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1-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A
  • 贾铁昆
    . 2006, (1):  1-3. 
    摘要 ( )    PDF ( )     
    采用原位反应真空无压烧结h-BN-Al体系合成AlN-BN复合材料,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反应原料的配比对反应产物的影响,采用DTA、XRD分析温度对反应生成物相结构影响规律;采用SEM研究烧结试样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烧结产物的晶粒不断长大,当n(Al)∶n(BN)=1∶1时,温度为1 000℃、保温时间1.5 h为原位反应法制备AlN-BN复合材料合成最佳工艺条件。
  • 林达愿
    . 2006, (1):  4-6. 
    摘要 ( )    PDF ( )     
    通过片状玻璃模拟光纤拉丝情况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研究了掺稀土磷酸盐玻璃光纤纤芯与包层界面在不同光学加工质量下的微观缺陷。研究表明良好的预制棒加工质量可有效改善光纤纤芯与包层的界面状态,并且相对于纤芯玻璃来说,粘度较高的包层玻璃其加工质量对界面缺陷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获得良好界面状态的光学加工条件。
  • 李相国
    . 2006, (1):  4-36. 
    摘要 ( )    PDF ( )     
    采用Fluent软件对喷腾型分解炉、喷旋分解炉和旋流-双喷腾分解炉的冷态流场进行了模拟,并分析比较了分解炉结构特性对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喷腾分解炉内的流场基本为喷射流,且流场基本对称。对于带旋流的喷旋分解炉和旋流-双喷腾分解炉来说,由于带旋流的三次风和喷腾的窑尾烟气的共同作用,分解炉内的流场为旋流带回流。模拟结果将为新型干法水泥确定分解炉类型和原有系统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 周学东
    . 2006, (1):  7-9. 
    摘要 ( )    PDF ( )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玻璃基片上沉积具有紫外吸收CeO2-TiO2混和薄膜。通过制备一系列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比的n(CeO2)∶n(TiO2)靶材(1.0∶0,0.90∶0.10,0.80∶0.20,0.70∶0.30,0.60∶0.40,0.50∶0.50,0.40∶0.60,0.30∶0.70,0.20∶0.80,0.10∶0.90,0∶1.0),研究其紫外吸收性能最佳的物质的量浓度比。TiO2加入CeO2后,改变CeO2的结晶状态并提高UV吸收。采用Raman和XPS表征薄膜的特性,物质的量浓度比值在n(CeO2)∶n(TiO2)=0.5∶0.5,0.6∶0.4时,薄膜为非晶态,并具有高的紫外吸收(98%)和可见光透过率(70%~80%);XPS分析表明薄膜存在Ce4+,Ce3+和Ti4+。
  • 刘桂珍
    . 2006, (1):  10-12. 
    摘要 ( )    PDF ( )     
    以微米氧化锌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法直接加热,制备出2种不同形貌的氧化锌晶须。SEM照片显示一种是多针状晶须,另一种为柱状晶须。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掺入了碳氢化合物的反应产物的晶须属六方纤锌矿结构。结果表明碳氢化合物粉末和纳米氧化锌粉末2种掺入物对晶须形貌的影响很大。
  • 胡志军
    . 2006, (1):  13-14. 
    摘要 ( )    PDF ( )     
    主要研究了氧化锆陶瓷的凝胶浇注成型工艺,以及坯体的微观结构和烧成后陶瓷的力学性能,并讨论获得高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原材料,采用适当的成型工艺条件,可制备出加工性能优良的坯体。SEM照片显示其结构分布均匀,气孔率低。烧结后的氧化锆陶瓷密度高达6.08 g/cm3,强度达到1 020 MPa。
  • 邓育文
    . 2006, (1):  15-17. 
    摘要 ( )    PDF ( )     
    利用多孔介质横向渗透率测量装置测量了多种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LCM)工艺常用增强材料的横向渗透率。结果表明:注射压力对横向渗透率影响不大,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横向渗透率明显降低,同时,增强材料的织物结构不同,横向的渗透率亦明显不同,2种不同结构增强材料叠合在一起的铺层结构的横向渗透率主要取决于渗透率较小增强材料的横向渗透率。将方格布按15°和30°角剪切后,横向渗透率随剪切角增加而降低。
  • 陶文亮
    . 2006, (1):  18-21. 
