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8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8-06-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论文
  • 丁庆军
    . 1998, (2):  1-4. 
    摘要 ( )    PDF ( )     
    采用了两种方法对碳纤维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并对碳纤维与MDF水泥的界面粘结进行了SEM、IR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氧化或氧化加偶联处理,均能提高碳纤维对MDF水泥的增强效果,而以氧化加偶联处理碳纤维方法为最优。
  • 方亮
    . 1998, (2):  5-6. 
    摘要 ( )    PDF ( )     
    在1420~1480℃高温合成了一种新的铌酸盐化合物Sr2KNb3O10晶体。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电子衍射几何构图法所得结果表明,该晶体属正交晶系,晶胞参数为:a=0.7841nm,b=0.7812nm,c=2.9917nm,为首次报道的人工合成新晶体。
  • 张宏泉
    . 1998, (2):  7-10. 
    摘要 ( )    PDF ( )     
    利用XRD、SEM、EPMA和HREM等测试技术系统地研究了Y2O3-SiO2添加剂对AlN/SiCW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2O3-SiO2添加剂可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氧化过程也是其热处理增强过程。添加剂组成接近其低共熔点时,材料随氧化时间的延长而得到增强增韧,且增幅最大,其最佳掺量为10wt%。氧化处理改变了粒界玻璃相的相组成,玻璃相与AlN颗粒发生作用,生成AlN多形体2HδSialon相,形成对材料有益的空间交错的结构。
  • 官建国
    . 1998, (2):  11-13. 
    摘要 ( )    PDF ( )     
    比较了无机光学透明材料和光学透明高分子材料的特性,评述了光学透明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的现状,重点分析了用聚合物共混或共聚改性技术,高分子及其单体的分子设计技术等手段研制新型光学透明高分子材料的进展。
  • 梅启林
    . 1998, (2):  14-16. 
    摘要 ( )    PDF ( )     
    运用平行平板式剪切流变仪对处于贮存期内的P-SMC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流体属性及影响P-SMC流变特性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P-SMC的贮存期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与工业生产相适应的复合增稠系统。
  • 向才旺
    . 1998, (2):  17-19. 
    摘要 ( )    PDF ( )     
    采用马弗炉和四角燃烧炉对煤中矿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组分和含量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燃烧炉内煤灰矿物质行为与在马弗炉内加热煤灰的矿物质行为基本一致;煤灰矿物质行为与原煤中矿物组成及含量关系较大。
  • 何峰
    . 1998, (2):  20-23. 
    摘要 ( )    PDF ( )     
    借助X射线衍射定性定量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现代结构测试手段以及热膨胀系数、抗折强度等性能测试,讨论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成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认为微晶玻璃成分通过对其中晶相含量、玻璃相结构以及两相结合状态的影响,而决定了试样的不同性能。
  • 刘顺妮
    . 1998, (2):  24-26. 
    摘要 ( )    PDF ( )     
    运用液相分离技术、化学分析、离子发射光谱、SEM、DSC和压汞测孔等手段,着重研究了石膏与硬石膏对蒸养水泥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有硬石膏的水泥浆体或水泥石孔溶液中的SO2-4浓度任何时候都明显高于加入二水石膏的浆体;而OH-浓度在蒸养前硬石膏浆体较高,蒸养后则低于石膏浆体。在蒸养水泥中,以硬石膏代替二水石膏,可使钙矾石数量增加,结晶粗大,分布均匀,且大多远离固相表面;同时使C-S-H(gel)尺寸变小,水泥石的结构致密,总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减小,强度大幅度提高。作者认为:控制水泥石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泥石液相中的SO2-4和OH-浓度,增加水泥石液相中SO2-4浓度,同时适当降低OH-浓度,可改善钙矾石形成条件和水泥石的结构,从而提高水泥石强度。
  • 杨小利
    . 1998, (2):  27-29. 
