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9年, 第1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9-06-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论文
  • 岳文海
    . 1989, (2):  109-114. 
    摘要 ( )    PDF ( )     
    本文研制了一种以氟磷灰石与镁白云母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与可加工性。讨论了镁白云母的解理性与微晶玻璃可加工性的关系。并且分析了它与骨结合界面层的结构。新材料适合作为医用人工骨材料。
  • 卫家楣
    . 1989, (2):  115-122. 
    摘要 ( )    PDF ( )     
    单晶体的金属(Nb)和陶瓷(α-Al_2O_3)根据一定的位向关系通过热压,将形成一个金属和陶瓷的界面。然后制备试样并置于分辩率为1.7A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EM)下观察其界面结构。结果表明,界面二侧的原子配合良好。界面区的宽度约为4~6晶格距离。位于界面区的不同原子相交叉并出现台阶。同时,由于在界面区出现大量不同晶体凹凸啮合而形成内锁(Lock-in)状态,其界面强度提高。这个结果能够揭示由金属和陶瓷所构成的复合材料的结合机理和界面模式。同样也可以作为确定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基础。
  • 闻荻江
    . 1989, (2):  123-129. 
    摘要 ( )    PDF ( )     
    以有机硅烷、钛酸酯两种偶联剂用不同方法处理玻璃纤维后,利用XRF法测定了纤维表面的偶联剂含量及厚度。研究了由上述纤维与不饱和聚酯(UP)组成的分散体系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玻璃表面所吸附的硅烷偶联剂内层刚性比外层要大;而玻璃表面吸附的钛酸酯偶联剂各层次对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基本相同,反映出玻璃表面的钛酸酯内外层具有相近的柔性结构。
  • 戴丽莱
    . 1989, (2):  131-135. 
    摘要 ( )    PDF ( )     
    本文应用液压理论,自行设计了一种液压平衡测压仪。它具有操作简单,环境温度可控,数据复现性好,节省钢材等优点。测量结果令人满意。
  • 黄穗阳
    . 1989, (2):  137-144. 
    摘要 ( )    PDF ( )     
    本文对两个双氧化物非晶膜(Cu_xO-WO_3、V_2O_6-WO_3)光学特性及电致变色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薄膜的颜色和透过率能够连续、可逆变化。这种多色化效应是由于Cu_xO-WO_3膜中发生Cu~(2+)(?)Cu~+与W~(6+)(?)W~(5+)顺序转变和V_2O_5-WO_3膜中发生V~(5+)(?)V~(4+)可逆转变而造成的。因此,它们有可能用于选择性透过窗或信息显示器件。
  • 薛根生
    . 1989, (2):  145-152. 
    摘要 ( )    PDF ( )     
    用径向分布函数(RDF)法、喇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在Li_2OP_2O_5系统玻璃中引入Ba~(2+)离子取代Li~+离子对玻璃结构的影响。测试表明,含钡锂磷酸盐玻璃的主要结构为以[P0_4]为单元的链状网络结构。RDF曲线可以提供关于Ba~(2+)离子分布的重要信息。RDF曲线上的4.00—4.15A和7.15—7.45A特征峰位表示Ba-Ba近邻距离。键角ф_(o-p-o)和力常数F_(m-o)的错综变化,在喇曼光谱上表现为玻璃主要结构(如[PO_4]链)特征峰的波数和强度发生微小的变化。玻璃中B~(2+)离子的存在使连接非桥氧的方向键有所加强,将影响磷酸盐链之间离子键的强度,从而导致玻璃的一些物理性质的变化。
  • 张中元
    . 1989, (2):  153-158. 
    摘要 ( )    PDF ( )     
    本文针对某石灰石矿的特殊条件,把电子计算机模拟、预测技术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系统分析。在考虑运输线路变化及设备老化的前提下,建立了模拟预测模型,对该矿今后五年的生产情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该矿制订扩大改造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原方案相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 楚伯义
    . 1989, (2):  159-165. 
    摘要 ( )    PDF ( )     
    本文对陶瓷材料Sialon 101和201的表面普通磨削进行了实验观察和研究,并分别用油和水作为冷却液进行了对比实验。指出了冷却液在磨削过程中的液压动力现象及其影响,特别通过对磨削表面的边缘剥落现象的观察研究,指出了影响加工表面损伤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
  • 张立民
    . 1989, (2):  167-175. 
    摘要 ( )    PDF ( )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输送沥青高粘度液体偏心转子泵转子的钳形曲线的形成,导出了理论计算公式。提出了用矢量比较法求两条曲线的交点,并给出了源程序框图。同时,对与钳形曲线相匹配的隔板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公式。
  • 林财和
    . 1989, (2):  177-183. 