    摘要 ( )    PDF ( )     
    采用CSR法对蠕变内应力的测试进行了研究,并在材料试验机上实现了CSR法的蠕变内应力测试。提出了将蠕变内应力应用于工程实际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用CSR法测定高温构件的蠕变内应力是可行的,将蠕变内应力用于高温构件的剩余寿命预测是有效的,并可克服一般外推方法的不足。
  • 铁丽云
    . 2006, (1):  22-25. 
    摘要 ( )    PDF ( )     
    对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累托石在不同条件下吸附含铬(Ⅵ)废水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Cr6+的初始浓度、有机改性累托石的用量、吸附反应时间等对烷基铵改性累托石的吸附作用有一定影响。吸附反应60min即可达到平衡。而且Cr6+在改性累托石表面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即:Г=2.068C0j.44。酸性环境有利于有机累托石对Cr6+的吸附,当pH值为4~5时,有机累托石用量为5 g/L,用有机累托石可将含铬(Ⅵ)为10 mg/L的废水处理到含铬(Ⅵ)浓度仅为0.463 mg/L,达到国家规定的≤0.5 mg/L的标准。
  • 宋发辉
    . 2006, (1):  26-29. 
    摘要 ( )    PDF ( )     
    合成了O-乙基硫代磷酰二肼的双水杨醛席夫碱(H2L)及以它为配体分别与Ni(Ⅱ)、Cu(Ⅱ)、Zn(Ⅱ)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所合成的席夫碱配体及配合物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UVI、R等手段对所有的新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席夫碱配体还进行了MS和1H NMR等结构表征。测定了化合物对水稻幼苗细胞相对存活率及其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对水稻幼苗细胞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 戴红莲
    . 2006, (1):  30-33. 
    摘要 ( )    PDF ( )     
    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可降解性、易操作性及可塑性等优点,临床上可用于非负重部位骨缺损的修复、药物或生物因子载体、牙根管的充填、松质骨螺钉的加固以及骨折的固定等方面,在植入学、骨创伤学及放射介入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已经成为骨水泥研究中的主要课题,就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 夏福明
    . 2006, (1):  34-36. 
    摘要 ( )    PDF ( )     
    主要针对水泥分解炉内的燃烧工况对不同煤质的煤的着火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无烟煤、贫煤、烟煤,其反应速率越来越大,着火活化能越来越低。干燥无灰基固定碳含量增加,其着火活化能逐渐升高,反应速率逐渐降低。
  • 马保国
    . 2006, (1):  37-39. 
    摘要 ( )    PDF ( )     
    对新型干法窑生产中容易发生的结皮堵塞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预警专家系统解决此问题的思路。对构成专家系统的主要部分知识库和推理机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在知识表示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不同特点的领域知识。在对结皮进行判断时,重点对温度及3种有害组分的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完成了预警专家系统的设计。
  • 蓝俊康
    . 2006, (1):  40-43. 
    摘要 ( )    PDF ( )     
    实验发现采用无石膏复合水泥固化处理溶解态Pb(Ⅱ)、Cr(Ⅵ)的效果很理想,虽然搅拌水中Pb(Ⅱ)或Cr(Ⅵ)的浓度高达4 000 mg/L,但其28 d龄期固化体粉碎样浸提液中的Pb(Ⅱ)或Cr(Ⅵ)的浓度均能降低至0.2 mg/L,达到了废水的排放标准。此外,在掺加Na2CrO4后复合水泥的水化反应加快,凝结时间缩短,各龄期固化体的抗压强度也明显提高。与此相反,掺Pb2+后复合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明显延长,胶砂的流动度明显增大,早期强度也明显降低,分析认为这主要是水化过程中形成了含Pb沉淀物,它们包裹着水泥颗粒,形成致密的不透水层而使水泥水化受阻所致。
  • 王春阳
    . 2006, (1):  44-46. 
