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1-15
      
    • 全选
      | 显示方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左恒峰
    . 2010, (1):  1-7. 
    摘要 ( )    PDF ( )     
    材料在所有产生实体产品的设计活动(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展示与装修设计
    )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了解材料的功能属性、工程属性、成本价格和环保特性仅是材料选
    择的一部分因素。如果产品要同时满足生产商与消费者的利益,在考虑以上的因素之外,选
    择材料还需要满足消费者在生理、心理及文化方面的需求。这一方面包括主观体验的材料信
    息,如人们怎样通过感觉通道(如视觉、触觉)来感知材料,以及这些主观信息怎样与前面
    提到的材料选择其他因素,尤其是材料的客观资讯(如物理参数)相联系,怎样与产品的操
    作使用和用户的情绪体验相联系。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理解消费者最终是怎样认知产品以及材
    料在产品认知中的作用,并提供了如何从工程上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及表面装饰来实现这些需
    求的途径和依据。着眼于材料感知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关于如何进行系统研究以获得材料感
    知信息的方法。集中关注了材料的质感知觉方面,同时阐述了设计师怎样在设计实践中利用
    这些信息。
  • 马保国,王耀城,穆松,王迎斌
    . 2010, (1):  8-11. 
    摘要 ( )    PDF ( )     
    稻壳类生物质材料可以作为烧结制品的造孔剂来制备轻质高强、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效
    果的建筑功能材料。在相同的烧成制度下,粉煤灰页岩基体样品的气孔率为37.25%,体积密
    度为1.42 g/cm3,而掺加了试样体积比15%的0.15~0.3 mm稻壳的试件的气孔率和体积密
    度分别为41.92%、1.33 g/cm3,当稻壳粒径增至0.3~0.6 mm时,气孔率和体积密度分别为4
    3.80%和1.35 g/cm3。稻壳中的粗纤维和木质素为有机物,对试件的烧成起促进作用。
  • 王雨利,周明凯,李北星,管学茂
    . 2010, (1):  12-16. 
    摘要 ( )    PDF ( )     
    石粉对水泥硬化的影响,可归结为化学效应和物理效应。以研究石粉的物理效应
    机理为出发点,在测试石粉对水泥湿堆积密度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公式计算可得在不同石粉
    与水泥比例时,粉体混合物密实度的变化,并采用Marsh筒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在获得最大密实度时,不同岩性石粉与水泥的比例分别为:石灰岩石粉为10%,石英岩石粉
    和花岗岩石粉为5%。这对揭示石粉的物理填充效应和指导石粉做掺和料时的掺入比例具有重
    要的意义。
  • 瞿超,朱真才,陈国安,徐蕾,彭玉兴
    . 2010, (1):  17-21. 
    摘要 ( )    PDF ( )     
    以注塑成型法制备了聚四氟乙烯(PTFE)和MoS2填充PA1010复合材料,采用M-2000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复合材料与45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PA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及其偶件表面转移膜形貌。研究结果表明:PTFE填充PA1010可显著
    改善尼龙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PTFE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综合性能最
    佳。PTFE和MoS2共同填充PA1010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随着PTFE含量的减少、MoS2含量的增加,整体呈现增大趋势,其中PA+20%PTFE+5%MoS2复合材料的减摩磨性能较好。在正常工作条件下(0.21~0.42 m/s,100~300 N),PA+25%PTFE复合材料的抗磨
    性优于相同条件下PA+20%PTFE+5%MoS2复合材料,但PA+20%PTFE+5%MoS2复合材料具有更宽的速度适用范围。PA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其在偶件表面形成的转移膜的特性有重要关系,转移膜的厚度大小、分布均匀状况以及和偶件的结合强度都会对复合材料的减摩抗磨性能产生影响。
  • 徐鸥明,韩森,于静涛
    . 2010, (1):  22-24. 
