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5-05-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A
  • 华林
    . 2005, (5):  1-4. 
    摘要 ( )    PDF ( )     
    粉末冶金材料屈服条件是广义塑性理论的重要基础。介绍了粉末冶金材料 2个常用屈服条件的基本形式 ,通过物理和数学分析揭示了它们的几何性质 ,确定了二次函数屈服面为椭球面、线性函数屈服面为六棱锥面。当粉末冶金材料成为全致密材料时 ,椭球面和六棱锥面分别成为圆柱面和六棱柱面。研究了单向拉伸 (压缩 )、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屈服性质 ,导出了屈服轨迹方程 ,并确定了相应屈服轨迹的几何形状。揭示了粉末冶金材料 2个常用屈服条件的相互关系。
  • 屈献永
    . 2005, (5):  5-8. 
    摘要 ( )    PDF ( )     
    采用浸没法研究了TiAl 5Nb金属间化合物在熔融LiCl- Li2 O中的热腐蚀行为。TiAl- 5Nb在 75 0℃熔融LiCl- Li2 O中的抗腐蚀性能优于SS310不锈钢。TiAl- 5Nb在腐蚀初期出现了较快的腐蚀 ,而后其腐蚀速率减慢并趋于平缓。TiAl -5Nb经熔融LiCl -Li2 O腐蚀后 ,形成了双层结构的腐蚀膜 :外层较厚由γ LiAlO2 晶粒构成 ,内层较薄由Ti的氧化物 (Li2 -TiO3 ,TiO2 )构成。γ LiAlO2 的快速生长导致了TiAl 5Nb腐蚀初期的快速腐蚀 ,而腐蚀后期较慢的腐蚀速率归因于Ti的氧化物构成的内层具有较好的保护性。
  • 李艳锋
    . 2005, (5):  9-11. 
    摘要 ( )    PDF ( )     
    用PVDF分别与 5种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陶瓷粉体 :PMN、PNL、PLS、P4 3、P8制备压电复合材料。首先 ,将PVDF用N ,N 二甲基甲酰胺溶解 ,加入一定体积比例的陶瓷粉体 ,搅拌状态下烘干 ,热压成片状 ,旋涂银电极 ,极化 ,最后测量其压电和介电性能。研究陶瓷组元介电性能和复合材料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极化过程中陶瓷组元的低介电性有助于增强其所分担的极化电场 ,提高其极化率 ,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压电复合材料。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 ,得出复合材料介电常数随陶瓷相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
  • 吴仪温
    . 2005, (5):  12-14. 
    摘要 ( )    PDF ( )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光折变材料具有优异的光折变性能和重要的应用前景。以PVK基掺杂型光折变体系为基础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光折变材料 ,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合成了低玻璃化温度的非线性分子DMNPAT ,通过增加烷氧基的长度降低光折变体系玻璃化温度 ;采用化学复合方法在电荷传输体PVK上复合CdS半导体纳米粒子作为光敏剂 ,提高体系的光导性 ,可望具有较好的光折变性能。
  • 任秋荣
    . 2005, (5):  15-17. 
    摘要 ( )    PDF ( )     
    在利用二次曝光技术制作啁啾光纤Bragg光栅的方法中 ,把曝光扩大到光敏光纤感光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区 ,使得二次曝光法制作的啁啾光纤Bragg光栅的带宽和反射率大大提高。根据自行编写的“光纤光栅曝光设计软件”进行曝光设计 ,利用“分步扫描写入光纤光栅系统”进行扫描曝光控制 ,得到了 3dB带宽 0 .91nm、顶部带宽 0 .6 2nm、反射率90 %的啁啾光纤Bragg光栅。对于使用的DCS -0 1型光敏光纤 ,二次曝光法制作的啁啾光纤光栅的最大带宽极限可达到1.82nm。
  • 沈春晖
    . 2005, (5):  18-20. 
    摘要 ( )    PDF ( )     
    采用先干混接着双辊塑炼最后高温模压的方法 ,成功制备了聚偏氟乙烯 (PVDF)、水泥和Ti3 SiC2 或石墨导电复合材料 ,测量了电导率 ,并借助扫描电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聚偏氟乙烯、水泥和石墨填料复合材料比聚偏氟乙烯、水泥和Ti3 SiC2 填料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要高 ,能满足其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要求 ,并具有一定的自增湿功能。
  • 毛云
    . 2005, (5):  21-23. 