    摘要 ( )    PDF ( )     
    利用电阻测试方法对碳纤维水泥基材料在循环共荷载下的内部损伤进行了监测研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电阻峰值的变化,探知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内部的损伤和破坏,实现了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自预警。
  • 刘孟军
    . 2006, (1):  47-50. 
    摘要 ( )    PDF ( )     
    基于热网的空间特性,采用广度优先遍历搜索的方法研究了热网在故障时的关阀方案及其算法,阐述了其在MAPGIS中的实现方法并编制了程序;最后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关阀方案在供热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热网的故障分析与GIS集成,可以有效地解决以往故障分析中工作量大、速度慢和准确性、科学性比较差的问题。
  • 许成祥
    . 2006, (1):  51-54. 
    摘要 ( )    PDF ( )     
    柱端塑性铰是框架结构梁铰破坏机制的一个重要特征。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极限破坏是由柱端塑性铰导致的。基于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模型试验,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脚延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低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柱脚处钢管的环向应变屈服是框架柱塑性铰形成的判别标准;柱脚延性系数要大于整体框架的延性系数。
  • 刘晖
    . 2006, (1):  55-57. 
    摘要 ( )    PDF ( )     
    应用POD法识别作用在结构表面的脉动风荷载的时频域特性。考虑到结构的表面比较复杂时,测点往往为不均匀布置,应用加权的本征模态分解法来识别作用在结构表面的风荷载。从而可利用识别的风荷载的时频域特性对结构进行时频域的动力分析。最后,通过对某结构的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来说明用加权POD法建立不均匀测点的降阶的脉动风荷载功率谱的可行性。
  • 胡兴福
    . 2006, (1):  58-61. 
    摘要 ( )    PDF ( )     
    在高层商住楼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为了解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构抗震概念,结合实际工程,采用SATWE软件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落地剪力墙厚度及转换层设置高度对大底盘双塔楼结构自振特性、侧移、楼层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落地剪力墙厚度对结构刚度贡献有限;转换层位置越高,结构抗震性能越差。
  • 朱锦章
    . 2006, (1):  73-75. 
    摘要 ( )    PDF ( )     
    对采用不同梁端锚固方式的碳纤维布加固框架梁进行静载试验研究,在承载力、挠度及裂缝开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采用角钢锚固的效果要比采用碳纤维布锚固好,梁根部的锚固也非常重要,可以避免类似碳纤维布被拉鼓现象的发生。
  • 李晔
    . 2006, (1):  76-78+9.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多孔改性沸石球形颗粒的高温烧成制备方法,主要考察质量配比、烧制温度、烧制时间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并测定产品物理性能,使之同时具有较高的吸附交换能力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w(改性沸石)∶w(优质煤粉)∶w(可溶性淀粉)=100∶6∶2,550℃下烧制2 h得到的多孔改性沸石球对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并且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满足一般水质处理的应用要求。
  • 李如忠
    . 2006, (1):  79-82. 
    摘要 ( )    PDF ( )     
    基于河流水环境系统信息的未确知性,在将水质模型参数定义为未确知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污染源排污浓度与下游控制断面水质浓度关系的未确知数学模型。通过将污染源超标排污行为定义为未确知事件,建立了表征超标排污可能性大小的未确知模式。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对评价河流污染源超标排污风险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 周明
    . 2006, (1):  83-86. 
    摘要 ( )    PDF ( )     
    通过分子设计构建一段来自人红细胞膜上的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 A,GPA)中的跨膜片段基因,并连接到藻红蓝蛋白基因片段(pecA)的N端,将融合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0a进行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通过优化条件使其溶解,并与藻蓝胆素PCB在裂合异构酶PecE/PecF催化下进行体外重组,通过可逆光致变色活性大小确定包涵体溶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超声后的细胞加入终浓度8 mol/L尿素,0.2%Triton X-100和一定量的PecE和PecF,透析时采用含0.2%Triton X-100的尿素梯度透析可使重组活性最高。研究为可逆光致变色生物材料在生物光电材料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 鲁铌
    . 2006, (1):  87-90. 
