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1-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黄诗琪,卿光焱,常柏松,孙涛垒
    . 2016, (1):  1-6. 
    摘要 ( )   
    用硅烷偶联剂与多孔二氧化硅小球反应制备了6种不同化学基团修饰的多孔硅球,研究该界面材料的亲疏水性对蛋白质聚集和结晶行为的影响。通过动态光散射(DL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溶菌酶溶液中聚集体粒径的表征发现:材料的多孔结构能够促进无序多聚体的解聚,防止其阻碍晶体生长;此外,若多孔硅球的界面疏水,则能加快这一过程,使溶液迅速达到只有寡聚体的单分散状态,从而提高结晶速率,亲水界面则相反。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界面的晶体形貌进一步表明:具有疏水界面的多孔硅球能更快、更多地诱导蛋白质成核,并通过调控溶液中蛋白质聚集行为来加速晶体生长。
  • 刘志国,刘成振,阮健,韩建军,赵修建
    . 2016, (1):  7-12. 
    摘要 ( )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自激活荧光粉Ca2NaMg2-xZnx(VO4)3(0≤x≤1.2),并研究Zn原子对Mg原子部分替代对其相组成与发光性质的影响。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了样品的相组成,未观察到杂质相。在35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所有的样品中均能观察到来自\[VO4\]3-基团的青色发光,其最强发射峰位于485 nm附近。此外,采用Raman光谱表征了样品的结构特征,发现V—O键的平均键长随着x值的增加而逐渐缩短。结果表明,随着x值的增加,样品的发射强度呈先增强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样品的最强激发峰位置逐渐地由347 nm移动至355 nm,其Stokes位移逐渐减小;但其热淬灭呈先加剧后减轻的变化趋势。上述发光性质的变化,应主要归因为Zn3d轨道和O2p轨道间很强的轨道杂化效应;这种效应随着x值的增加逐渐增强。
  • 袁颂东,陈仕强,朱星,熊鹏,杨艳飞,胡志海,熊剑,江国栋
    . 2016, (1):  13-16. 
    摘要 ( )   
    研究了二次水热反应条件对钛酸钠转变为二氧化钛纳米针的晶型以及形貌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条件下降解甲基橙的性能。采用TEM, XRD等分析手段,对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产物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具体探讨了二次水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体系(加入不同种无机酸),pH值以及搅拌速度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24 h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晶度,在硝酸体系中,pH=0.5, 搅拌转速900 r/min时得到的纳米针降解甲基橙的效果较好。
  • 王子轩,顾少轩
    . 2016, (1):  17-23. 
    摘要 ( )   
    采用熔融淬冷法制备了Dy3+离子掺杂64GeS2·16Ga2S3·20CdI2硫卤玻璃,研究了Dy3+离子掺杂浓度对玻璃的中红外光学性能影响。通过红外吸收/透过光谱、中红外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测试对Dy3+离子的发光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组分玻璃具有良好的稀土离子溶解能力,较大的强度参数Ω2和较长的理论辐射寿命τrad说明其良好的中红外光学潜力,荧光寿命测试结果说明掺杂浓度为4 000 ppm左右为该组分玻璃的理论最佳浓度。
  • 吴建锋,周炀,刘溢,何德芝,陈霞,任潇
    . 2016, (1):  24-29. 
    摘要 ( )   
    为提高SiC基陶瓷材料的抗氧化能力,以山西煤系高岭土、工业氧化铝及硫酸钠为原料,采用熔盐法制备了用于SiC基陶瓷的结合相莫来石样品。采用现代测试技术测试了样品的显微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经1 500 ℃烧成的A3配方样品(硫酸钠添加量为8%)性能最佳,其吸水率为0.06%、气孔率为0.17%、体积密度为2.82 g/cm3、抗折强度为97.4 MPa。添加硫酸钠可显著降低样品的烧成温度,当硫酸钠添加量小于10%时,会促进莫来石的分解,并促进刚玉的生成;在硫酸钠添加量等于10%时,莫来石相消失,样品相组成为刚玉和少量石英;在硫酸钠添加量大于20%时,硫酸钠会和刚玉反应生成霞石,样品的物理性能急剧降低。A3配方可望用于与SiC复合,制备抗氧化性能优良的SiC刚玉莫来石复相太阳能吸热材料。
  • 郭丽萍,郑晓绮,杜小弟,陈常亮,雷家珩
    . 2016, (1):  30-33. 
    摘要 ( )   
    以惰性矿物蒙脱土为吸附对象,研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聚羧酸减水剂PCE吸附量的误差问题。结果表明,在210 nm波长,UV法在0.50~4.00 g/L范围其吸光度与PCE浓度呈线性关系。体系中的Ca2+离子会明显减小PCE的吸光度,从而导致计算出的吸附量偏大。在Ca2+离子浓度<40 mg/L时,UV法测定PCE吸附量的偏差与Ca2+离子浓度成正比,最大测定偏差高达5%,由此计算出蒙脱土对PCE的吸附量偏差最大可达17.9%;Ca2+离子浓度>40 mg/L后,体系偏差维持在5%基本不变。通过测定体系中的Ca2+离子浓度,可以对PCE吸附量测定偏差进行校正。
  • 交通科学与工程
  • 曾梦澜,田振,肖杰,吴超凡
    . 2016, (1):  34-38. 
