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8年, 第3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25
      
    • 全选
      | 显示方式:
    人物通讯
  • 黎江东
    . 2008, (1):  1-2. 
    摘要 ( )    PDF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亓淑艳
    . 2008, (1):  3-5. 
    摘要 ( )    PDF (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0.5Sr0.5Mn1-xCrxO3(x=0.0—0.5)的系列样品,通过XRD,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掺杂量x的增加,样品结构从正交向单斜转变,对称性由高向低转变。样品形貌均为球形,颗粒尺寸在0.2—1μm之间。样品的居里温度随掺杂量x的增加而降低。
  • 汤道义
    . 2008, (1):  6-8. 
    摘要 ( )    PDF ( )     
    试验研究了橡胶改性轻集料混凝土(RLC)的力学性能。对砂率的单因素试验揭示了砂率与材料弹性模量的曲线关系;对橡胶的单因素试验揭示了橡胶掺量与材料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变化关系;最后由RLC梁、复合梁和普通C35混凝土梁的抗折对比试验,得出了复合梁大挠度的特点,验证了RLC作复合路面顶面层的可能性。
  • 张宁
    . 2008, (1):  9-12. 
    摘要 ( )    PDF ( )     
    建立了热电发电器件工作的一维模型,应用热力学理论分析了发电器件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并重点讨论了元器件热导及热端板、冷端板与元器件间的接触层热导对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电发电器件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随热端接触层热导和冷端接触层热导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随元器件热导的减小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所得结论对发电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纪健强
    . 2008, (1):  13-16. 
    摘要 ( )    PDF ( )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采用乙酸锌和硫化钠合成了硫化锌(ZnS)胶体,采用分子沉积膜技术制备了聚电解质与ZnS纳米颗粒的复合薄膜。在ZnS胶体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上可观察到激子吸收峰,胶体的吸收带边约为313 nm,与其体相材料比较,有明显蓝移现象,显示出量子尺寸效应。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ZnS胶体颗粒为球形,粒径为3—7 nm。吸收光谱显示,聚电解质与ZnS胶体复合薄膜的吸光度随薄膜层数增加而上升;荧光光谱显示,复合膜在380 nm附近有较强发光,随着膜厚度增加,发光强度逐渐增强。
  • 胡利民
    . 2008, (1):  17-20. 
    摘要 ( )    PDF ( )     
    利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在(100)Si衬底上沉积了AlN薄膜。通过AFM,XPS,C-V及抗电测试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形貌、成分、介电常数及抗电强度,并研究了快速热退火(RTA)对薄膜性能的影响。通过不断地改进实验参数制备出的薄膜抗电强度为13—15 MV/cm,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为4.22,XPS测试与分析表明薄膜中不含Al单质,且Al2p的75.1 eV的峰值表明薄膜表面已被部分氧化;薄膜的退火分析表明1 000℃左右的退火温度有利于提高薄膜的抗电性能。
  • A.材料科学与工程
  • 张津
    . 2008, (1):  21-23. 
    摘要 ( )    PDF ( )     
    介绍了一种修复H13压铸模具表面磨损缺陷的复合电刷镀工艺,并对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磨损失效的模具表面电刷镀Ni-Co-ZrO2复合镀层,可修复超差尺寸,并可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抗氧化性能。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徐锐
    . 2008, (1):  24-27. 
    摘要 ( )    PDF ( )     
    反应体系中引入强还原剂水合肼,通过反应条件的控制抑制置换反应,使银氨溶液优先发生液相还原反应,制备了与原铜粉粒径和形貌大致相同的铜-银双金属粉;采用XRD、EDX、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检测方法对包覆双金属粉的晶相组成及含量、表面包覆层相组成及含量以及粒径分布等加以研究。研究表明:溶液的pH、反应温度、PVP加入量以及水合肼浓度是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合肼还原法经过3次包覆后,铜粉表面形成连续的银膜,克服了置换反应消耗过多的铜粉、制备的铜-银双金属粉呈胶状不易洗涤、干燥后易于结块等不足。
  • A.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胡长征
    . 2008, (1):  28-31. 