    摘要 ( )    PDF ( )     
    利用模态展开技术和Green函数法研究了部分敷设阻尼材料的有限长圆柱壳在流场中的声辐射特性。圆柱壳两端简支 ,并连有无限长的刚性圆柱障板 ;阻尼覆盖层用无质量的粘弹性弹簧模拟。在圆柱壳的模态运动方程中 ,外流场和阻尼覆盖层都会导致强烈的模态耦合效应。计算了圆柱壳表面的辐射声功率和辐射声压 ,讨论了阻尼覆盖层面积对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柱壳部分覆盖阻尼层后 ,由于声漏效应 ,壳体声辐射与光壳相比会增强。
  • 于杰
    . 2005, (5):  24-26.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短切碳纤维 /乙烯基酯树脂导电性与短切碳纤维含量、长径比、纤维取向的关系及其PTC效应。短切碳纤维长径比越大、取向角越小 ,材料的渗虑阈值越低 ,导电性越好。渗虑阈值之后 ,纤维含量越低 ,PTC效应越明显 ,转变温度越低 ;实验还发现体积膨胀是导致PTC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分析PTC效应与体积膨胀之间的关系 ,得出渗滤区域材料的导电性受导电通路与隧道效应的综合影响 ,当纤维含量较高时 ,导电性能基本只受导电通路的控制。
  • 张华
    . 2005, (5):  27-29. 
    摘要 ( )    PDF ( )     
    通过对PP/PS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及纤维形态结构性能的研究 ,分析了温度、增容剂、剪切速率对PP/PS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表明了最佳工艺条件为 :共混温度在 2 2 0℃左右 ,增容剂PP g PS的用量 10 % ;螺杆转速 30 0r/min。
  • 娄广辉
    . 2005, (5):  30-32. 
    摘要 ( )    PDF ( )     
    采用差热分析 (DTA) ,X衍射分析 (XRD) ,扫描电镜分析 (SEM )等分析手段研究热处理制度对锂铝硼硅微晶玻璃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并主要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热处理过程中各因素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得到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晶化温度 >核化时间 >核化温度 >晶化时间 ,并得出较好的热处理工艺条件 :核化温度 72 0℃、核化时间 90min、晶化温度 810℃、晶化时间 16 0min ,为该晶系微晶玻璃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 谢智莹
    . 2005, (5):  33-36. 
    摘要 ( )    PDF ( )     
    以Yb3 + Er3 + 共掺的P2 O5 B2 O3 R2 O MO Al2 O3 (R =Li,Na ,K ;M =Zn ,Ca ,Sr,Ba)系统玻璃为研究对象 ,分别分析了改变B2 O3 的含量 ,以及加入不同种类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当B2 O3 的含量增加 ,玻璃的Tg,Tf 上升 ,热膨胀系数下降 ;随着修饰体阳离子半径减小 ,玻璃的溶解速率下降 ,化学稳定性变好。
  • 丁庆军
    . 2005, (5):  37-39.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集料组成对次轻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 ,通过调整集料组成配制出了密度在 2 2 0 0kg/m3 左右 ,强度大于 6 0MPa的次轻混凝土。结果表明 ,集料组成能明显地影响次轻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 赵三银
    . 2005, (5):  40-42. 
    摘要 ( )    PDF ( )     
    在采用缓凝剂的基础上 ,研究了水玻璃模数 (n)、浓度 (Css)以及矿渣替代碳酸盐矿质量分数 (Ms)等对碱碳酸盐 矿渣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并对该体系反应产物的微观形貌和胶砂试体的孔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当采用适宜的n、Css和Ms 时 ,材料 3d和 2 8d的胶砂体抗压强度可分别达到 5 0MPa和 90MPa以上 ,且随龄期延长而不断增长。
  • 赵雷康
    . 2005, (5):  42-45. 
    摘要 ( )    PDF ( )     
    通过研究蒸汽养护条件下含废弃粉煤灰的样品在抗压强度、水化产物以及孔隙率等方面的变化 ,探讨了蒸汽养护对废弃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影响。发现蒸汽养护会明显降低含废弃粉煤灰的样品的抗压强度 ,这主要是由于蒸汽养护增加了废弃粉煤灰样品的孔隙率以及阻碍了样品中钙钒石 (AFt)的形成。虽然蒸汽养护可以促进AFm的形成 ,但由于废弃粉煤灰的活性很低 ,所以单纯进行蒸汽养护无法有效激活废弃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
  • 吴建锋
    . 2005, (5):  46-49. 