    摘要 ( )    PDF ( )     
    为了评价露石混凝土对桥面铺装结构稳定性的改善,利用复合试件直接剪切试验和
    拉拔试验,研究了露石表面、刻槽表面、凿毛表面和原状表面的抗剪强度随正压力的变化情
    况,以及防水层存在对各纹理表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正压力作用下,露石表
    面的抗剪强度及随正压力增大速率都明显高于其他表面形式;防水层对层间过渡区的抗剪强
    度贡献取决于桥面,表面纹理丰富和粗糙,内摩阻角大,则防水层的粘结贡献就小;露石表
    面抗剪强度主要由其表面丰富的纹理形成的摩阻力提供,所以露石表面的抗剪强度受防水层
    影响较小,因此使用露石桥面板能够明显提高桥面铺装的结构稳定性。
  • 陈华鑫,陈拴发,王秉纲
    . 2010, (1):  25-28. 
    摘要 ( )    PDF ( )     
    通过2种细集料(天然砂、机制砂)、2种级配(AC-13、Sup-12.5)沥青混合料的
    试验研究,分析了细集料类型和禁区对混合料体积指标和高温动稳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机
    制砂更能有效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禁区的存在可有效限制细集料特别是天然砂的用量,
    以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重载作用下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而体积参数结果表明,Superpave设
    计方法中用固定空隙率4%标准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验证。
  • 来弘鹏,谢永利,杨晓华
    . 2010, (1):  29-33. 
    摘要 ( )    PDF ( )     
    针对西汉高速公路膨胀土地区路堑边坡浅层破坏的工程特性,提出了浆砌片石骨
    架+土工格室的稳定技术,详细分析了其稳定机理,给出了其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并对其
    稳定效果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浆砌片石骨架+土工格室种植土的稳定措施对坡面的
    应力分布的改善,表现为坡面剪应力的减小且分布更趋均匀,以及在坡脚部位剪应力集中程
    度的减弱;采用该稳定措施后,坡脚部位剪切方向总应变值、塑性应变区及极限塑性应变值
    均明显减小。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表明:浆砌片石骨架+土工格室种植土的技术不仅稳定效
    果要优于浆砌片石护坡的圬工工程方案,且可节约经费约8%,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公路景
    观功能与旅行环境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综合效益。
  • 余琼粉,易红宏,唐晓龙,宁平,杨丽萍,杨丽娜,于丽丽,李华,王驰
    . 2010, (1):  34-37. 
    摘要 ( )    PDF ( )     
    为回收工业废气中的PH3并资源化,通过容积法对比了2种活性炭在25 ℃下对PH3的
    饱和吸附容量,研究了不同温度下PH3气体在AC1上的等温吸附行为,利用Boehm滴定法
    测试了2种活性炭的表面酸性基团。结果表明,含酸性基团较多的AC1更有利于PH3的吸
    附,在实验条件范围内25 ℃、40 ℃、55 ℃、70 ℃下PH3在AC1上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
    为4.247 mg/g,2.750 mg/g,2.088 mg/g和 1.527 mg/g。由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
    而得的等量吸附热很好地预测了各实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PH3气体在AC1上的等量吸
    附热随吸附量的增大而减小,表明AC1表面能量的不均匀性。在实验条件下,PH3的等量
    吸附热小于30 kJ/mol,过程为物理吸附,便于PH3气体的解吸。
  • 袁玉卿,王选仓,周鑫
    . 2010, (1):  38-41. 
    摘要 ( )    PDF ( )     
    为探索APP改性沥青油毡作为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间结构的防裂机理及效果,进
    行了层间水平拉伸试验、实体工程验证及现场芯样的直剪试验。研制了层间水平拉伸试验台
    ,对其机械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将APP油毡作为层间材料进行了水平拉伸试验,
    表明试验机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且APP油毡具有比其它材料良好的层间防裂性能。将APP油
    毡应用于试验路,现场钻芯验证了APP油毡具有良好的层间粘结及工作性能。用现场所取芯
    样的直剪试验表明,有APP油毡夹层芯样剪切破坏位移为7.5 mm,比无油毡夹层时多3.0 mm
    。试验结果表明:APP改性沥青油毡路用性能良好,作为夹层结构防止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效果明显。
  • 李娜,韩森,王海峰
    . 2010, (1):  42-45. 