    摘要 ( )    PDF ( )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A5B4O15型五层类钙钛矿结构新铌酸盐Ba3Nd2Ti2Nb2O15。Ba3Nd2Ti2Nb2O15晶体为三方晶系,空间群P3-ml(164),晶胞参数a=5.6532(1),c=11.6117(2),V=321.377(6)3,Z=1。Ba3Nd2Ti2Nb2O15陶瓷在微波频段具有较高的室温介电常数40.1,具有较高的Qf值19 606 GHz,接近于零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12×10-6K-1,因此,Ba3Nd2Ti2Nb2O15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介质微波陶瓷材料。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孙巍
    . 2008, (1):  32-35. 
    摘要 ( )    PDF ( )     
    主要针对片状模塑料(SMC)快速固化引发体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引发剂以及不同复合比例的引发体系对树脂糊固化特性及贮存寿命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复合引发体系的最佳比例,实现了树脂糊贮存寿命与固化时间的平衡。同时,还研究了复合引发体系对SMC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引发体系可以实现SMC固化时间缩短40%,材料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 龚勇宏
    . 2008, (1):  36-39. 
    摘要 ( )    PDF ( )     
    针对Na2O-TeO2-WO3体系碲钨酸盐玻璃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体系完整的成玻区,利用DSC和Raman测试分析了该系玻璃的热稳定性及结构。拉曼测试表明,随着WO3含量的增加,921—951 cm-1处的拉曼谱带强度逐渐变强,且WO3/Na2O值的不同影响该拉曼峰出现的位置;玻璃体系中随着Na2O含量的增加,存在TeO4(tbp)向TeO3(tp)的转变。碲钨酸盐玻璃热稳定性好,成玻区域宽,声子能量比碲酸盐玻璃高,适合作为稀土掺杂宽带光纤放大器的基质材料。
  • 徐浩东
    . 2008, (1):  40-43. 
    摘要 ( )    PDF ( )     
    利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水中苯胺、硝基苯及苯甲酸等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及特性;通过BET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化改性后活性炭对水中的苯胺、硝基苯、苯甲酸的吸附容量有明显提高,空白活性炭对3种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分别为90.6 mg/g,9.6 mg/g,19.6 mg/g,改性192h的活性炭对3种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增加为113.5 mg/g,14.4 mg/g,26.9 mg/g;吸附容量随硅烷化改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改性活性炭对苯胺、硝基苯、苯甲酸具有吸附选择性,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苯胺>苯甲酸>硝基苯。
  • 马保国
    . 2008, (1):  43-47. 
    摘要 ( )    PDF ( )     
    由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合成马来酸双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试验确定在自制复合催化剂条件下,当聚乙二醇单甲醚∶马来酸酐摩尔比为2.1—2.15∶1时,控制温度100—110℃,选用反应物质量4倍的甲苯作为带水剂,合成的马来酸双聚乙二醇单甲醚酯产率可以达到98%。
  • 曹文涛
    . 2008, (1):  48-51. 
    摘要 ( )    PDF ( )     
    采用自然扩散法测定了普通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和矿渣混凝土在高浓度的氯盐介质中浸泡180 d后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分布,定量探讨了粉煤灰和矿渣掺量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行为能较好地符合Fick第二扩散定律,而且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较普通混凝土要小。进一步分析发现,混凝土的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与粉煤灰、矿渣的掺量之间符合一元二次多项式关系。
  • 郑莉娟
    . 2008, (1):  52-54. 
    摘要 ( )    PDF ( )     
    选用极性单体马来酸酐(MAH),在非隔氧条件下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对废弃橡胶粉表面进行接枝改性。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1700 cm-1附近出现酸酐的羰基官能团(C=O)特征峰。橡胶细集料掺量同为60 kg/m3时,改性橡胶细集料砂浆28 d抗压强度较改性前基本持平,而用NaOH和马来酸酐改性后砂浆的28 d抗折强度较改性前分别提高11.4%和5%,说明采用改性橡胶粉可使水泥砂浆硬化体韧性、延展性提高。
  • 李悦
    . 2008, (1):  55-57. 
    摘要 ( )    PDF ( )     
    为了探讨橡胶集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及收缩性能,寻求改善橡胶集料混凝土强度的方法,采用常规的普通混凝土物理性能实验方法研究了橡胶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橡胶集料混凝土的收缩情况,考察了可再分散胶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橡胶的水泥混凝土强度降低,收缩量较大,可再分散胶粉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和劈裂强度。
  • 吴瑞麟
    . 2008, (1):  58-61. 