    摘要 ( )    PDF ( )     
    以赤泥、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 ,添加了一系列改善坯料制备性能及样品烧结的添加剂 ,采用压制成型方法 ,制备了高性能的艺术型清水砖。测定了样品的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及抗折强度 ,并采用XRD、SEM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清水砖气孔率达 4 0 %~ 5 0 % ,抗折强度达 5 0~ 85MPa ,由CaAl2 Si2 O8、Ca3 Fe1.88(SiO4) 3 、Ca3 (SiO4)O、Fe2 O3 、SiO2 相组成 ,主晶相晶体呈长条、针棒状交织排列 ,气孔均布于样品中。另外 ,讨论了添加剂及制备工艺对样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马保国
    . 2005, (5):  50-52. 
    摘要 ( )    PDF ( )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 ,采用重整化群 (RNG)K ε方程 ,分析了旋流风速度和旋流角的变化对四通道燃烧器的气相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 :旋流风速度增大 ,回流区增大且沿燃烧器径向外移 ,旋流角减小 ,回流区增大 ,沿轴向前移。在此基础上针对低挥发分煤挥发分少 ,着火点高 ,燃烬时间长的特点 ,提出应同时提高旋流风速度和减小旋流角的低挥发分煤燃烧技术 ,对于工业上合理选择燃烧器的工作参数及燃用低挥发分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家楣
    . 2005, (5):  53-55. 
    摘要 ( )    PDF ( )     
    为探索某水泥分解炉的几何结构对炉内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 ,针对其生料口与三次风口相对位置的几种参数 ,采用Eulerian模型、phasecoupledSIMPLE方法 ,数值模拟了炉内气固两相流场 ,模拟所得的炉内速度矢量、温度分布、压力分布、生料和煤粉的体积分数表明炉内流动趋势合理。经过筛选给出了 2个典型方案的模拟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后 ,提出了生料口与三次风口相对位置的一个优化设计方案 ,为分解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陈作炳
    . 2005, (5):  56-58. 
    摘要 ( )    PDF ( )     
    采用雷诺应力 (RSM)湍流模型对五级旋风预热器冷模单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并同冷模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 ,取得了较好的吻合性。涡壳采用完全非结构网格 ,锥筒采用结构网格 ,有限体积法化湍流运动方程为差分方程 ,差分格式采用一阶迎风 ,压力速度耦合采用经典的SIMPLE算法数值求解湍流运动方程组 ,并在求解过程中采用网格自适应技术。通过对模拟结果分析 ,得到了旋风筒流场的基本特征。
  • 陈筠
    . 2005, (5):  59-61. 
    摘要 ( )    PDF ( )     
    选用聚乙二醇 ,采用有机模板与自由扩散 2种方式与FeCl3 作用 ,制备聚乙二醇铁。结果表明 ,有机模板方式得到的聚乙二醇铁为 β FeOOH晶相 ,自由方式得到的聚乙二醇铁为α FeOOH晶相 ,且均为纳米级。与多糖铁进行比较 ,聚乙二醇铁的成本低 ,为开发补铁药提供了另一可能新途径。
  • 刘元志
    . 2005, (5):  62-65. 
    摘要 ( )    PDF ( )     
    对粘钢抗震加固受损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 ,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开裂后切向刚度的折减。建立了加固受损粘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的方法 ;应用建立的方法 ,对粘钢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 饶文碧
    . 2005, (5):  66-69. 
    摘要 ( )    PDF ( )     
    为了长期有效地监测建筑物健康状况并对其发生的结构损伤进行识别 ,需要由传感器系统、本地处理器和中央监控设备组成的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建筑结构损伤监控系统。介绍了该系统 3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提出一种基于轮询制的无线网络传输协议 ,并进一步定量分析了其平均循环时间 ,最大、最小循环时间和理论带宽。
  • 曾宪佑
    . 2005, (5):  70-72. 
    摘要 ( )    PDF ( )     
    以腰果油改性酚醛树脂、丁腈橡胶粉为主要原料 ,通过对配方研究和筛选 ,制得了磨耗低 ,抗冲击强度高 ,硬度和摩擦系数适中 ,高温下抗热衰退明显的高性能载重汽车制动器内衬材料。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 ,腰果油改性酚醛树脂和丁腈橡胶粉可改善刹车片中无机纤维、颗粒的界面结合状况 ,导致试样的热分解、热衰退和热龟裂现象减少 ,有效地提高试样的耐磨性能和机械性能。同时该生产工艺可省去投资大、能耗高的密炼生产工序 ,投资少 ,可降低成本。
  • 汤翼
    . 2005, (5):  73-75. 
    摘要 ( )    PDF ( )     
    分析了环件冷轧中的几何形状变化规律 ,提出了冷轧中环件轮廓形状的几何模型。基于环件几何模型导出了环件直径计算公式 ,建立了冷轧中环件直径与环件壁厚和轧制进给量之间的关系。此研究为环件冷轧过程在线测量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周瑞平
    . 2005, (5):  76-79. 
