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7-11-25
      
    • 全选
      | 显示方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鄢永高
    . 2007, (11):  1-3. 
    摘要 ( )    PDF ( )     
    采用熔融缓冷法制备了组成为(AgSbTe2)x(PbTe)1-x(x=0.04—0.20)的热电材料,研究了AgSbTe2固溶量对材料微观结构和热电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gSbTe2固溶量增大时,样品易发生相结构偏析,样品由富Pb和富AgSb的两相组成。样品热导率随AgSbTe2固溶量增加而降低,电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样品的无量纲热电优值(ZT)随AgSbTe2固溶量的减小而增加。
  • 詹志刚
    . 2007, (11):  4-6. 
    摘要 ( )    PDF ( )     
    PEM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应该得到充分润湿。基于Springer模型,推导出膜中磺酸基团所带水分子数沿着膜厚方向的分布方程。考虑膜厚、温度和电流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分析膜中水传输的规律,得到了极限状况下膜的润湿状态。结论认为膜越薄越容易自润湿;膜越薄、电流密度越大,则膜自润湿所需时间越短,当膜厚小于15μm,电流密度大于0.6 A/cm2时,膜自润湿所需时间会急剧减少。结论对于PEM燃料电池的设计和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韩星会 ,华 林 ,兰 箭 ,左治江 ,贾耿伟 ,黄良伟
    . 2007, (11):  7-10. 
    摘要 ( )    PDF ( )     

    采用Gleeble3500 热模拟实验机进行了压缩实验,分析了LD10 铝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在D51-160 热轧环机 上进行热轧实验,确定了LD10 铝合金环件初始轧制温度为470 ℃ ;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LD10铝合金内台阶锥形环件 的热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LD10铝合金内台阶锥形环件轧制缺陷形成机制,并对预轧制环件进行了设计;通 过热轧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预轧制环件设计方案是合理的。

  • 杨力远
    . 2007, (11):  11-13. 
    摘要 ( )    PDF ( )     
    通过生料易烧性试验、水泥熟料矿物岩相分析、XRD、SEM、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等,对利用污水厂污泥代替部分粘土配料煅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过程,并对制备熟料的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厂污泥代替部分粘土烧制的水泥熟料,其矿物结构与常规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完全相同,且由污泥配料煅烧的熟料烧成温度有降低的趋势;其水泥水化和凝结、硬化过程与常规硅酸盐水泥完全相同;其水化产物结构与常规硅酸盐水泥完全相同;水泥胶砂强度达到50.0 MPa。
  • 曹林涛
    . 2007, (11):  14-17. 
    摘要 ( )    PDF ( )     
    通过试验分析发现,车辙试验第2阶段剩余空隙率基本不随加载时间改变,由此确定第1、第2阶段分界点。车辙试验的评价参数包括车辙深度、蠕变率和相对变形。蠕变率参数的实质是斜率,无法确定曲线的具体位置;相对变形参数考虑了混合料的压密变形和蠕变变形的总量,可以确立曲线的唯一位置。整体上蠕变率和相对变形之间存在一致的对应关系。经室内车辙试验与现场加速加载试验(ALF)比较,蠕变率和相对变形参数评价结论相同,并与现场实际一致。建议采用蠕变率和相对变形联合评价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并且室内车辙试验采用现场初始空隙率试件。
  • 李军向
    . 2007, (11):  18-20. 
    摘要 ( )    PDF ( )     
    选用壳单元,利用ANSYS软件对玻纤增强泡沫夹芯夹层结构的大型地面雷达罩进行了结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在自重、风载和雪载及组合工况下,对不同结构层厚度的雷达罩进行了应力、变形和稳定性分析。对2种结构形式的雷达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夹层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既减轻了罩体的自重,又提高了结构的刚度。此工作为大型地面雷达罩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 杨义
    . 2007, (11):  21-24. 