    摘要 ( )    PDF ( )     
    通过不同条件下的沥青路面全厚度车辙试验,就中面层沥青类型、静荷载、路面材料和结构组合设计以及温度等因素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层沥青路面结构中面层采用改性沥青可以使动稳定度提高50%以上,静荷载引起的车辙变形约占总变形的25%,骨料岩石类别和温度变化对沥青路面车辙影响显著。
  • 赵利军
    . 2008, (1):  62-66. 
    摘要 ( )    PDF ( )     
    针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存在的水泥颗粒团聚和搅拌低效区问题,提出了通过改进搅拌装置结构来强化搅拌过程的3种机械强化方法:振动搅拌法、双排叶片搅拌法和综合强化法。通过对不同机械强化方法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分析了它们对混凝土搅拌质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法、双排叶片搅拌法和综合强化法均能在较短的搅拌时间内,消除水泥颗粒团聚现象和搅拌低效区的不利影响,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匀质性;双排叶片法更适于工业化应用和现有设备的低成本改造。
  • 土木工程与建筑
  • 范么清
    . 2008, (1):  67-70. 
    摘要 ( )    PDF ( )     
    以材料非线性单自由度复合随机振动系统为例,运用直接Monte Carlo模拟法模拟出结构随机场以及地震波,运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求解了非线性系统的地震反应,然后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非线性单自由度复合随机振动系统的反应统计特征值,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 瞿伟廉
    . 2008, (1):  71-74. 
    摘要 ( )    PDF ( )     
    输电塔线体系是国家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在此类结构中,节点是用螺栓联结的,由于螺栓在长期的风致振动中会产生脱落损伤,为了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对输电塔架结构节点螺栓脱落损伤的诊断研究十分必要。针对高耸塔架结构节点损伤的特点,建立了具有螺栓脱落损伤的塔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节点螺栓脱落的损伤位置和程度的识别方法;最后,通过对一实际大跨越塔架结构的数值仿真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损伤诊断方法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 邵建华
    . 2008, (1):  75-78. 
    摘要 ( )    PDF ( )     
    基于等效拉杆模型和相关文献的钢板剪力墙试验数据分析了拉杆根数对钢板剪力墙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精度的影响,建议每块剪力墙板用10根拉杆进行等效。分别采用均布和倒三角侧向荷载作用模式进行Pushover分析研究了4层3跨钢框架-钢板剪力墙体系剪力墙板宽厚比的变化对结构水平极限承载力及剪力墙承担的承载力比例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 李明
    . 2008, (1):  79-82. 
    摘要 ( )    PDF ( )     
    对高耸结构响应实测中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应用均匀设计理论来寻找测点最优或接近优化布置的方法。该方法同以往的传统方法有比较大的不同。作者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实际计算表明该方法有相当高的精度。
  • 丛培江
    . 2008, (1):  83-86. 
    摘要 ( )    PDF ( )     
    根据原型观测资料,计算混凝土坝缝端应力强度因子集,运用最大熵原理从理论上推导其熵概率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反演坝体混凝土断裂韧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直接根据样本的数字特征值进行推断,而不是先假设成经典的概率分布,包含最少的主观假定,具有更充分的数学和物理意义。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为反演坝体混凝土断裂韧度的典型小概率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计算理论基础。
  • 瞿伟廉
    . 2008, (1):  87-90. 
    摘要 ( )    PDF ( )     
    介绍了ANSYS实体建模方法创建含三维穿透裂纹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详细步骤。实体建模方法采取化整为零的思想,在整体模型上创建重合的裂纹部分,利用布尔运算整体模型分离为两大部分,对裂纹部分采取特殊的网格划分方法,非裂纹部分采用常规的自由网格划分,注意不同网格划分之间的过渡。并与逐节点生成单元的直接建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体建模方法简单、效率高且易于实现,可以用于创建复杂结构裂纹体模型,并能保证应力强度因子求解精度。
  • 信息、计算机与控制工程
  • 付卫红
    . 2008, (1):  91-94. 
    摘要 ( )    PDF ( )     
    针对通信信号盲源分离的收敛速度问题,在EASI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优化思想的步长自适应盲源分离算法—EASIBSA算法。该算法将EASI算法中的学习速率与目标函数联系起来,采用随机梯度的方法自适应地进行调节,避免了最优学习速率的选择问题,同时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验仿真结果表明,EASIBSA算法在不影响分离效果的前提下,将收敛速度提高了近2倍。
  • 刘泉
    . 2008, (1):  95-97. 