    摘要 ( )    PDF ( )     
    山区高速公路陡坡路段由于沥青路面抗剪强度不足易导致推移、拥包、车辙等早期病
    害。通过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参数的因素进行试验分析,考虑不同沥青混合料级配
    、沥青类型、集料类型以及沥青用量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是影响最
    大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最大抗剪强度随着沥青当量软化点增加比例而增加;集料特性对混
    合料的内摩阻角影响显著;在最佳沥青用量附近,混合料的最大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可采
    用1 mm/min的加载速率进行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验算。
  • 陶晶,张争奇,杨博,张慧鲜
    . 2010, (1):  46-50. 
    摘要 ( )    PDF ( )     
    按照嵌挤、密实、稳定的设计准则,分析与定位矿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研究沥
    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和流程以及与之配套的试验方法和参数。首先,通过研究提出嵌挤-
    密实级配混合料设计方法:起骨架作用的粗集料的掺配比例应以粗集料间隙率VCA和贯入试
    验CPV值分析确定;起填充作用的细集料可采用泰波公式来确定;混合料组成比例可以采用
    体积设计法进行设计和计算。其次,通过研究提出了混合料级配评价方法和参数:设计出的
    混合料体积特性应满足VCAmix<VCADLC和骨架接触度SSC的要求,而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应采用旋转压实曲线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密实能量指数CEI与交通密实指数TDI分别评价混
    合料的可压实特性与抗荷载变形能力。
  • 严玉,蒋海青,王晓钧,张亚妮,宋立园,张冬梅,张萍
    . 2010, (1):  51-55. 
    摘要 ( )    PDF ( )     
    在淤泥填充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新体系中加入低收缩添加剂H814902控制固化收缩。通
    过体积收缩率计算,研究不饱和聚酯树脂/淤泥体系、不饱和聚酯树脂/淤泥/低收缩添加剂
    体系收缩性能和抗弯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当低收缩添加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淤泥之间的
    质量比为18∶100∶100时,其体系收缩率达到将其用于低收缩片状模塑料的要求;当玻璃纤
    维的质量分数为30%时,其抗弯强度达到低收缩片状模塑料强度100 MPa的要求。研究中首次
    尝试采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HR/MASNMR)方法,并结合SEM方法分析不饱和聚酯树脂
    /淤泥/低收缩添加剂体系抗收缩机理,提出该体系中空穴、两相岛屿状结构以及固化反应中
    交联度的下降是抑制体系收缩的主要原因。
  • 章毅,吁新华,廖志高,邹晓翎
    . 2010, (1):  56-60. 
    摘要 ( )    PDF ( )     
    针对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对抗拉性能的要求,采用结合混合料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
    的粘聚力法,确定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将结果与传统的马氏方法进行比较,并
    应用两种沥青膜厚度计算方法计算了有效沥青膜厚度,得出粘聚力法使混合料获得具有更好
    粘聚力的沥青膜厚,且沥青膜厚范围约为6.5 μm~9.0 μm。
  • 周燕,陈拴发,郑木莲,张凯,
    . 2010, (1):  61-64. 
    摘要 ( )    PDF ( )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路面新材料,可在较低的温度下拌和及压
    实。对改性沥青结合料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粘度等试验,分析了粘度对拌合
    压实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压实温度和拌合工艺。结果表明:加入改
    性剂后,沥青结合料和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提高,而低温性能有一定的降低。根据各温度
    条件下的物理力学指标提出了适宜的拌合压实温度和施工工艺。
  • 韩森,李晓娟,张宜洛,张根合,李波
    . 2010, (1):  65-69. 
    摘要 ( )    PDF ( )     
    OGFC(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s)材料组成特性使得其在贮存、运输和摊铺
    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沥青析漏现象,掺加纤维能减少沥青析漏。依托厦门市仙岳路改造工程的
    OGFC应用技术,利用谢伦堡析漏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对沥青析漏的改善效果,同时结合混合
    料的性能试验(车辙试验、水稳试验、低温试验等),综合优选出了纤维种类。试验结果表
    明:采用木质素纤维能较好改善沥青析漏现象,同时也能提高混合料其他路用性能。
  • 张叶成,张津,孙智富,,,黄少东
    . 2010, (1):  70-73. 
