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5-11-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A
  • 周静
    . 2005, (11):  1-3. 
    摘要 ( )    PDF ( )     
    以xPMnS-(1-x)PZN四元系压电陶瓷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Zn1/3Nb2/3含量的变化对0.5PMnS-0.5aPZN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获得具有高压电活性的0.5PMnS-0.5aPZN陶瓷材料。结果表明,四方相结构的0.5PMnS-0.5aPZN材料压电活性优于三方相结构,性能最好的组成位于MPB(四方相边界)附近靠近四方相含量较高的区域,组成Zn1/3Nb2/3含量的变化影响了MPB的位置。
  • 薛忠民
    . 2005, (11):  4-7.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在低轮廓不饱和聚酯(UP)树脂体系固化时的一维固化应力及低收缩添加剂(LPA)对固化应力的影响,发现LPA对于减小UP树脂体系的固化收缩应力具有明显的效果,LPA的含量、温度及LPA的类型对固化应力的产生和发展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体积收缩和固化应力的研究,发现收缩与固化应力形成和发展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 朱晓光
    . 2005, (11):  8-10. 
    摘要 ( )    PDF ( )     
    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在分析了国内外原位反应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高温自蔓延和热压的方法制备双相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材料结构和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与纯铜相比较,所制备的铜基复合材料电导率和热导率保持在80%以上,而耐磨损性能提高了6倍。
  • 朱超
    . 2005, (11):  11-13. 
    摘要 ( )    PDF ( )     
    以金属锌、铁、银为靶材,用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石英玻璃基片上制备了锌、铁、银的金属氧化物多层薄膜。XRD和AFM研究结果表明薄膜的结晶度很好,晶粒尺寸在30~50 nm,成膜均匀致密,光滑平整;经紫外和红外光谱发现:Ag/Fe/Zn氧化物多层膜反射率小于15%,是一种低反射薄膜,其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约为50%(浅蓝灰色),对紫外的阻隔率大于90%,对近红外的阻隔率大于70%。
  • 蒋中林
    . 2005, (11):  14-17. 
    摘要 ( )    PDF ( )     
    制备了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质子交换膜并对其进行交联改性,研究了膜的含水率、溶胀率、拉伸强度、高温保水率、质子电导率等性能。结果表明,PAMPS均质膜的质子导电率很高(0.32 S/cm),但溶胀率过高、机械强度差。交联改性后,膜保持高的导电率(3%MBA,0.076 S/cm)和高温保水性能,且膜的溶胀率大幅度降低,机械强度显著提高(3%MBA,23.6 MPa)。
  • 李翠云
    . 2005, (11):  18-20. 
    摘要 ( )    PDF ( )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生长系统中通常用激光干涉曲线对材料生长进行实时监控。根据薄膜干涉原理,通过建立反射模型,对GaN薄膜的生长干涉曲线振幅的变化与其生长模式及表面粗糙度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干涉曲线中的振幅会随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衰减,其衰减程度与粗糙的变化快慢有关,根据材料的实时干涉曲线可揭示其在不同生长过程中的生长模式和定量分析样品表面粗糙度。
  • 扈盛
    . 2005, (11):  21-23. 
    摘要 ( )    PDF ( )     
    将生物性状较为稳定的二氧化钛(TiO2)和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与肝癌细胞共同孵育1 h和8 h后,收集细胞并制样,用透射电镜观察肝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肝癌细胞质内有纳米粒子的团块,周围的细胞质有自行溶解现象,内质网过度肿胀,线粒体肿胀崩解、嵴结构紊乱,核膜周间隙扩大、核固缩等死亡现象。
  • 高玉香
    . 2005, (11):  24-26. 
    摘要 ( )    PDF ( )     
    溶剂挥发法制备明胶-壳聚糖(GICS)共混膜,作为药物持续释放载体治疗眼穿通伤。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HSS)作为模型药物。制备明胶和壳聚糖组成比例(体积比)为1∶3和1∶4,载药量一样的GICS药膜。pH=7.4的缓冲溶液中降解实验显示,随着明胶加入量增加,提高了膜的溶解性,降解加快。体外释药实验显示药物释放与时间平方根呈函数关系,药物呈缓慢释放,能维持10 d以上的有效药物浓度,初步兔眼实验显示,该膜组织相容性好,治疗眼穿通伤效果明显。
  • 张云升
    . 2005, (11):  27-30. 
    摘要 ( )    PDF ( )     
    利用红外分析法(IR)对3类地聚合物结构链上的Si和Al的价键状态、周围化学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探讨了地聚合物与同组成的沸石晶体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地聚合物在合成过程中AlO4四面体键接在SiO4四面体链上,共同构成了地聚合物的三维网状结构;地聚合物与同组成的沸石晶体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揭示出地聚合物可能为同组成沸石晶体的前驱产物。
  • 许婵娟
    . 2005, (11):  31-34. 
    摘要 ( )    PDF ( )     
    介绍了专家系统的设计原理、思路、总体框架和子系统的结构及作用,重点介绍了计算子系统的内容。该专家系统采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技术,由计算、检索、查询、分析4个子系统集成,各子系统间既相互独立又通过逻辑链接构成统一完整的系统。其特点:计算子系统包括配比计算、性能预测和环境评价3个模块,可以结合环境负荷因子和性能预测结果进行多组分配料体系设计,对水泥工业的实验研究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 赵庆新
    . 2005, (11):  35-38. 