    摘要 ( )    PDF ( )     
    采用不饱和聚酯和双马来酰亚胺反应,合成了一种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该树脂体系具有较好的成型工艺性能及韧性好、易于固化成型等特点。讨论了原料配比对改性树脂冲击韧性和耐热性的影响,通过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图谱确定了该体系的固化工艺参数,测定了固化树脂的热性能、机械性能,也初步测出改性树脂的单向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水中和
    . 1998, (2):  30-32.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钢-碳纤维组成的混合体系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通常的工艺过程,由于碳纤维的不充分分散而对复合材料结构产生损害,导致复合材料的性能降低。因此,特采用以均匀分散碳纤维为目的的“两阶段”搅拌工艺。纤维分散性的改善,使两种不同的纤维的作用得到发挥,从而显著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
  • 单松高
    . 1998, (2):  33-35. 
    摘要 ( )    PDF ( )     
    通过反应烧结锆英石、氧化铝和碳黑的混合物制备了原位SiC颗粒复合的锆莫来石材料并研究了烧结机理。结果表明:通过反应烧结可制得原位SiC颗粒复合的锆莫来石材料;球状或椭球状的ZrO2晶粒以均匀分布和聚集体两种形式分布于SiC、莫来石、氧化铝及玻璃相共同组成的基质中;反应烧结过程中,SiC、莫来石的生成反应滞后于锆英石的分解反应;烧结前期以SiC的生成反应为主,烧结后期以莫来石的形成及致密化进程为主。
  • 庞金兴
    . 1998, (2):  36-37. 
    摘要 ( )    PDF ( )     
    用有机硅烷处理空心玻璃微球表面,改善了空心玻璃微球的耐水性。结合热失重、光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对空心玻璃微球表面的观察和分析,证明在空心玻璃微球表面上形成了一层化学键合的硅氧烷薄膜。
  • 向才旺
    . 1998, (2):  38-41.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烧结法生产结晶化玻璃装饰板材中的气孔、翘板及炸裂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 邢伟宏
    . 1998, (2):  42-44.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粉煤灰的显微结构,采用高能球磨技术处理粉煤灰,通过扫描电镜和透气法研究了处理后的煤粉灰的结构变化及比表面积变化。结果表明,球磨处理后的粉煤灰极度细化,大颗粒硬质玻珠被打破并无规则化,比表面积增大。热分析结果表明,球磨后的粉煤灰水化放热量缓增,强度实验表明,球磨5h后,配制的粉煤灰水泥强度提高4倍。
  • 罗志平
    . 1998, (2):  45-47. 
    摘要 ( )    PDF ( )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Al2O3-TiO2陶瓷涂层,并研究了Al2O3-TiO2陶瓷涂层与聚酯网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l2O3-TiO2陶瓷涂层与聚酯网的摩擦系数在干摩擦条件下为0.086,在水润滑条件下为0.072,陶瓷涂层在水润滑条件下的磨损率为5×10-6mm/h。
  • 杨小利
    . 1998, (2):  48-50. 
    摘要 ( )    PDF ( )     
    合成了乙酸乙烯酯/顺丁烯二酸酐(VM)共聚树脂。通过NaOH水溶液水解、CaCl2交联,制备了VM树脂凝胶。研究了合成条件对VM树脂的产率、吸水率及保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1.4%、甲苯与单体的体积比为4~5∶1、顺丁烯二酸酐与乙酸乙烯酯摩尔比为1∶1.01时,所合成的树脂产率最高、凝胶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最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合成的树脂是顺丁烯二酸酐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
  • 彭少民
    . 1998, (2):  51-54. 
    摘要 ( )    PDF ( )     
    以大甘坪土坡为实例对不同的极限平衡分析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对各方法的应用前景作出综合评价。本文还剖析不同的极限平衡分析法对土坡稳定安全系数定义的内涵,并对安全系数的选取展开讨论。
  • 欧阳巧
    . 1998, (2):  55-56. 
    摘要 ( )    PDF ( )     
    动、静态投资回收期及财务净现值(FNPV)和经济净现值(ENPV)是确定工程项目是否能接受的重要参数,而基准折现率和社会折现率又是项目价值判断的标准。着重分析了投资回收期与折现率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并研究了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投资回收期和折现率的确定方法和作用。
  • 钟诗清
    . 1998, (2):  57-59. 