    摘要 ( )    PDF ( )     
    利用Gleeble1500 热模拟实验机对58SiMn钢进行了单道次和双道次热压缩实验,得
    到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了58SiMn钢的动态、静态及亚
    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数学模型。借助Deform3D软件对一组双道次热压缩实验进行了模拟
    ,并与实际不同区域的晶粒尺寸进行比较,以验证其组织转变模型。
  • 信息与计算机工程
  • 毛吉吉,严新平,张晖,吴超仲
    . 2010, (1):  74-77. 
    摘要 ( )    PDF ( )     
    设计了同等道路条件下的实车和驾驶模拟校验实验,对比分析了两种实验条件下
    车辆通过13个车速和8个车道横向偏移距离采集点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实验条
    件下①被试在模拟实验中的车速略高于同等条件下实车车速,但模拟器中的被试驾驶员车速
    选择变化反应同实车条件下基本一致;②被试倾向于沿车道左侧行驶;③通过弯道时,车速
    和横向偏移距离呈近似对数关系。
  • 夏毅敏,暨智勇,周喜温,屠昌锋
    . 2010, (1):  78-81. 
    摘要 ( )    PDF ( )     
    EPB盾构掘进机的刀盘上可根据切削土质的软硬而选择安装硬岩刀具和软土刀具。
    通过运用空间几何理论以及空间运动学的坐标变换矩阵法对刀盘上安装的正滚刀、边滚
    刀以及切刀的破岩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刀具破岩的运动规律,建立了刀具工作刀刃的破岩
    运动学模型。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对刀具进行磨损和破岩机理以及刀具优化设计的研究。
  • 薛建国,王长松,张玉宝,金学伟
    . 2010, (1):  82-85. 
    摘要 ( )    PDF ( )     
    针对板坯连铸生产中的问题,建立了热流力耦合的三维非稳态有限元模型。以尺寸
    为1.2 m×0.2 m的Q235B板坯为研究对象,利用Procast软件的二次开发,求解出了结晶器区
    域内的温度场、流场和应变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铸坯收缩量在不同方向上存在不同的分布
    状态。考虑气隙产生对传热的影响时,结晶器出口铸坯表面平均温度由1 148.3 ℃增加到
    1 275.7 ℃,坯壳厚度由18.7 mm减少到15.4 mm。
  • 李秀秀,肖国先,李洋,赵俊
    . 2010, (1):  86-89. 
    摘要 ( )    PDF ( )     
    在计算流体力学的基础上,以FLUENT软件为平台,对喷腾型燃煤分解炉内NO产生
    过程、生成机理和炉底喷氨的脱硝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分解炉内温度
    分布均匀,NO在煤粉燃烧区域内形成,NO按生成机理可分为热力型NO和燃料型NO,但主要以燃料型NO为主;采用炉底喷氨的方法,可显著降低分解炉排放的NO量,当入炉烟气中NH3含量为8%时,脱硝率可达到89.8%,为水泥分解炉脱硝技术与装置开发提供参考。
  • 陈显亭,王海波,贾晓飞
    . 2010, (1):  90-93. 
    摘要 ( )    PDF ( )     
    水下机械臂在海洋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比较广。由于它的特殊工作环境,控制非常困难,提出了模糊CMAC控制方法,介绍了模糊CMAC结构框图,分析了水下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
    。以SIWR-Ⅱ型水下机械手为仿真原型,根据机械臂的实际控制系统结构及参数,对模糊CMAC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精度的轨迹追踪能力,控制效果要好于PID方法。
  • 王效华,牛思先
    . 2010, (1):  94-98. 
    摘要 ( )    PDF ( )     
    阐述了单片机实现PWM技术设计过程以及编程要点,给出单片机实现PWM算法的编
    程框图。系统地分析了单片机实现PWM控制技术的设计方法和算法原理,给出了PWM由硬件实现转为软件实现的一般设计方法。
  • 邹亚平,周俊文,宋欢
    . 2010, (1):  99-102. 
