摘要 ( )    PDF ( )     
    以HF、H2SO4混合液作为腐蚀液,在超声波作用下对薄玻璃进行了表面处理。实验中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腐蚀前后的表面状态,测厚指示表测量了腐蚀厚度,材料表面与界面性能实验仪研究了腐蚀前后的抗折强度。在超声波频率40 kHz,功率125 W条件下,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对HF、H2SO4加入量、侵蚀温度、侵蚀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HF浓度20%,H2SO4浓度20%,侵蚀时间15 min,侵蚀温度25 ℃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条件下玻璃的抗折强度从处理前的65 MPa增加到243 MPa,侵蚀厚度大约40 μm,显微观察表明划痕、坑点等缺陷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 董玉红, ,赵青南,刘莹,缪灯奎,尚明君,赵庆忠,赵修建
    . 2010, (22):  168-171. 
    摘要 ( )    PDF ( )     
    针对光伏组件封装盖板玻璃,用溶胶凝胶方法在玻璃上镀制了SiO2-TiO2纳米孔膜。研究了膜层中二氧化钛与二氧化硅比例对薄膜折射率的影响,分析了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与TEOS比例和薄膜可见光透射率的关系,以及快速热处理温度对膜层硬度的影响。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薄膜的元素组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
    使用接触角测试仪测试了镀膜玻璃的润湿性能,分析了薄膜的组成和表面形貌与光学性能的
    关系,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 许本超,王鑫,温静,刘世民
    . 2010, (22):  172-176. 
    摘要 ( )    PDF ( )     
    SnO2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材料具有优越的光电性质,是当前玻璃功能材料研究领域和工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依据第一性原理,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中的CASTEP模块,对掺杂过渡金属元素V、Mn、Cr后的SnO2进行了几何优化,分析并讨论了掺杂后SnO2的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能,并重点研究了掺杂元素的离子半径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掺杂后的体系结构比较稳定,并且掺杂V、Cr后SnO2表现为半金属性质,而掺杂Mn后SnO2表现为金属性质,这导致了掺杂Mn后SnO2光学性质有很大不同。由于掺杂V和Cr后的SnO2具有相同的电学性质,并且光学性质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红外和可见光内,介电常数、反射率和吸收系数相应的峰值都发生了红移,且掺杂元素的离子半径越大,红移的程度就越大,相应的介电常数、反射率和吸收系数也越大。在能量为0~5 eV的能量范围内,介电常数、反射率和吸收系数与半径成正比,而能量超过5 eV时,半径的影响就很小。
  • 刘静,赵芳红,左岩
    . 2010, (22):  177-181. 
    摘要 ( )    PDF ( )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PMMA、PC等有机衬底和无机玻璃衬底上制备ITO透明导电膜。研究溅射
    功率对不同衬底上ITO膜电学性能与红外光谱的影响。无机玻璃衬底上,随溅射功率增加ITO
    膜电阻率降低,等离子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有机衬底上,在相同的溅射功率,有机衬
    底比无机衬底上ITO膜的载流子浓度低,电阻率前者比后者大。较高的溅射功率(≤130W)有
    助于有机衬底ITO膜致密度增加、氧空位增多,有机衬底和GLASS衬底上ITO膜载流子差距减
    小,进而电阻率差距减少。过高的溅射功率(>130 W)破坏有机衬底,其上ITO膜电阻率变
    大。
  • 赵芳红,吴云龙,成惠峰,谭欢
    . 2010, (22):  182-184. 
    摘要 ( )    PDF ( )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和直流溅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低温制备ITO-Ag-ITO薄膜,测试了玻璃的
    透光度、方块电阻、电阻率,观察了因镀制Ag的膜层的时间的不同而引起的各项参数的变化
    规律,结果表明:随着Ag膜厚度的增加,试样的透过率急剧的下降; 方块电阻开始降低的很
    快,但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电阻数值下降逐渐趋于缓慢; Ag膜的电阻率也随着厚度的增加
    而逐渐的降低。
  • 王承遇,史非,任春生,庞世红,姜妍彦,陶瑛
    . 2010, (22):  185-187. 