    摘要 ( )    PDF ( )     
    汽车是现代载客运货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内部布置应考虑人的因素第一,既要保证安全,又要考虑舒适性。因此,人体工程学的知识在这里大有用武之地。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汽车室内人体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阐述了有关汽车室内人体工程布置设计的基本方法。
  • 范洁
    . 1998, (2):  60-62. 
    摘要 ( )    PDF ( )     
    从流动电流混凝投药自控技术出发,通过实验对该技术应用于黄河低浊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流动电流混凝投药自控系统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低浊水处理的控制。
  • 陈作炳
    . 1998, (2):  63-66. 
    摘要 ( )    PDF ( )     
    针对目前陶瓷明焰窑温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国产明焰窑的特点。在控制算法上采用模糊控制与时间比例分割控制相结合的变结构智能控制策略,在系统组成上采用主从分布式控制的总体方案。并设计出了以这种方式为核心的陶瓷明焰窑温度控制的硬件和系统软件。
  • 吴莹
    . 1998, (2):  67-70. 
    摘要 ( )    PDF ( )     
    对某机型机身框与地板梁连接接头(耳片)的LY12CZ型材试样的中心孔进行了激光辐照处理,并作了疲劳对比实验,还对疲劳寿命Nf与激光辐照的比能量Q值进行了研究。
  • 黄湘国
    . 1998, (2):  71-75. 
    摘要 ( )    PDF ( )     
    根据可靠性设计的基本理论,对全自动陶瓷墙地砖压砖机的液压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并以400t压砖机为例,建立了该设备液压系统的失效树,进而转化成液压系统的逻辑结构图。然后,根据独立事件计算概率的公式,得到了系统的可靠度计算式,应用系统中各元件可靠性重要度的计算式,并算出了系统的可靠度值及各元件可靠性重要度值。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可靠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 胡中功
    . 1998, (2):  76-78. 
    摘要 ( )    PDF ( )     
    介绍了适用于新技术扩散的传染病模型,实际分析了工业和农业技术扩散数据,并与文[1]中的扩散模型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 王明阳
    . 1998, (2):  79-81. 
    摘要 ( )    PDF ( )     
    提出一种调频式的无线电工业遥控系统,对系统的结构及技术要点进行了讨论,本方案用于起重机械的遥控操作已获得成功。
  • 张和平
    . 1998, (2):  82-84. 
    摘要 ( )    PDF ( )     
    介绍了电液集成数控液压站及其数字伺服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并对该电液集成块液压控制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的原理、主要功能和结构进行了阐述。
  • 明平顺
    . 1998, (2):  85-87. 
    摘要 ( )    PDF ( )     
    根据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现状,针对汽车轴距差检测的落后状况,本文对汽车轴距差检测方法作了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开发汽车轴距差的动态自动检测系统。
  • 杨立
    . 1998, (2):  88-89. 
    摘要 ( )    PDF ( )     
    提出一种简易可行而又快速、高性能测量频率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解决减少测量时间和测量精度的矛盾,在在线实时的测控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王暖
    . 1998, (2):  90-92. 
    摘要 ( )    PDF ( )     
    讨论了不确定性连续时间系统对非线性扰动具有鲁棒稳定性且对传感器失效具有完整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法,所设计的系统具有完整性、最优性和良好的动态特性,并对参数摄动及非线性扰动具有鲁棒稳定性。
  • 明晓东
    . 1998, (2):  93-95. 
    摘要 ( )    PDF ( )     
    用混合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众多的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然后排序,以便对这些项目择优投资。
  • 吴莹
    . 1998, (2):  96-98. 
    摘要 ( )    PDF ( )     
    论述了某型号柴油机扫气泵系统中的弹性轴,在转速2775~5550r/min(即主机250~500r/min)范围内负载运行情况下,扭转时应变波时域谱及频率域谱的测试。文中还得到扭转剪切应力。测试结果比较满意,达到了预期目的。
  • 周洪文
    . 1998, (2):  99-101. 