    摘要 ( )    PDF ( )     
    对传统的软件质量序贯方案模型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模型是在传统序贯方案模型
    的基础之上参考软件故障的严重程度来判断软件的可靠性,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更加符合
    软件测试的一般情况,可以更准确的通过软件的可靠性来度量软件的质量。本改进模型
    在“陶瓷行业ASP应用服务平台”的测试过程中得到应用。
  • 张泉乐,袁际军
    . 2010, (1):  103-106. 
    摘要 ( )    PDF ( )     
    针对传统二元约束满足问题直观建模产品配置问题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更
    适宜表示配置知识、基于非二元约束满足问题的产品配置方法。根据配置问题中配置知识的
    表现形式,提出了配置问题向非二元约束满足问题转化的映射方法,并建立了配置问题的非
    二元约束满足问题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发现,基于非二元约束满足问题的产品配置方法具有
    知识表示便捷、求解效率高、求解方面丰富的优良特点,适于处理各类复杂配置问题。
  • 翟育明,邹亚平,周俊文,冯旖旎
    . 2010, (1):  107-110. 
    摘要 ( )    PDF ( )     
    在系统分析了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遗传神经算法与
    结合模型,并对基金走势进行了模型预测。实验数据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具有实际应
    用价值。
  • 陈宏,柯冉绚,周世波,彭国均
    . 2010, (1):  111-113. 
    摘要 ( )    PDF ( )     
    海上交通视景仿真平台主要是借助实地测量、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等手段采集基础数据,构建一套专门针对港口水域再现的实时三维视景仿真平台,在该平台
    上,可以进一步开发有关港口通航安全评估、交通监管设计,提供直观、科学的交通状况实
    时模拟,能够为海事管理提供海事监管、搜救指挥力量的配置方案制定与分析等方面的强有
    力的、科学的辅助支持[1]。结合福建省湄洲湾港口海上交通视景仿真平台的实际
    研究和开发,从技术实现角度,做简要介绍。
  • 土木工程与建筑
  • 王骞, 张哲, 李文武, 谭延斌
    . 2010, (1):  114-118. 
    摘要 ( )    PDF ( )     
    为了确定钢筋混凝土单箱多室箱梁在剪扭组合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该文基于箱梁
    剪扭理论,提出了一种通过验算单箱多室箱梁每个板件的极限抗剪承载力来确定整个断面剪
    扭承载力的方法。笔者通过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单箱
    多室箱梁的抗剪扭极限承载力是可行的,按此方法计算得到的单箱多室箱梁的抗剪扭极限承
    载力的安全储备系数可以达到2.54。该文为钢筋混凝土单箱多室箱梁在剪扭作用下极限荷载
    的确定提供了理论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能较好的预测单箱多室箱梁在剪扭作用下的极限荷
    载。
  • 贾彩虹,王翔,王媛
    . 2010, (1):  119-122. 
    摘要 ( )    PDF ( )     
    为了研究深基坑工程以变形控制为主的设计方式,基于Biot理论,结合南京珠江路
    地铁站基坑工程实例,采用非稳定渗流应力耦合的方法对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的变形问题
    进行分析,计算出坑底开挖面的隆起量和桩后地表沉降,得到深基坑开挖及降水过程中的变
    形规律。经比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 吴学华,潘盛山,黄才良
    . 2010, (1):  123-126. 
    摘要 ( )    PDF ( )     
    斜跨拱桥外形独特、新颖,是颇有竞争力的城市景观桥型。该类桥型拱肋斜跨主梁。
    本文针对该桥型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就其概念设计、细部构造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展开讨
    论。最后以大连市红星海世界观景观桥为例对该桥型各部分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旨
    在使斜跨拱桥体系的设计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 朱士江,杨永恒,孙爱华
    . 2010, (1):  127-130. 