    摘要 ( )    PDF ( )     
    在固定用水量为130 kg/m3下,研究了粉煤灰、磨细矿渣和硅灰对水泥替代量为30%、50%、70%,水胶比为0.33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探讨了粉煤灰、硅灰和矿渣对新拌混凝土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在低水胶比情况下,粉煤灰、磨细矿渣和硅灰大掺量复掺,可制备得到工作性良好、早期强度满足要求和后期强度有极好发展的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效减水剂的作用下,在大掺量混合材混凝土中以硅灰、磨细矿渣取代部分粉煤灰,可以有效提高大掺量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进一步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 张凯舟
    . 2007, (11):  25-28.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相容剂对PA6/ABS合金的作用,结合共混物相形态分析合金性能随SMA含量的变化。同时研究了合金在不同温度、不同吸湿状态下的性能及断裂特性。结果表明,加入少量SMA后的共混物呈典型的“海-岛”结构,分散相分布均匀,能明显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 彭永利 ,刘 莉 ,黄志雄
    . 2007, (11):  29-30. 
    摘要 ( )    PDF ( )     

    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不饱和聚酯(UP)树脂和UP 玻璃钢的耐热性,NPMI 用量在2% —8 % 范围内,可以将UP 树脂的热变形温度平均提高4—5℃ ;玻璃钢的热变形温度平均提高7—8℃。研究了NPMI 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浇注体和玻璃钢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影响。

  • 王建平
    . 2007, (11):  31-34. 
    摘要 ( )    PDF ( )     
    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陶瓷/金属梯度功能热障涂层在服役条件下的热-力响应,同时考虑了梯度功能热障涂层各层的蠕变现象,数值研究表明在对梯度功能热障涂层进行热-力响应分析过程中,材料的蠕变现象是不能够忽略的,即使该层材料是富陶瓷材料。
  • 王金华 ,谈 丹 ,陈 雄 ,罗 璇
    . 2007, (11):  35-39. 
    摘要 ( )    PDF ( )     

    利用响应面方法对重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表达菌株E coli BL(DE )PG EX 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 21 3 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用Plackett-Burman 实验方法研究葡萄糖、酵母膏和MgSO4 等20 个营养因子对产GST 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子为葡萄糖、酵母膏和MgSO4 。根据实验结果对主要影响因子的浓度范围进行估计,然后用Box-Behnken 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浓度为42 .06 g/L ,蛋白胨浓度为10G EX g/L ,酵母膏浓度为8 .47 g/L ,NaCl 浓度为1 g/L ,MgSO浓度为1.62 g/L 时,E coli BL (DE )P 产GST 活力达到633 .9 mmol/(L·h) ,较原始培养基的活力提高了63 .75 % 。

  • A.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杨孝容
    . 2007, (11):  40-43.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在H3PO4-KH2PO4介质和75℃加热条件下,以邻菲罗林为显色剂,Ag+对铁氰化钾氧化4-氨基安替比林的催化作用测定痕量银的新体系。线性范围为0.002—0.032μg/mL,检出限为7.5×10-4μg/mL,对0.020μg/mLAg+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n=10),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41.1 kJ/mol。该方法用于定影废液和自来水样中银的测定,测得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2.6%—3.7%,加标回收率为95.8%—104.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瞿广飞
    . 2007, (11):  44-46. 
    摘要 ( )    PDF ( )     
    通过考察Fe2O3、CuSO4、水泥、污泥灰份等物质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低温裂解的影响,筛选出了能使污泥初始裂解温度由300℃下降到280℃的催化剂Fe2O3和CuSO4;研究了催化剂添加量对裂解产物的影响及在添加催化剂条件下污泥裂解产物随温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uSO4条件下产油量可提高32.4%,添加Fe2O3条件下产油量可提高76.7%。
  • 刘金彦
    . 2007, (11):  47-50. 
    摘要 ( )    PDF ( )     
    对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气液界面吸附的热力学参数进行研究,发现焓变(ΔH)和熵变(ΔS)呈线性关系,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气液界面吸附过程与其胶团化过程一样存在焓熵补偿现象,补偿温度为303 K左右,为熵驱动过程。联接链的长度越长焓变越小,即气液界面吸附越稳定。
  • 机械、控制科学与信息工程
  • 刘泉
    . 2007, (11):  51-53. 
    摘要 ( )    PDF ( )     
    针对BACnet标准的MS/TP协议,提出一种基于μC/OS-Ⅱ的MS/TP协议模块实现方案,解决了MS/TP设备之间的底层通信问题,方便用户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VTS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符合BACnet标准设备中的B-SA、B-SS规范,满足MS/TP协议对实时性的要求。
  • 白秀琴
    . 2007, (11):  54-56. 