    摘要 ( )    PDF ( )     
    玻璃手机面板在化学钢化前的清洗过程是很复杂的。通过针状电极预电离产生的非平衡Ar/O
    2大气压等离子射流用作清洗过程是简便的。用接触角仪测定了玻璃面板沾污润滑油
    和硬脂酸对水的接触角。在等离子体射流清洗1~2 min后对水的接触角显著地降低。扫描电
    镜的观察也验证了清洗的效果。
  • 朱治国,冯海兵,魏川,丁方政
    . 2010, (22):  188-191. 
    摘要 ( )    PDF ( )     
    通过研究硅氧烷水解成膜制备抗划伤涂层在热处理中温度与时间对涂层抗划伤性能的影响,
    成功将有机硅抗划伤涂层应用在航空有机玻璃上。表面硬度可达5H以上。通过研究发现,涂
    层硬度与热处理时间、温度呈正比关系。
  • 张国栋,刘海啸,罗旭东,游杰刚
    . 2010, (22):  192-195. 
    摘要 ( )    PDF ( )     
    以用后镁质含碳耐火材料为原料,以XRay衍射、扫描电镜、化学分析为手段,分析
    用后镁质含碳耐火材料物料的组成及结构特点,研究用后镁质含碳耐火材料作为再生镁碳砖
    原料的处理工艺,对处理的用后镁质含碳耐火材料回收料的引入形式和数量、生产工艺条件
    等方面对再生镁碳砖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处理后的各粒度级别的再生物
    料中,>1 mm的再生物料的真颗粒量大于90%,碳化铝的主要存在于<1 mm的再生物料中,需
    进行水化处理;再生料以>1 mm颗粒形式引入对试样性能影响较小,再生料以<1 mm形式引入
    对试样性能影响较大;半工业化实验中,再生料引入量达到80%以上,试样各项性能恶化严
    重。
  • 管理工程
  • 刘晓宁
    . 2010, (22):  196-199. 
    摘要 ( )    PDF ( )     
    绿色施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严重存在着动员不够、管理不够、监管不够等问题。介绍
    了绿色施工及绿色施工管理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我国目前绿色施工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
    题,提出了科学管理与施工技术的进步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唯一途径,并从建立健全“纵向、
    横向”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对绿色
    施工管理进行了研究。
  • 邹婷媛
    . 2010, (22):  200-204. 
    摘要 ( )    PDF ( )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模式属于成本分担型,先后采取了基数加发展方式、综合定额加专项
    补助、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三种财政投资方式。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坚持公益
    性质、质量导向、差别对待、绩效拨款,进一步增强财政投资的透明度,加大对学生的资助
    力度,建立科学的绩效拨款方式,加强对财政投资的监管。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孙爱民,李会凯,侯一民
    . 2010, (22):  205-208. 
    摘要 ( )    PDF ( )     
    针对静态场景进出人员计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视觉计数系统。系统中采用了
    图像滤波作为预处理环节,之后采用帧差法和图像形态学滤波提取运动目标像素,运用投影
    法以及“矩”方法求出目标所在位置。设计了合理的计数方法对运动目标进行计数。通过单
    目标和多目标计数实验验证了本系统的效果。
  • 成炳花,刘金广
    . 2010, (22):  209-212. 
    摘要 ( )    PDF ( )     
    XML可扩展置标语言,是由W3C发布的一种开放的自我描述方式数据结构标准,XML突破了HTM
    L固定标记集合的束缚,将SGML的丰富功能与HTML的易用性结合到Web的应用中,已经成为互
    联网上数据描述以及应用系统中数据交换的开放标准,该文对B/S系统架构和实现的应用分
    析,以及对基于XML技术的B/S系统中的应用对比研究,通过实际案例得出基于XML技术的B/S
    系统的一系列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