    摘要 ( )    PDF ( )     
    选取粗砂、粉煤灰、细煤渣、活性炭和空心砖粉块作为介质,再按适当的比例配成填料处理柱,进行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研究。经过两阶段的试验研究表明:粉煤灰和细煤渣配合使用去除COD的效果最好,达到了70%。粉煤灰和空心砖粉块配合使用去除NH3-N和TP的综合效果最好,分别达到了89%和81%。同时,发现活性炭在处理效果上无明显优势,并不经济实用。
  • 袁志宇
    . 2006, (1):  91-94. 
    摘要 ( )    PDF ( )     
    按照UASB内部功能结构分区以及UASB内循环工艺及其特点,建造了2组试验模型,以常规的UASB处理工艺为对比组模型,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增加内循环为试验组模型。通过对2组模型的对比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探讨UASB内循环工艺对处理效率的提高程度。
  • 宁平
    . 2006, (1):  95-98. 
    摘要 ( )    PDF ( )     
    以椰壳炭为原料,水为活化剂,利用同步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对椰壳炭活化的机理、反应热效应以及微波辐照对微波椰壳活性炭制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40℃/min升温条件下,不同的椰壳炭都有一个吸热脱水失重阶段。浸渍后失重速率、活化点以及相应放热温度区间也随着增加。椰壳炭浸渍时间为48 h,在390~998℃失重达到32.048%,放热温度区间为153.62~855℃,放热效应有利于水蒸气与炭在800~900℃高温下的吸热活化反应,同时微波辐照能使水-椰壳炭迅速达到活化反应温度。当活化时间为3~5 min,水蒸气流量为3.5~5.5 mL/min时,微波椰壳活性炭的碘吸附值达到1 031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10mL.0.1/g。研究结果为微波椰壳活性炭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卓球
    . 2006, (1):  99-101. 
    摘要 ( )    PDF ( )     
    由于图像直观的特点,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在混凝土结构的无损检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超声波CT彩色图像的分割方法。以超声CT检测图像和起导师信号作用的二值图像为训练样本,采用BP算法进行训练,对实测图像分割后得到了目标边缘清晰的较好分割效果。此方法主要优点是设计简单,易于实现;欠缺是BP网络学习时间过长。
  • 吕锋
    . 2006, (1):  102-104+. 
    摘要 ( )    PDF ( )     
    空间关联规则是空间数据挖掘的重要知识内容,利用模糊遗传算法能很好地解决随机和非线性等问题的特征,解决空间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问题。将离散化交叉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的模糊遗传算法应用到空间数据库空间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中,讨论模糊遗传算法的编码方法和适应度函数的构造,并给出了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用模糊遗传算法挖掘空间关联规则的方法是可行的,并具有更高的挖掘效率。
  • 张建军
    . 2006, (1):  105-107+. 
    摘要 ( )    PDF ( )     
    在现代战争中,各种体制的雷达在复杂的电子环境中必然受到来自敌方的各种干扰。欺骗式的距离拖引干扰是一种常用的危害性较大的有源干扰方式。为了能对干扰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必须对它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检测。在分析距离拖引干扰的基本原理和利用小波分析进行检测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雷达的测距模型,提出了用小波分析进行距离拖引干扰检测的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种检测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判断干扰是否存在而且可以对其进行精确定位。
  • 王琳
    . 2006, (1):  108-110. 
    摘要 ( )    PDF ( )     
    通过Z变换技术联合Lorentz-Drude模型发展了三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计算了在金膜上开十字叉结构的红外带通滤波器的频谱响应,为了生成不同的结构,使用Matalab环境的图形用户界面,用Fortran语言编写并运行了生成结构的模拟编码,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十字叉的中心展宽,透过率将提高,在1.2μm时透过率接近80%。
  • 吕品
    . 2006, (1):  111-113. 
    摘要 ( )    PDF ( )     
    针对移动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簇划分的多播树生成算法。通过对移动网络按分层管理进行簇划分,形成由簇头节点、网关节点和普通节点构成的分簇网络结构,并且在由簇头节点和网关节点形成的虚拟骨干网基础上,通过回路检测和冗余剪枝算法处理,最终得到一个能满足多播要求的多播树。
  • 郭志强
    . 2006, (1):  114-117. 