    摘要 ( )   
    在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试验,探讨了含不同掺量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混合料的强度、刚度、抗冲刷、抗冻、收缩等使用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显示:与天然集料相比,再生集料密度小、吸水率大、压碎值偏大,但基本满足规范要求;混合料的强度随再生集料掺量增加存在峰值,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90 d劈裂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混合料刚度随再生集料的掺量增加也存在峰值,再生集料的掺加可以提高材料的回弹模量;再生集料削弱材料的抗冲刷能力,但对抗冻性能影响不大;再生集料减小材料干缩系数,但增大温缩系数,必要时应控制其掺量。
  • 李涛涛,周昊,林锐,方雄兵,卢永进
    . 2016, (1):  39-43. 
    摘要 ( )   

    提出了一种可分离式的新概念深潜器设计思路,通过自适应调平双层球壳机构、爪式分离机构的设计与巧妙应用,解决了目前国内外深潜器普遍存在的下潜速度慢、舒适性差与应急逃生方式不完善的问题。在进行物理样机制造前,以计算机为仿真平台,实现新型可分离式深潜器虚拟样机及其不可达作业环境的虚拟构建,并以此为基础对整机作业流程及应急逃生过程进行验证性仿真。由仿真结果可知,新型可分离式深潜器的设计方案具备良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设计风险。

  • 土木工程
  • 倪铁权,袁文祺,许成祥
    . 2016, (1):  44-48. 
    摘要 ( )   
    为了对比外加强环式与内隔板式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1榀3层2跨外加强环式连接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与内隔板式连接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抗震试验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节点连接方式下试件的滞洄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和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和刚度退化。结果表明:两种节点连接方式下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延性系数均大于4,满足抗震要求;外加强环式连接的试件极限承载力要明显高于内隔板式连接试件;外加强环式连接的试件具有更好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抗震性能整体优于内隔板式连接试件。
  • 王晓泉,胡晶晶
    . 2016, (1):  49-53. 
    摘要 ( )   
    根据大量现有基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中的锚桩法试验,针对所需的传力抗拉钢筋焊接时遇到的不垂直、钢筋受力不均匀以及焊接效率低等问题,研制并试制出一种基桩抗拔试验用的由轮辐式、连接体传力马鞍及可调节高度螺杆所组成的组合传力装置,通过工程的试用,该装置设计合理,现场安装方便,能有效解决锚桩受拉钢筋的垂直受力问题,通过螺杆和马鞍的连接可快速进行轮辐式连接体与反力梁的高度调节,连接装置可重复利用,锚桩钢筋与轮辐式连接体的连接采用嵌入轮辐式导槽绑搭接焊的墩头来传递抗拉力,能够做到抗拉钢筋均匀受力,装置可用于单桩抗拔以及锚桩法等多种抗拔试验需求的场合。
  • 杨涛,林广泰,彭修宁
    . 2016, (1):  54-58. 
    摘要 ( )   


    为了研究部分抗剪连接钢预制混凝土板组合梁的疲劳性能,对两根组合梁试件分别开展了静力和疲劳加载试验。在疲劳试验中,跨中钢梁母材在200 MPa应力幅作用下经历了95.5万次等幅疲劳加载后最终发生了疲劳断裂;组合梁试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下产生了明显的刚度退化,在经历50万次的疲劳加载后,由疲劳损伤引起的组合梁跨中附加挠度约为初始挠度的45.1%。结果表明:焊缝缺陷是焊接钢梁发生疲劳破坏的重要诱因;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变形计算应予以重视;通过合理设计,部分抗剪连接钢预制混凝土板组合梁具有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可行性。

  • 王磊,王永贵,梁枢果,彭晓辉
    . 2016, (1):  59-64. 
    摘要 ( )   
    为了考察内陆良态风和沿海台风风速特性的不同,分别对武汉国际证劵大厦(总高331 m)和广州利通广场大厦(总高303 m)进行了建筑顶部风速现场实测。通过对典型风速的风速时程、湍流强度、阵风因子、风速功率谱、概率密度分布特性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内陆良态风风速波动情况表现为长周期小幅脉动,而沿海台风为短周期大幅脉动;内陆风湍流度和阵风因子与沿海台风基本一致;内陆风功率谱高频段能量相对偏低;沿海台风概率密度曲线与正态分布形状比较类似,但在均值附近密度曲线高而尖,峰度系数大于正态分布,而内陆风均值附近密度曲线则宽而低,峰度系数也大于正态分布。台风本身与良态风的风特性差别的原因与宏观地貌有很大关系。
  • 资源与环境工程
  • 项文琪,李孟,杨江涛,盛超
    . 2016, (1):  65-69. 