    摘要 ( )    PDF ( )     
    在分析岩土介质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二者耦合模型。以此为
    基础,针对具体的尾矿坝,进行渗流场与应力场相互耦合的数值模拟。模拟计算了单独考虑
    渗流场,单独考虑应力场以及两场耦合情况,并将三种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
    耦合场中渗流量比单独计算时小;耦合场中沉降量比单独计算时大,且最大沉降量发生区域
    大致相同;耦合场中各向应力总量最大值比非耦合场中大,局部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耦合场
    中应力等值线分布规律与非耦合场基本一致。
  • 金清平,李小青,胡斌
    . 2010, (1):  131-134. 
    摘要 ( )    PDF ( )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在我国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结构的水平位移对工程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水平位移还没有完善和统一的设计与计算标准,施工控制也没有明
    确的规定。结合某复合土钉支护基坑工程,通过合理布点测得开挖中桩体水平位移。通过位
    移变化曲线分析,发现水平位移变形具有渐进性;对上部几层开挖比较敏感,特别是前两层
    开挖对桩身的水平位移影响较大;靠近上部布置的锚索更有利于减小基坑边坡的变形;支护
    结构水平位移与墙体长度有着明显的关系等规律。通过实际比较后认为规范对水平位移规定
    值可以适当放宽。土钉或预应力锚索的使用也影响着水平位移。
  • 张冬兵,梁枢果
    . 2010, (1):  135-138. 
    摘要 ( )    PDF ( )     
    以台州火车站站房与雨棚的连体结构为工程背景,采用风致抖振响应频域计算方法,
    分析不同荷载加载方式的风振响应;同时根据常用相干函数表现形式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荷
    载谱交叉项,并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风振响应的影响。对于由动力特性差别较大的结构组成
    的连体结构,响应计算所用荷载可以采用分区同步测压数据;用于风振响应计算的荷载谱交
    叉项可以只取其实部,反映测点风压间的相干函数应采用荷载谱实部计算拟合。
  • 常文洁,邱文亮,夏文来
    . 2010, (1):  139-142. 
    摘要 ( )    PDF ( )     
    为了进行斜跨钢拱桥索梁锚固区主梁腹板内侧加劲肋的优选,以张家口某斜跨
    拱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比选确定正确的计算单元和合理的计算梁段长度,采用有限元分析软
    件Ansys对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进行研究,并全面分析构造细节如加劲肋形式对锚固区各方
    面的影响。经分析得到腹板内侧焊接对应于锚固板和承压板的斜向加劲肋时,螺栓容易布置
    ;焊接竖向加劲肋时,施工方便,二者都能满足分散应力的要求。
  • 徐小丽,高峰,季明
    . 2010, (1):  143-147. 
    摘要 ( )    PDF ( )     
    通过采用MTS815液压伺服试验系统及PCI-2 声发射仪对高温后(常温~1200 ℃)花岗
    岩的力学特性与声发射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机械损伤和热损伤的概念,建立了热力耦合损
    伤本构方程,分析了花岗岩热损伤开裂机理。研究表明:(1)因外载荷作用而产生的机械损
    伤具有单调增长性,这种机械损伤可以通过岩样声发射振铃计数率来定义,实验发现花岗岩
    损伤门槛应力值在强度极限的60%左右。同等应力下,机械损伤随着温度的升高越来越大。(
    2) 由弹性模量定义的热损伤总体上是增大的,但具有波动性,可以拟合成三次曲线。(3)
    基于损伤理论建立的热力耦合损伤本构方程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但也存在一定偏差。(4)
    由温度引起的结构热应力,造成岩石结构的损伤,使其由原有的完整结构变成碎裂结构,是
    岩石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 卢彭真,王如义,齐永峰
    . 2010, (1):  148-151. 
    摘要 ( )    PDF ( )     
    溪南大桥经过多年的使用出现一些病害,为摸清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确保使用安全
    ,基于空间梁格分析理论,对溪南大桥主跨上部结构进行空间梁格简化,建立空间梁格有限
    元模型,根据设计荷载,对桥梁结构进行静动载理论模拟分析。同时以理论分析结果为依据
    ,对该桥进行静动载现场试验,并且对该桥进行外观及无损检测研究。分析与检测结果表明
    该桥使用性能较差,一些病害对结构安全、耐久性、正常使用状况等方面危害较大。
  • 徐舜华,郑刚,刘富勤
    . 2010, (1):  152-157. 