    摘要 ( )    PDF ( )     
    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以获得更好的分类效果,采用Matlab这一平台来构造自组织神经网络,解决了网络运算量大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表明,自组织神经网络对遥感图像的分类是有效的。
  • 杜娟
    . 2006, (1):  118-120+. 
    摘要 ( )    PDF ( )     
    根据金字塔连接算法的特性,提出一种彩色图像自动分割算法。根据HSV颜色空间颜色和亮度无关,将彩色图像从RGB空间变换到HSV空间,然后用基于金字塔的图像分割算法对色调、饱和度和亮度3个分量进行分割,通过合并得到最终分割结果。试验表明,这是一种计算高效的自动分割算法。
  • 余国保
    . 2006, (1):  121-124. 
    摘要 ( )    PDF ( )     
    利用恒温压力搜索法在277.15~295.49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3组含R-134a混合气体生成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R-134a显著降低甲烷和氢气形成水合物的压力;对其中一组数据采用Parrish-Praus-nitz模型进行了相平衡预测计算,并修正了该条件下的Langmuir经验常数,修正前后模型计算的最大压力误差分别为25.6%和4.11%,表明经验参数的修正改进了预测结果。
  • 沐来龙
    . 2006, (1):  125-128. 
    摘要 ( )    PDF ( )     
    定义了原子的电负性点价iδ(iδ=iχ/r2i)和价电子平均能量点价δi′(δi′=E0i.5/r2i),并在连接矩阵的基础上,由电负性点价iδ和价电子能量点价δi′构建的分子电负性拓扑指数mD和价电子平均能量拓扑指数mE。用其1阶指数1D1、E与13种无机氢化物的pKa1值关联,得到二元相关模型:pKa1=-17.654-3.9931D+3.4001E(R=0.998 8,s=1.05),相关性优于目前文献的研究结果,为优级模型。该模型经交叉验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D1、E能精确地预测无机氢化物的酸性。
  • 林晓东
    . 2006, (1):  129-132+.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不同铋含量的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的析气性、耐蚀性等电化学性能。动电位扫描结果显示铋的加入提高析氢过电位,降低了析氢的可能性,同时有利于加速氧的析出,但铋的加入对加速氧气析出作用不明显。循环伏安测试说明铋的加入有利于提高腐蚀膜的导电性,且铋摩尔含量在0.086%时最难生成导电性差的铅氧化物。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少量的铋未能提高铅钙合金的耐蚀性,却易发生电偶腐蚀,但铋摩尔含量在0.129%时腐蚀膜致密性较好,耐蚀性增强。
  • 李仁安
    . 2006, (1):  133-135. 
    摘要 ( )    PDF ( )     
    指出了当前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信息的不对称,从经济意义和数理分析2方面界定了授信额度的概念,通过介绍2种不同信息环境下的授信额度确定模型,分析了信息共享对银企授信行为的潜在影响以及对武汉市银企信贷的启示。
  • 夏谦谦
    . 2006, (1):  134-137. 
    摘要 ( )    PDF ( )     
    在我国,行政管理部门的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平衡记分卡作为优秀的绩效评估方法一直为企业服务。通过调整平衡记分卡的子系统和框架体系,引入平衡记分卡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绩效评估方法,发挥其优势,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绩效水平。
  • 王秀峰
    . 2006, (1):  136-139. 
    摘要 ( )    PDF ( )     
    鉴于农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及非线性的特征,分别采用综合指数法、TOPSIS法、因子分析法对2002年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农业经济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模糊组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以该模型的综合得分大小作为地区农业经济综合实力的度量,并对部分地区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益的建议。
  • 夏玉森
    . 2006, (1):  140-144. 
    摘要 ( )    PDF ( )     
    物流中心选址是建立物流系统的关键环节。首先建立成本、效益模型,运用遗传算法来计算建立物流中心的成本,用过滤启发式算法求得所建物流中心的效益,并计算出效益成本比,确定出定量所得最佳物流中心点。然后建立物流中心的指标评价体系,对定性因素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备选点的模糊排序,选出定性结果。最后2组方案相互淘汰得出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