    摘要 ( )    PDF ( )     
    本文采用线性组合法,探讨了弹性套柱销联轴器设计中的多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编制了计算机的优化设计程序并进行了运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设计效果。
  • 黄曙磬
    . 1989, (2):  185-196. 
    摘要 ( )    PDF ( )     
    本文首先证明了一类非线性系统完全线性化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并且提出一种用于线性化系统的闭环观测器的设计方法,然后将上述结果具体地运用在活性污水处理过程的研究。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具有闭环观测器的完全线性化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 杨立
    . 1989, (2):  197-202. 
    摘要 ( )    PDF ( )     
    本文介绍一种能自动用语言准确报出故障、发出指令的系统。该系统用UM5100语言处理器作语言波形编码器,直接用数字表示语言波形。借助于存储器和音频电路组成语言录放电路,进行语言的记录和再生,并在微机的控制下组成智能系统,应用于工业生产及智能测试等领域。当过程控制中出现不正常情况时,迅速、准确地为操作人员指出故障所在和发出操作指令。这种系统明显地优于以往的指示灯显示或者电铃呜响的报警方式,并且在工业生产、交通管理及医疗技术等各种领域中有广泛的通用性及实用价值。
  • 方大德
    . 1989, (2):  203-209. 
    摘要 ( )    PDF ( )     
    本文提出了一个可以再现和不可再现随机过程的生成算法,并从算法复杂性对其作了论证。其中所用的对一类线性表进行检索的算法,其时间复杂性不依赖于表的长度,而只依赖于各元素相对于基底的分布状态。
  • 刁兆峰
    . 1989, (2):  211-219. 
    摘要 ( )    PDF ( )     
    本文结合湖北省蕲春县规划工作,应用模糊数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引入“可能度”、“满意度”的概念。建立了以AHP模型为前导,以模糊规划模型为主体的,适合县级农业系统的总体优化模型。本文还分析了该模型在蕲春县的应用结果,从而说明了其有效性。
  • 张泽兰
    . 1989, (2):  221-232. 
    摘要 ( )    PDF ( )     
    本文讨论了一类具有参数μ的修正的BDF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数值稳定性,而且精度在Gear方法的基础上提高了一阶。文中给出了方法收敛的充分条件。最后的数值试验表明方法有较好的数值结果。
  • 吴代华
    . 1989, (2):  233-241. 
    摘要 ( )    PDF ( )     
    本文对存在拉-弯耦合效应(B_(11)≠0)的复合材料反对称正交层合板的胶接接头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推导了接头承载时胶层应力的微分方程,并以平衡型接头(E_α=E_1,t_α=t_1)为例,计算和分析了反对称正交铺设层合板在两种不同胶接情况下以及层数变化时,耦合效应对接头胶层应力分布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工程中复合材料接头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 研究报告
  • 魏发骏
    . 1989, (2):  243-248. 
    摘要 ( )    PDF ( )     
    前 言 粉煤灰水泥的研究和应用早已进行,并得以深入开展。但由于其早期性能差,使它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硅灰是生产硅和硅铁合金时所得的副产品,它含有大量无定形二氧化硅,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活性等,掺入水泥后与水泥熟料水化所放出的氢
  • 周尚德
    . 1989, (2):  249-254. 
    摘要 ( )    PDF ( )     
    前 言 从大量调查资料中统计,墙体裂缝主要有四种情形: 1.房屋顶层两端第一二间,纵墙产生正八字裂缝。是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受太阳辐射热引起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形,比砖墙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形大。墙体阻止不住屋盖变形。当此变形超过墙体本身容许侧移剪切变形时,此纵墙即产生剪切斜裂缝。窗洞口处因应力集中,故沿纵墙窗口上下檐产生外下斜正八字裂缝。
  • 论文
  • 李步新
    . 1989, (2):  255-255. 
    摘要 ( )    PDF ( )     
    环形截面立窑是由武汉工业大学承担的省科委重点科研项目。课题组提出了立窑环形煅烧理论,设想出环形截面水泥立窑。该技术已于1987年8月获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公开号8710296A并于11月通过省级鉴定。1987年校内φ0.75m环形立窑点火试烧,一次试验成功。经多次试验证明该窑烧成速度快,温度场均匀,窑内通风均匀,阻力小,阻力不到200m/m水柱。窑产量达1.0T/hr,截面积产量达2100~2300kg/hr·m~2是一般工业窑产量的1.2~
  • 科技简讯
  • . 1989, (2):  255-255. 
    摘要 ( )    PD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