    摘要 ( )   
    从华强化工水处理系统A/O工艺的好氧池中选取污泥,经接种、分离纯化、筛选出了1株在好氧条件下具有良好反硝化效果的菌株B3。按照控制变量法,采取摇瓶实验研究了C/N、DO和pH对好氧反硝化菌株的影响,发现B3菌进行好氧反硝化作用的最优C/N为15,DO为2.3 mg/L,pH值为7.0。在好氧条件下能有效去除溶液中NO-3-N,脱氮率可接近90%。在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性能测试实验中,经过48 h的培养,NH+4-N、TN、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6.9%、78.0%和70.5%,证明B3菌拥有良好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性能,在处理高氨氮废水和生活污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溶液中NH+4N浓度高达700 mg/L时,对B3菌脱氮能力的抑制作用明显。
  • 向芷澄,李晔,杨丹丹,成唯,曾维
    . 2016, (1):  70-75. 
    摘要 ( )   
    采用混凝破乳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对高浓度丙烯酸乳液废水进行处理,探究了反应pH值和混凝剂用量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及pH值和芬顿试剂投加比例对氧化去除COD效果的影响。原丙烯酸废水COD 为5 470 mg/L,浊度为14 904.1 NTU。结果表明,混凝破乳的最优条件为pH=8,PAC用量为0.9 g/L,PAM用量为4 mg/L。Fenton氧化处理的最优条件为pH=3,H2O2/COD(质量浓度比)=2,Fe2+/COD(质量浓度比)=0.075。经混凝破乳Fenton氧化处理后COD去除率为96.5%,浊度去除率约为99.6%,出水COD下降为190.3 mg/L,浊度约为60 NTU,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改善。
  • 冉春秋,任小米,王冰,赵不凋
    . 2016, (1):  76-79. 
    摘要 ( )   
    以粒径为3~6 mm活性炭颗粒为填料的厌氧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葡萄糖为有机碳源,分别考察m(COD)/m(NO-3-N)为9.71,12.96和16.09时对厌氧同步消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m(COD)/m(NO-3-N)对COD和NO-3-N的去除有利,最大去除量分别为465.29 mg/L和30.88 mg/L,去除率分别为87.79%和95.20%;3种不同m(COD)/m(NO-3-N)对出水中NO-2-N浓度影响较小,NO-2-N没有明显积累,出水中NO-2N最高为0.55 mg/L,表明厌氧消化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 机电与信息工程
  • 张兴,王俊杰,彭伟华
    . 2016, (1):  80-83. 
    摘要 ( )   
    利用空芯光纤和普通单模光纤通过切割和熔接制作出一种内嵌式微腔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兼具传统本征型(IFPI)和非本征型(EFPI)法珀传感器的特点,温度交叉敏感性低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通过控制切割空芯光纤长度可制作出较短的腔长,从而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快速的动态频率响应,在测量瞬时大功率冲击波引起的材料应变场合中有较大应用潜力。
  • 蔡振华,李正,曾春年,张锋
    . 2016, (1):  84-87. 
    摘要 ( )   
    以喷涂机器人工具中心点(Tool Center Point,TCP)及等离子热源中心点的位置一致性为结合点,利用FLUENT中的UDF模块加载TCP实时位置和等离子体射流以及高温粒子热源数学公式,构建了机器人运动轨迹与等离子喷涂过程传热行为之间的耦合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特定机器人轨迹在基体表面形成的温度场分布情况。
  • 林伟,伍玲蒙,汤典艳,陈文,周静
    . 2016, (1):  88-95. 
    摘要 ( )   
    数据预处理是电子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后续模式识别处理的基础。外界噪声干扰、环境波动和传感器性能不稳定会降低电子鼻数据的可靠性和识别率。提出一种Kalman滤波和专家系统优化的t检验法相结合的电子鼻数据预处理算法,通过Kalman滤波去除噪声,专家系统优化的t检验法检验并替换异常数据。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电子鼻数据的可靠性和识别率,对电子鼻的应用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洪星,李广田,张笑,张朋,高苗
    . 2016, (1):  96-100. 
    摘要 ( )   
    借鉴OMG的模型驱动架构,研究模型驱动的用户界面开发方法,将用户界面开发分为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两个阶段,从而实施“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软件工程过程。重点研究用户界面概念建模,参考IFML规范,定义了一个用户界面概念元模型,并基于EMF和GMF建模框架,实现了一个符合该元模型的实用性用户界面概念建模工具。用户借助该工具可方便地设计用户界面概念模型,随后用户界面概念模型可自动转换为多种平台相关模型——最终的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概念模型可以重用,能提高用户界面的开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