    摘要 ( )    PDF ( )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数字音频水印盲检测算法。对原始音频数据进行分段处理,对每个音频数据段进行DWT,自适应确定嵌入强度,将水印信号重复地嵌入到每一段音频数据小波系数的偶数点中。算法提取水印时不需要原始音频信号。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鲁棒性和不可感知性。
  • 刘志远
    . 2008, (1):  98-101. 
    摘要 ( )    PDF ( )     
    采用具有信息论安全的非交互可验证承诺方案,结合Shamir门限秘密共享方法,构造了一个非交互式可验证的生成(k,n)门限秘密共享的多方安全计算方案。协议中的验证过程可以防止参与者的欺骗行为,可以抵抗少于k个参与者的合谋攻击,具有高安全性。秘密共享的产生是非交互式的,具有较高的效率。同时给出了方案的安全性证明并进行了性能分析。
  • 吕俊
    . 2008, (1):  102-105. 
    摘要 ( )    PDF ( )     
    皮层脑电图信号(electrocorticogram,ECoG)非平稳,如何提取有效的特征,设计恰当的分类器是ECoG脑-机接口研究的关键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ECoG窄带特征提取和压缩方法,并且封装了粒子群优化和C-均值算法以调整特征权重,改善分类效果。采用BCI Competition III数据集I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只需6个电极即可获得93%的分类精度。
  • 郭伟
    . 2008, (1):  106-109. 
    摘要 ( )    PDF ( )     
    时延问题在工业过程控制以及网络传输中难以避免,严重影响控制效果,尤其对于输入信号变化较大的控制过程,危害更加严重。针对输入突变系统时延问题,以动态矩阵控制(DMC)的预测思想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时延预测补偿算法(TDCDMC),参照预测控制量,通过补偿因子和过渡因子整定滞后的控制量,使系统输出迅速跟踪突变输入,控制作用快速平稳过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时延补偿性能良好,保证了控制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 吴巍
    . 2008, (1):  110-112. 
    摘要 ( )    PDF ( )     
    针对方向性菱形搜索算法搜索不精确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通过设置阈值来判断宏块的运动类型,依据运动类型来选取模板:若为剧烈运动,使用方向性菱形模板,若为缓慢运动,使用小菱形模板。对使用方向性模板时的搜索策略进行了改进,以保证有更好的图像质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 周贤善
    . 2008, (1):  113-116. 
    摘要 ( )    PDF ( )     
    在PCB贴片安装的机器视觉检测中,引脚焊接缺陷检测由于图像数据量大、变化复杂、样本和检测错误代价不平衡及检测的实时性要求,检测难度很大。从图像中选择和提取多种特征,分别用于各个简单的ANN检测分类器,再将多个ANN进行线性集成来得到最后的检测结果可以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各ANN学习时,样本初始权重考虑样本的不平衡性,学习中再用AdaBoost算法来调整样本权重和集成系数;用遗传算法来学习确定ANN,用代权重的检测正确率和最小正确分隔边缘作为适应值函数,两类边缘与代价成正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准确率高、泛化性好、速度快。
  • 罗玉
    . 2008, (1):  117-119. 
    摘要 ( )    PDF ( )     
    提出了一种求解破损平面k-L形覆盖问题的剪枝搜索算法。该算法先将k-L形分解为顶格和底格的组合,并将整个平面做相应分解构成候选集合,再利用剪枝搜索算法对平面进行搜索,找到相匹配的组合,通过逐步求精的方法以得到接近于最优解的覆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处理小规模破损平面k-L形的覆盖问题上是有效的。
  • 李庆民
    . 2008, (1):  120-122. 
    摘要 ( )    PDF ( )     
    为了解决基于Markov过程的效果评估模型常规解法难于事后满足约束条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评估模型求解方法,方便、简洁地实现了效果评估模型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评估准确,效果良好。
  • 朱雅琼
    . 2008, (1):  123-125. 
    摘要 ( )    PDF ( )     
    在地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高维非线性的复杂问题,粗糙集理论对分析此类问题有着明显的优势。研究粗糙集在地矿信息挖掘中的应用,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地矿勘查数据,揭示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则和联系,成功地选择特征矿化标志,建立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矿化信息研究模型,定量描述采样点性质,为靶区预测提供科学的依据。
  • 程琼
    . 2008, (1):  126-129. 