    摘要 ( )    PDF ( )     
    采用碳离子束注入辅助蒸发技术在Ti6Al4V球表面低温沉积了DLC薄膜,探讨了微摩擦试验过程中,对偶件UHMWPE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湿润性对DLC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碳离子束注入辅助蒸发技术沉积的DLC薄膜与UHMWPE配副时,其摩擦学性能受到对偶表面粗糙度、润湿性的影响,对偶件UHMWPE表面的低粗糙度、较差润湿性有助于DLC/UHMWPE摩擦副减小摩擦系数。
  • 张文玉
    . 2007, (11):  57-61. 
    摘要 ( )    PDF ( )     
    主要研究了异步轧制对AZ31镁合金板材的金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探讨提高AZ31镁合金板材塑性变形能力的途径。结果表明,由于异步轧制时板材的变形量比常规轧制时的要大,其动态再结晶进行的比较完全,因此异步轧制有利于AZ31镁合金板材晶粒的细化与均匀化;并且改变异步轧制的工艺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镁合金板材中的金相显微组织和板材中的{0001}基面织构取向,使织构得到软化,显著提高AZ31镁合金板材的伸长率,轧向和横向都大约提高了33%,这说明异步轧制可以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以及二次成形性能。
  • 隗燕琳
    . 2007, (11):  62-64. 
    摘要 ( )    PDF ( )     
    针对舰船消磁过程对磁场推算法精确、快速、通用性好的要求,根据已有的磁场推算法提出了单分量椭球阵列法的建模思想,该方法是用单分量椭球阵列产生的调和函数组合来模拟舰船磁场,通过船模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近距离磁场推算精度,对不同船型有较好的通用性,且运算速度较快,满足工程实用要求。
  • 李平安
    . 2007, (11):  65-68. 
    摘要 ( )    PDF ( )     
    超宽带信号在室内环境中将经历密集多径传播,产生严重的时间弥散。联合利用接收天线选择和均衡技术的Rake接收机,能分别抑制多径衰落和符号间干扰(ISI),提高系统容量,节省了射频链路。在802.15.3a信道模型的基础上,针对DS-UWB系统,进行了系统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接收机的性能优于传统的Rake接收机。
  • 陈霞
    . 2007, (11):  69-71. 
    摘要 ( )    PDF ( )     
    在分析和比较了现有的无线射频(RF)手持数据采集终端的开发方法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使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采用DOT NET Framework和MVC的开发范式,提出了快速开发无线射频应用的套件产品MASK套件,并详细介绍其相关设计原理、系统构架以及功能,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 向宏酉
    . 2007, (11):  72-75. 
    摘要 ( )    PDF ( )     
    从硫属相变存储器CRAM(Chalcogenide-based phase-change RAM)的存储原理出发,建立存储元一维多层热传导结构模型。根据存储元的读写功能需求及其与CMOS驱动电路实现热兼容的条件,确定3个临界参数:相变材料熔化温度Tm、相变的临界区域Xc、CMOS驱动电路能承受的临界温度Tc。合理设定边界条件,利用差分法编程求解多层热传导方程得出温度分布曲线图。在临界参数的限制下,通过选择调整存储元的电极、隔热层、相变层的材料尺寸,并使用加热层对相变层进行加热,设计出的CRAM存储元结构模型不仅满足了CRAM存储元的存储读写要求,而且首次实现了CRAM存储元与CMOS电路的热兼容。
  • 张建
    . 2007, (11):  76-79. 
    摘要 ( )    PDF ( )     
    为了解决汽车碰撞事故典型模型的病态问题,以线性空间与内积空间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模型病态问题的处理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了模型病态问题的实质,利用数学变换消除了导致模型病态问题的线性相关现象,通过重组原始模型彻底解决了病态问题。实例计算证明:重组模型大大降低了计算结果的误差,提高了汽车碰撞事故模型的计算精度,拓展了解决模型病态问题的方法。
  • 于江
    . 2007, (11):  80-83. 