    摘要 ( )    PDF ( )     
    船舶推进轴系设计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动力装置的工作可靠性。轴系校核计算是必不可少的 ,而校中计算是校核计算的关键。通过对传统三弯矩方程在考虑外加力偶、轴段线性均布载荷以及轴段剪力变形影响等 3方面的理论研究 ,提出了适用于船舶推进轴系校中计算要求的通用三弯矩方程 ,并在校中计算软件中实现 ,与国外权威计算软件比较 ,其结果正确 ,方法可行。
  • 李蕾
    . 2005, (5):  80-82. 
    摘要 ( )    PDF ( )     
    建立了集成化管理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提出采用DEA方法进行管理绩效的评价 ,寻找相对有效的模式。在同一时期不同企业的项目中 ,建立起标杆 ;对同一企业不同时点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评价 ,实现其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
  • 黄丞
    . 2005, (5):  83-85. 
    摘要 ( )    PDF ( )     
    对我国“医药合谋”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数理分析 ,结果表明 :医疗机构可以从药品更高的回扣率中获利 ,但是回扣率的提高会减少药商的利润 ,两者在回扣率上不存在共同利益。因此医疗机构不去要求药商提供更大的回扣率 ,而是与药商达成多开药、开高价药的“双赢”合谋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
  • 许晓东
    . 2005, (5):  86-89. 
    摘要 ( )    PDF ( )     
    针对DEA评价结果体现被评对象个性、但忽略被评群体共性的问题 ,利用公共权重值对 (个性 )偏好权重值进行约束 ,构建了一种偏好强度可调的DEA模型 ,较好地实现了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并将该模型应用于 12所重点理工高校的效率评价 ,可引导高等学校既保持共同的规定性 ,又办出各自的特色。
  • 徐元浩
    . 2005, (5):  90-93. 
    摘要 ( )    PDF ( )     
    简述了利用植物油和甲醇在催化剂NaOH的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取生物柴油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研究了影响反应产率的各种因素 ,得出了制取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的用量为油量的 1.0 % (质量分数 ) ,反应时间为 4 0~ 5 0min ,油醇摩尔比为 1∶6 ,此条件下反应产率最高 ,可以达到 87%。生物柴油和 0 # 柴油的性质非常相似 ,因此它能直接被应用到发动机上而不需要改动发动机的结构。在柴油中掺入不同比例生物柴油的混合燃料 ,柴油机的CO、HC和烟度均有较大的降低 ,NOx 的排放略有升高 ,耗油率基本不变。
  • 余良富
    . 2005, (5):  94-96. 
    摘要 ( )    PDF ( )     
    采用碳 /环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某国产重型专用车车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和有限元分析 ,在保证强度和刚度不降低的前提下 ,复合材料车架比原钢制车架重量减轻 73%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我国重型专用车主要承载件采用新材料进行轻量化设计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 周飞
    . 2005, (5):  97-99. 
    摘要 ( )    PDF ( )     
    基于随机安装偏差模式 ,利用空间有限单元法和概率方法 ,分析了网架结构由于安装偏差引起的初始应力和初始位移。倒放四角锥网架的算例结果表明 ,随机安装偏差对网架结构的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 ,不可忽视。提出的思路和方法对空间网架结构的设计有参考价值。
  • 刘建寿
    . 2005, (5):  100-103. 
    摘要 ( )    PDF ( )     
    为了提高回转烘干机的热效率 ,研究了回转烘干机的最佳转速和L型扬料板的结构角。在实验室建立的冷模回转烘干机上 ,实验了各种L型扬料板在转速变化时筒体截面风洞的变化。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得出烘干机在筒体截面风洞最小时 ,安装不同结构角度的L型扬料板的烘干机应具有不同的最佳转速 ,最佳转速随L型扬料板结构角的增大而增大 ;L型扬料板结构角小 ,物料在筒体截面上的分散度大 ,结构角最佳为 90°。
  • 宋英华
    . 2005, (5):  104-106. 
    摘要 ( )    PDF ( )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论述和分析了战略联盟理论与实践的兴起 ,并进一步结合知识管理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战略知识联盟的成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发展提出了我国企业建立战略知识联盟的若干对策建议。
  • 张艳
    . 2005, (5):  107-110. 
    摘要 ( )    PDF ( )     
    入园建设项目的选择关系到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成败。研究中运用分层推理的方法 ,建立了众多因素影响下的生态工业园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模糊推理的要求 ,建立了一个多层模糊推理模型 ,为生态工业园入园项目的遴选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科学化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