    摘要 ( )    PDF ( )     
    以隔河岩电站201夹层置换硐现场测试数据为基础,从位移时序曲线的特征出发,提出并验证用加速度作为状态稳定识别判据的可行性。对于稳定情况,讨论了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最终收敛位移;对于失稳的情况,探讨了用“黄金分割法”预测失稳时间。
  • 童金章
    . 1998, (2):  102-106. 
    摘要 ( )    PDF ( )     
    当界面非完美时,复合材料的能量泛函必须计入非完美界面效应,该效应以界面积分项形式出现。与完美界面不同的是,由于这个积分项的引入,非完美界面复合材料的驻值原理不再与相应的变分方程等价。这在理论上是不完整的。本文基于驻值原理对界面积分项作出整体假定,由此得到了非完美界面复合材料驻值原理与相应变分方程等价的充分条件,指出了实现这种假设所必须的界面几何形状性质。
  • 姜振球
    . 1998, (2):  107-109. 
    摘要 ( )    PDF ( )     
    采用正则化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对混凝土板结构的非耦合构造识别进行了研究,并对一块具有四边简支的混凝土板的载荷识别进行了实例计算,本文的方法对于一般混凝土板结构的识别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 尚钢
    . 1998, (2):  110-112. 
    摘要 ( )    PDF ( )     
    力学中反问题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使用和维修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BP神经网络对梁体结构中的反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用BP网对简支梁的荷载位置进行了预测。
  • 谢官模
    . 1998, (2):  113-115. 
    摘要 ( )    PDF ( )     
    应用Huygens原理和Green函数方法推出了环肋圆柱壳在流场中辐射声场压力的积分公式,可用来计算壳体表面、近场和远场的声压。
  • 万丽
    . 1998, (2):  116-118. 
    摘要 ( )    PDF ( )     
    主要讨论n-太阳图的线图及全图的团覆盖数和团划分数,得出了n-太阳图的线图及全图的覆团盖数与团划分数相等且都是n的倍数。
  • 李创第
    . 1998, (2):  119-124. 
    摘要 ( )    PDF ( )     
    对连续随机结构在随机荷载下的动力可靠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随机动力控制方程及其求解方法,提出了动力反应和动力可靠性的计算公式。
  • 王建平
    . 1998, (2):  125-128. 
    摘要 ( )    PDF ( )     
    随着对非均质材料(颗粒材料、蜂窝材料等)研究的增多,同时也由于这类材料往往处于恶劣工作环境中(如大温差、高温高压),控制和掌握这类材料的性能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大温差环境中,温度变化起到主要作用,材料的物理参数和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很大,不考虑变物性的影响将导致很大误差。本文从能量观点出发,首先确定材料的本构关系所应具备的基本形式,并证明这种形式与基本定律之间具有相容性。在此前提下,再提出基本定律对本构关系的限制式,从而推导出变物性非均质材料的扭弹性本构方程。
  • 侯振权
    . 1998, (2):  129-132. 
    摘要 ( )    PDF ( )     
    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把它发挥运用到高校决策中,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而获得快捷、科学的决策。本文还对层次分析法在高校决策中的推广运用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设想。
  • 刘树林
    . 1998, (2):  133-135. 
    摘要 ( )    PDF ( )     
    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新环境下,必须转变以前依靠政府行政命令组织生产,重“生产经营”轻“理财”等传统观念,树立资本营运观念,积极利用技术转让、战略联盟、长期融资、进行兼并与收购等,推动企业向纵深发展。
  • 孙艳
    . 1998, (2):  136-138. 
    摘要 ( )    PDF ( )     
    随着城市的日渐老龄化,当前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跟上这种趋势。本文试图从完善居住区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两方面作出一定的探索。
  • 陶良虎
    . 1998, (2):  139-142. 
    摘要 ( )    PDF ( )     
    企业形象设计的目标是追求一种真实而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那么如何判断和测定这一目标是否已经达到了呢?文章从提高对CI效果评估重要性的认识着手,从系统和量化角度设计出一套企业形象设计实施效果评估程序和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这对于CI设计、CI导入和CI系统的优化管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