    摘要 ( )    PDF ( )     
    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框架,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往返循环荷载作用的砂土次加载
    面本构模型。模型采用无弹性域假设,认为土体受到反向荷载的瞬时就产生塑性变形,砂土
    的弹性区域退化为一个点。根据试验结果,屈服面采用倒子弹头型。由于砂土的孔隙比与固
    结压力不存在唯一的关系,这样使得屈服面大小与孔隙比不能直接耦合,因而硬化规律不是
    剑桥模型的体变硬化,而是采用增量形式的塑性偏应变硬化表达式。流动法则采用加入状态
    参数概念的修正的Rowe应力剪胀关系。该模型能考虑砂土变形特性对密度和固结压力的双重
    依赖型,能合理地模拟砂土动荷载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光滑性、变形积累性、滞洄
    性。
  • 师旭超,梁醒培
    . 2010, (1):  158-161. 
    摘要 ( )    PDF ( )     
    提出了深基坑变形预测的进化支持向量机方法。利用遗传算法来搜索支持向量机与核
    函数的参数,避免了人为选择参数的盲目性,同时提高了支持向量机的推广预测能力。利用
    优化后的模型对基坑实例进行了变形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表明,该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具有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等优点,对基坑安全监控
    具有实用价值。
  • 李凤霞,宁怀明,王新武
    . 2010, (1):  162-165. 
    摘要 ( )    PDF ( )     
    针对某实际工程,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对钢骨转换梁和上部剪力墙共同作用
    进行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所得模拟结果与实际工程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为今后钢骨混
    凝土转换梁与上部剪力墙共同作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 张厚先
    . 2010, (1):  166-168. 
    摘要 ( )    PDF ( )     
    用ANSYS模拟单根钢管稳定承载力、试验模型脚手架稳定承载力,得到了单根钢
    管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承载力的判定标准、模拟的合适控制参数,进而分析了脚手架构
    造因素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 姚晓飞,徐岳,丁怡洁,付迎春
    . 2010, (1):  169-173. 
    摘要 ( )    PDF ( )     
    以16 m跨径的T梁桥标准图为基础,按1:4的缩尺比例,采用焊接钢板的连接方法设计
    了一座5片T梁桥模型。通过不同的钢板连接方式,对横向连接损伤对翼缘刚接T桥梁桥承载
    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损伤工况对翼缘刚接T梁桥荷载横向分配
    的影响。提出了活载横向分布调整系数,为现实中的T梁桥承载能力评估、加固提供定量的
    评判标准,为损伤状态下刚接梁桥的体系可靠性评估提供借鉴。
  • 管理工程与其它
  • 王日君,张进生,葛培琪,王志
    . 2010, (1):  174-178. 
    摘要 ( )    PDF ( )     
    提出了面向产品设计的模块划分方法。首先对产品子结构间的功能和结构相关性进
    行了分析,应用模糊树图聚类算法,探讨了模块的聚类形成过程,得到多种模块划分方案。
    然后,基于信息熵理论,以模块化产品设计中的横系列设计复杂度、纵系列设计复杂度和更
    新换代设计复杂度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面向设计的模块划分方案数学评价模型,对模糊树图
    法聚类得到的多个方案进行评价,从而得到最合理的模块划分方案。最后,以石材花线制品
    加工设备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 周世昊,倪衍森
    . 2010, (1):  179-182.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基于CVaR约束的的最优投资决策问题,为避免维数障碍,针对Fredrik提
    出的CVaR投资组合优化线性规划模型还原为非线性规划。通过引入缩进因子,改进PSO算法
    ,使粒子在迭代过程中保持在可行域内。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
    果表明,投资组合优化后的损失期望收益率、标准差、受险价值、条件受险价值等重要风险
    衡量指标都有了较大改进。
  • 贺素香,孟红超,王传美
    . 2010, (1):  183-186. 