    摘要 ( )    PDF ( )     
    异步电动机同步化后,电机所带负荷比较大时,会产生失步现象,根据异步电动机的负荷情况,从理论和实验分析同步运行时所需的励磁电流与功率的关系表达式。
  • 黄元峰
    . 2007, (11):  84-88. 
    摘要 ( )    PDF ( )     
    针对模锻液压机平衡校正系统存在不是由系统状态决定的时变负载干扰的特点,用具有时变参数辩识能力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AFNN)对平衡校正系统的静态不确定性和时变负载进行在线估计,并根据估计值随时修正控制策略,使得实际的平衡校正系统在校正速度、动态特性和静态精度等方面均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 陈渝光
    . 2007, (11):  89-92. 
    摘要 ( )    PDF ( )     
    针对发动机参数具有离散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采用常规的平均值控制模型难以精确控制瞬态过程的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时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免疫修正因子的自寻优模糊控制。该模型很好地融合了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参数离线寻优和免疫修正因子在线调节优势。讨论了实时仿真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参数的自动寻优。探讨了采用免疫反馈原理实时调节模糊控制器的免疫修正因子。实验表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得到了明显提高。
  • 土木工程与建筑
  • 张治国
    . 2007, (11):  93-97. 
    摘要 ( )    PDF ( )     
    基坑开挖卸荷必然对临近软土地铁隧道产生影响,因此如何预测隧道变形并提出相应预防和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上海地区一个临近地铁隧道的基坑工程,运用整体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地铁隧道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比较吻合,表明整体有限元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此类工程问题,从而为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计算依据。
  • 柴波
    . 2007, (11):  98-102. 
    摘要 ( )    PDF ( )     
    对三峡库区已有勘察资料的滑坡进行分类统计,得到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分布函数,并计算其天然强度和饱和强度的相关关系。根据滑坡宏观变形特征确定滑坡稳定性评估指标,用剩余推力法建立滑坡反演分析的平衡方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到抗剪强度参数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程度的比值。提出了反演参数的优化算法,将反演得到的一系列参数值与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兼顾了滑坡的区域共性和个体特性。
  • 戴绍斌
    . 2007, (11):  103-107. 
    摘要 ( )    PDF ( )     
    利用有限元程序对钢梁与钢骨混凝土墙高强螺栓节点受力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确定了有限元程序在该结构试验中的应用范围。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下,墙体的最大应力区域出现在墙体与锚板边缘的接触处;具有对称性的双剪板连接能够减少扭矩的作用,改善试件的受力性能。
  • 彭述权
    . 2007, (11):  108-111. 
    摘要 ( )    PDF ( )     
    通过6个足尺框架中节点(2个粘钢加固,2个碳纤维布加固,2个未加固)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对比试验,对比分析了节点区破坏特性和滞回曲线,以及节点区梁柱纵筋、混凝土、钢板和碳纤维布的应力水平。结果表明:粘钢加固能明显提高中节点抗剪承载力,碳纤维布加固能有效改善中节点的抗震性能。为改进和选择合理的框架中节点加固方案提供了试验依据。
  • 林驰
    . 2007, (11):  112-114. 
    摘要 ( )    PDF ( )     
    武汉阅马场交通综合整治工程首义广场隧道地处交通繁忙区,受到汽车等移动荷载的影响比较明显,考虑基坑深度、地质条件、交通要求和基坑周边荷载的情况等因素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支护形式,分别采取了相应的监测手段来监测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规律,通过对排桩+钢支撑支护段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监测与分析,研究了移动荷载对支护结构的响应规律。
  • 张嵩
    . 2007, (11):  115-118. 
    摘要 ( )    PDF ( )     
    提出以一个专家系统为分析方法,由三级网络结构组成的分布式网络化结构监测和健康分析系统的网络框架,适用于桥梁的主要结构状态监测及健康评估,为桥梁从定期检测向预测检修模式提供技术保障。该监测系统经过一年多的考验表明,光纤光栅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桥梁结构长期健康监测的要求,为桥梁结构的健康诊断提供了依据。
  • 刘沐宇
    . 2007, (11):  119-122. 