    摘要 ( )    PDF ( )     
    提出了一种基于傅立叶描述子和神经网络的步态识别方法。对于每个步态序列,通过背景减差检测运动目标的轮廓,使用傅立叶描述子对轮廓线进行描述,获取步态特征。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对步态进行自动识别。结果表明所提的步态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性能。
  • 焦圣喜
    . 2008, (1):  130-133. 
    摘要 ( )    PDF ( )     
    提出了一种机器人手-眼视觉分步动态目标定位方法。摄像机在不同位置对目标分步拍摄,获取目标位置信息并不断修正,最终将目标定位在图像的中心位置,进而引导末端执行器完成对目标的准确抓取。实验结果,显示该手-眼视觉分步动态目标定位方法定位准确,可靠性高。
  • 刘学忠
    . 2008, (1):  134-137. 
    摘要 ( )    PDF ( )     
    提出了动静压混合滑动轴承支承-转子运动轨迹的控制技术和方法,以期用于转子振动控制和非圆截面零件加工。通过调节主动节流器的参数,改变轴承油腔的压力、流量,影响轴承封油面上的压力分布,从而控制转子按预定轨迹运动。建立了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变量自校正控制算法,在线辨识系统参数,以适应其非线性、参数未知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只要控制器参数选择得当,将能有效地抑制转子不平衡响应或外部同步激励力引起的振动,得到较好的转子期望轨迹。
  • 汪恩军
    . 2008, (1):  138-141. 
    摘要 ( )    PDF ( )     
    路面车辙信息直接反映道路横断面的好坏和行车的安全性,文中采用超声传感器来获取路面车辙原始信息,在构建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分析了超声传感器测距的基本原理及其传感器的布置安排;针对超声传感器的输出波形,设计了按周期精确采样的方法从而减少噪声,并给出了具有时效性的CAN总线应用层通讯协议。
  • 唐建生
    . 2008, (1):  142-145. 
    摘要 ( )    PDF ( )     
    提出了采用基于超声波的超声研磨-脉冲电解复合研磨加工技术,从理论上探讨了基于硬脆金属材料的超声-脉冲电解复合研磨加工机理以及加工模型,并进行了脉冲电流与超声波研磨加工硬脆金属材料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该复合加工技术使加工速度、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都有所提高。
  • 杜建根
    . 2008, (1):  146-149. 
    摘要 ( )    PDF ( )     
    为了实现倒立摆系统控制的快速性和稳定性的有机结合,提出将近年来出现的模糊预测函数算法运用于倒立摆系统之中的控制方案,采用预测函数控制建立的模型输出对实际模型输出进行补偿,从而设计了倒立摆的模糊预测函数控制器,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实时控制。结果表明,在抑制外部扰动和实时控制性方面,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管理工程
  • 张润红
    . 2008, (1):  150-153. 
    摘要 ( )    PDF ( )     
    分析了由Shapley提出的用于解决n人合作对策问题的Shapley值法,给出了此方法分配共同配送伙伴利益的过程;并用此方法解决了共同配送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根据Shapley值法的不足提出了修正方案。从实例中可以看出,修正后的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和实际意义。
  • 吴浩
    . 2008, (1):  154-157. 
    摘要 ( )    PDF ( )     
    由于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具有高度的多维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将传统欧氏几何模型和单个分形维数应用于土地时空演变分析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为此将边界维数、半径维数和信息维数进行综合运用,构建分形组合模型,并以1992年和2002年鄂州市区两期遥感影像为例展开应用研究。结论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对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格局从复杂性、向心性和均衡性3个角度进行分析。
  • 张友棠
    . 2008, (1):  158-160. 
    摘要 ( )    PDF ( )     
    财政资源的公共预算诚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然而,在怎样用的问题上,人们的关注点似乎仅仅停留在合法、合理、节约的层面上,用的效率和效果似乎考虑甚少。基于对我国大学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的绩效评价和认证,探讨构建我国大学综合绩效产出预算的管理模式和预算体系。
  • 方德斌
    . 2008, (1):  161-164. 
    摘要 ( )    PDF ( )     
    运用多头发电企业垄断的博弈模型,分析发电寡头垄断竞争的效率性问题,对发电寡头垄断市场中进入的厂商数目配制的管制提出一种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发电寡头垄断竞争管制的博弈模型,同时确定出发电市场竞争管制问题的社会最优解。分析表明该文的方法为政府对发电市场的管制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