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7年, 第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7-03-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论文
  • 郑泽岱
    . 1987, (1):  1-13. 
    摘要 ( )   
    本文从边界单元法的直接法出发,由联系直接法和间接法的推广的So-migliana公式,导出了位移不连续法求解正交异性弹性体平面问题的全部算法。通过与解析解的对照,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为建立各向异性体中的边界元计算模型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手段。
  • 张蓁
    . 1987, (1):  14-25. 
    摘要 ( )   
    本文建立了具有实心边带的双向预应力混凝土角支多孔板的计算模型,求解了板的位移和内力,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板的简化设计计算方法。两块板的试验结果表明,文中的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 林云飞
    . 1987, (1):  26-31. 
    摘要 ( )   
    在室温下,在实验室EXAFS谱仪上,测定了一系列镓磷酸盐玻璃的EXAFS谱。采用博里叶交换对EXAFS数据进行处理,用低温方石英型GaPO_4晶体作标样,得出Ga_2O_3-P_2O_5二元系统玻璃中Ga原子的近邻结构参数。Ga-O平均键长为1.75~1.86A,Ga能形成[CaO_4]四面体和[GaO_6]八面体。随着Ga_2O_3含量增加,Ca的配位发生从[GaO_6]—→[GaO_4]的变化,在Ga_2O_3含量小于30mol%时,这一变化较慢,而在Ga_2O_3含量大于30mol%以后,则变化迅速加快。Ga_2O_3-P_2O_5二元系统玻璃的折射率,在含30mol%Ga_2O_3处的反常变化是由于Ga的配住状态由[GaO_6]八面体转变成[GaO_4]四面体所引起的。本文导出了从EXAFS测得的平均键长计算玻璃中[GaO_6]八面体含量N_6的简易公式。
  • 童大懋
    . 1987, (1):  32-43. 
    摘要 ( )   
    本文运用正交试验法,从水泥物理力学性能出发,对比了硫铁矿——萤石以及石膏——萤石两种复合矿化剂的矿化效果,得出了各参数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及最佳煅烧参数值。用硫铁矿、萤石复合矿化剂在1300±50℃内,可使熟料的f-CaO含量控制在3%以下,熟料强度比用石膏、萤石复合矿化剂的熟料平均高1个标号。影响熟料f-CaO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KH。熟料中硫的含量对熟料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用硫铁矿、萤石复合矿化剂,生料可不加或少加粘土与铁粉。
  • 崔万秋
    . 1987, (1):  44-55. 
    摘要 ( )   
    本文研究了Li_2O-P_2O_5-V_2O_5系统非晶态的生成,给出了本实验条件下该非晶态的形成范围。测量了试样的密度及转变温度,并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该系统非晶态进行了结构分析。着重研究了Li_2O的引入对非晶材料结构的影响规律。当Li_2O<10mol%时主要起“积聚”网络作用,而Li_2O>10mol%时主要起松散网络作用。结构研究表明[PO_4]四面体及[VO_5]三角双锥体共同构成非晶态的网络骨架。而[VO_5]基因的特征振动ν_v=0的振动峰出现在1020~940cm~(-1)范围,随Li_2O的加入向低波数方向移动。文中还给出了该三元系统非晶态的结构模型示意图。
  • 孙文华
    . 1987, (1):  56-63. 
    摘要 ( )   
    本文叙述X射线复相定量分析的重叠峰—自清洗法,讨论了方程组解的稳定性,得出正确选择衍射峰原则。用此方法对水泥熟料矿物作定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 郭凤岐
    . 1987, (1):  64-71. 
    摘要 ( )   
    本文用群论方法分析了xLa_2O_3 20Li_2O·(80-x)B_2O_3三元系统玻璃,进行了拉曼与红外光谱测试,着重研究了La_2O_3对本系统结构的影响,发现了La_2O_3的作用与Li_2O相似,随着x增加,玻璃结构的演变过程为: 四硼酸盐基团—→二硼酸盐基团—→偏硼酸盐基团。 在高La_2O_3情况下还产生焦硼酸盐和正硼酸盐基团,为探索锂快离子导体玻璃态新材料提供一定的基本认识。
  • 谭大璐
    . 1987, (1):  72-79. 
    摘要 ( )   
    本文运用显微电泳法测定了三种不同结晶度的水化硅酸钙表面的Zeta-电位,并探讨了影响其Zeta-电位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水化硅酸钙的Zeta-电位的符号与大小主要取决于矿物的表面结构,同时也取决于介质中离子的浓度与类型。此外,操作条件对水化硅酸钙双电层形成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本文还给出了不同类型的水化硅酸钙在不同介质中的双电层的设想模型。
  • 陈学构
    . 1987, (1):  80-89. 
    摘要 ( )   
    本文在电力破碎砂岩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它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温度场的数学物理模型,阐述了湿法电力破碎砂岩的新技术。较详细地探讨了湿法电破砂岩的机理。并通过在华新水泥厂砂岩矿山三个多月的中间性试验,证明该法对SiO_2含量在98%以上的砂岩也是行之有效的。
  • 郑锡钦
    . 1987, (1):  90-95+1. 
    摘要 ( )   
    石材抛光机理目前尚处在假说阶段。本文对酚醛树酯磨块抛光大理石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认为:在抛光过程的第一阶段研磨为主要作用,在第二阶段温度为主要因素,以及粘附作用在高温下不容忽视。通过对大理石和磨块在抛光过程中的观察表明了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 王劲先
    . 1987, (1):  96-103+. 
    摘要 ( )   
    本文对电炉熔炼的GCr15钢和真空脱气GCr15钢的断裂韧性K_(IC)和裂纹扩展速率da/dN进行了测试研究,建立相应的Paris公式,寻求K_(IC)及da/dN与接触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并在扫描电镜观察的基础上,探讨了此类材料疲劳裂纹扩展及疲劳断裂的机制,
  • 沈华
    . 1987, (1):  104-113. 
    摘要 ( )   
    本文将地震强度用地震烈度和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描述,对湖北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建议烈度分布采用极值Ⅰ型变换尺度分布。提出一种确定非线性滞回恢复力模型参数的方法,并拟合框架—砖填充墙结构的非线性特征,得到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统计量,首次提出了综合抗震安全度评定方法。
  • 欧阳自
    . 1987, (1):  114-121. 
    摘要 ( )   
    集镇,作为农村一种特殊形态的生产力,是推进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动力。本文从县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出发,并结合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对我国县域集镇的现状特征类型与主要职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形势下集镇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集镇系统总体布局的见解,并对集镇形态与规划进行了论述。
  • 研究报告
  • 邹志庆
    . 1987, (1):  122-126. 
    摘要 ( )   
    本文讨论变厚度夹支圆板的稳定问题。为避免结果发散,在计算中对推导出的原始方程作了积分降阶处理,然后采用伽辽金法,计算出圆板临界力的三次近似值。数值结果收敛很快,λ等于零时的三次近似值与已知圆平板的临界力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