    摘要 ( )    PDF ( )     
    鉴于极大熵法因控制参数太大而会遇到数值计算困难的不足(文献[2])以及修正Lag
    rangian算法(文献[3])在计算中不需要控制参数太大的优点,采用了修正Lagrangian
    算法求解极小极大证券组合投资模型,并给出了数值算例。数值结果表明只需控制参数足够
    大,该算法即可求得有效的证券组合投资方案。
  • 苏清华,胡中波
    . 2010, (1):  187-191. 
    摘要 ( )    PDF ( )     
    针对K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值敏感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类新的聚类算
    法——基于差分演化的K均值聚类算法,进而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差分演化的K均值聚类算
    法,并将新算法与传统的K均值聚类算法和最近提出的几个同类聚类算法进行比较。实验
    结果表明,该类算法能比较有效地克服传统的K均值聚类算法的缺点,算法具有较好的全
    局收敛能力,稳定性强、收敛速度快,且比较研究表明该类算法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 何梅
    . 2010, (1):  192-195. 
    摘要 ( )    PDF ( )     
    利用 Lie 对称群的方法研究了在的射丛上非零常平均曲率方程的对称群,得到了方
    程容许Lie对称群的无穷小生成元应满足的方程并给出了方程容许Lie对称群的一些无穷小生
    成元。
  • 郑刚强,谢科范
    . 2010, (1):  196-199. 
    摘要 ( )    PDF ( )     
    针对室内装饰设计中客户需求的特点,从需求构成和客户期望的角度分别对室内装饰
    设计中客户需求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室内装饰设计中客户特征的构成,实现了客户群的
    细分;建立了五元组结构的客户需求模型,基于此模型,构建了室内装饰设计中客户特征与
    评价矩阵,提出了室内装饰设计中客户需求信息的挖掘内容与方法,从而为室内装饰设计中
    客户需求分析提供工具和手段,以最终达到高效快速设计的目的。
  • 吴凌菲
    . 2010, (1):  200-204. 
    摘要 ( )    PDF ( )     
    通过引入市场营销中的感知价值概念,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经结构
    方程检验表明,感知创业价值是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的直接前因,创业态度通过影响感知创
    业价值而对创业意愿的形成产生影响。
  • 陈雅萱
    . 2010, (1):  205-207. 
    摘要 ( )    PDF ( )     
    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野黄芩苷及印黄芩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
    ,确定了野黄芩苷及印黄岑素对HSA荧光猝灭过程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测定了不同pH条
    件下野黄芩苷及印黄岑素与H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
  • 江贵林,汪超,陈文平,等
    . 2010, (1):  208-213. 
    摘要 ( )    PDF ( )     
    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为缓释药膜,分析模型药物— 尼莫地平的体外释放特性。筛选并确定 KGM 浓度、 DM-SO添加量 、 载药混合时间和静置时间4个因素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以尼莫地平(NMP)的缓释度为考察指标 , 采用响应面优化KGM 缓释药膜的制备工艺 。结果表明 : 4个因素对药膜缓释尼莫地平均有显著影响 , 依次为静置时间 > KGM 浓度> DMSO添加量> 载药混合时间 , 且最优条件为3 . 0 % (w桙v)KGM 、 0.5 mL DMSO 、载药混合12 min 、 静置77 min 。 制备的药膜表面平整光滑, 载药量为(1.63± 0.01)%,尼莫地平缓释度为93.169% 。
  • 梁小青,刘洪涛
    . 2010, (1):  214-216. 
    摘要 ( )    PDF ( )     
    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迅速恶化,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加大,国家审时度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1~6月,信贷规模连续迅猛增长,使市场对未来贷款增长空间存有担忧。 通过研究货币环境变化预期下货币政策效应认为 : 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 ,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可改进之处。
  • 杨   瑛 , 魏万德
    . 2010, (1):  217-220. 
    摘要 ( )    PDF ( )     
    在Gardner的动机理论的指导下 , 对理工科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完整动机的调查显示 : 学习者缺乏完整动机 。具体表现为学习者缺乏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对学习英语的环境持消极态度 。这次调查结果为从教学的角度探讨激发英语学习完整动机的方式和途径提供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