    摘要 ( )    PDF ( )     
    为了量化评价桥梁的综合环境影响,提出了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分析了在桥梁的设计、原材料的生产加工、现场的施工、桥梁的运营和维护、桥梁的废弃这5个阶段带来的综合环境影响。应用该方法对武汉市南太子湖大桥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固体废弃物在建筑材料生产过程和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最大,车辆排放CO2而导致的全球变暖在桥梁运营维护过程中环境影响显著。该结果可作为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用于桥梁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 徐家云
    . 2007, (11):  123-125. 
    摘要 ( )    PDF ( )     
    在现有自感知自监测智能桥梁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体的自适应自调节的智能桥梁模型及短切碳纤维混凝土短柱智能构件。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较简支梁桥及普通组合梁桥承载能力有很大提高。
  • 管理工程及其它
  • 刘洋
    . 2007, (11):  126-128. 
    摘要 ( )    PDF ( )     
    针对具体的土地评价问题,构建结构清晰、具有可靠性的土地评价的超图数据聚类模型,应用改进的聚类算法,设计聚类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在城镇土地定级中聚类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罗荣桂
    . 2007, (11):  129-132. 
    摘要 ( )    PDF ( )     
    介绍了关键链技术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确定关键链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关键链调度方法解决柔性资源受限的项目调度问题。结果表明,关键链的确定和缓冲区的加入可以防止项目延误并有效地缩短了项目总工期。
  • 李仁安
    . 2007, (11):  133-136. 
    摘要 ( )    PDF ( )     
    基于资源外包这一模式的广泛应用,研究分析了汽车企业资源外包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确定了汽车企业将非核心业务进行资源外包的指导思想。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了资源外包对企业核心业务能力贡献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文中从4个层面给出的具体的测评指标,为汽车企业核心业务的识别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 张宸
    . 2007, (11):  137-139. 
    摘要 ( )    PDF ( )     
    阐述了我国航空物流系统的信息结构重组问题的由来;利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重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和问题;最后,从航空物流系统整体的视角,重点提出了适用于我国航空物流系统的信息结构重组模型。
  • 刘华
    . 2007, (11):  140-143. 
    摘要 ( )    PDF ( )     
    股权集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很大程度在其大股东的控制之下,公司的逃税决策由大股东做出。一方面,控股股东可以利用其对公司经营的监督行为,向小股东收取一定的租金,并利用其控制权作出是否要进行逃税的决策;另一方面,在操纵公司进行逃税时,控股股东也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进一步侵占原本属于小股东的逃税收益,这些都将影响控股股东的逃税决策。该文将建立股权集中型企业的所得税逃税模型,并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对逃税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
  • 郑春美
    . 2007, (11):  144-147. 
    摘要 ( )    PDF ( )     
    选择我国第一批全面股改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业绩评价理论对其2006年的会计报告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财务指标视角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考察股权分置改革计划能否真正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的效果。
  • 刘燕武
    . 2007, (11):  148-151. 
    摘要 ( )    PDF ( )     
    充分考虑了在实际资产组合选择中对保证金购买和卖空交易的种种限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够较好反映现实交易要求且具有一般意义的多空资产组合选择模型。将包含3n个决策变量的一般模型等价转化成包含2n个决策变量的模型,研究了运用旋转算法求解一般多空资产组合选择模型的步骤,并用一个具体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张昌勇
    . 2007, (11):  152-155. 
    摘要 ( )    PDF ( )     
    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湖北省工业总产值偏离份额情况、湖北省工业各行业产业竞争力,并结合湖北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问题,提出未来湖北产业发展的重点。
  • 杨文银
    . 2007, (11):  156-158. 
    摘要 ( )    PDF ( )     
    基于中国西部干线公路与高速公路建设融资模式的差异性分析,构建西部干线公路公路建设融资资本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约束变尺度法优化工具软件(CVM01),该优化数学模型能够用于判定西部干线公路建设内部融资、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的配比关系,提供一种西部干线公路公路建设的融资准则。
  • 管理工程与其它
  • 郭俊才
    . 2007, (11):  159-164. 
    摘要 ( )    PDF ( )     
    运用近2年的《中国期刊引证报告》的引证数据及作者调研的期刊相关统计数据,把武汉理工大学学术期刊放在湖北省乃至全国高校的学术期刊整体中做定量的比较分析,以期了解其学术期刊当前在中国高校期刊界的大致地位及影响度,从而为高校期刊的今后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