    摘要 ( )    PDF ( )     
    为研究磨细矿渣和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在(20±1)℃、相对湿度为(60±5)%和33%的载荷水平下,测试了不掺磨细矿渣和粉煤灰的基准混凝土及磨细矿渣等量取代水泥量为30%、50%和80%、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量为12%、30%和50%、磨细矿渣和粉煤灰双掺等量取代水泥50%时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度。试验结果表明:磨细矿渣掺量为30%和50%时,磨细矿渣对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不明显,当磨细矿渣掺量为80%时,混凝土抵抗徐变的能力大大下降,其1年的徐变度为基准混凝土的1.74倍;粉煤灰掺量为12%和30%时,混凝土抵抗徐变的能力随其掺量提高而增强,其1年的徐变度分别为基准混凝土的76%和46.5%;粉煤灰掺量为50%时,混凝土抵抗徐变的能力没有得到改善,其1年的徐变度为基准混凝土的102%;磨细矿渣和粉煤灰总取代率为50%时,双掺的徐变度明显低于单掺磨细矿渣或粉煤灰的情况。
  • 王春阳
    . 2005, (11):  39-42. 
    摘要 ( )    PDF ( )     
    为充分发挥碳纤维在改善基材电导上的作用,及其在水泥基体上必须均匀分布,用硬化试件电阻测试法及新拌料浆法研究了投料顺序、搅拌时间及碳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和掺量、水灰比、振动捣实、分散剂等因素对碳纤维分散性的影响,找到了碳纤维在混凝土中单丝态均匀分散的方法。
  • 谢华林
    . 2005, (11):  43-45.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古汉养生精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运用微波消解样品,试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样品中Pb、As、Cu、Zn、Cd、Cr、Ni、Mn等8种微量元素。对影响其测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10~80 ng/L,回收率为92.11%~112.8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30%。
  • 刘沐宇
    . 2005, (11):  46-49. 
    摘要 ( )    PDF ( )     
    在现有桥梁承载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之上,针对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的缺陷,引入径向基网络理论,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承载力径向基网络评价方法。以承载力评价为总体目标,从影响承载力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建立了RBF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通过样本学习训练,获取专家经验知识的直觉思维。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桥梁结构的安全性状况,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 李如忠
    . 2005, (11):  50-53. 
    摘要 ( )    PDF ( )     
    基于河流水系水文、水质的动态特征,以及监测资料信息的不确定性、不完整性,将盲数理论应用于河流氨氮削减量的定量化研究。在对河流水环境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义了水环境系统盲参数概念,通过将确定性水体纳污能力计算模型中的参量盲数化,建立了盲信息下河流氨氮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和氨氮削减量计算模式,并对淮河干流蚌埠段的氨氮削减量进行了计算。实例研究表明,对超标河段氨氮削减量计算问题,所建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 徐志斌
    . 2005, (11):  54-55. 
    摘要 ( )    PDF ( )     
    计算了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断裂构造的分形维数,给出了其分形维数与损伤演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断裂尺度分形维数与地壳活动性的关系。利用断裂尺度分布的分形维数值的大小,可以定性判断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地壳稳定性。并且定性分析的结果与大地构造分析的结果是完全吻合的。
  • 姜翠香
    . 2005, (11):  56-58. 
    摘要 ( )    PDF ( )     
    采用复应力函数理论和离散化数值解法相结合的方法,求解了拉伸载荷下局部加强裂纹板的应力强度因子,对结构的止裂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加强复板与裂纹板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剪切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进行分析计算,研究了加强复板对裂纹的止裂机理,沿复板方向分布的纵向剪切应力在结构止裂中起主要作用。
  • 苏姝
    . 2005, (11):  59-62. 
    摘要 ( )    PDF ( )     
    从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中提取水文信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利用1∶25 000比例尺的DEM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子流域界数据和河流数据对地表径流进行模拟,提取流域要素。这样既可以较精确地反映出河道附近格网的水流方向,又可以让各个子流域内的汇流方向和水流方向不会跨越子流域的分水岭。与仅用1∶25 000比例尺的DEM计算的结果对照分析发现,文章所用的方法更能精确模拟出地表径流。
  • 陈春华
    . 2005, (11):  63-65. 
    摘要 ( )    PDF ( )     
    对东湖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水果湖和郭郑湖区域的水体及沉积物内源磷污染状况进行了考察,根据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及水体、沉积物相关分析结果,绘制了沉积物超额磷负荷水平分布等值线图。该图显示水果湖及西南沿岸是东湖沉积物污染的主要区域。
  • 明平顺
    . 2005, (11):  66-68. 
    摘要 ( )    PDF ( )     
    3G移动通信技术能够使移动终端设备实现随时随地高速上网,而美国QUALCOMM公司的GpsOne技术能够实现移动设备的快速准确定位。结合这2种技术并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给汽车的功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阐释以上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这种技术的智能车辆导航与无线互连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组成。
  • 马志雄
    . 2005, (11):  69-71. 
    摘要 ( )    PDF ( )     
    在车辆实际行驶工况的开发过程中,为了得到相应交通特征道路上的实际行驶工况,需要将运动学片断按照道路交通特征分类。针对人工分类的不足,研究了动态聚类法在车辆实际行驶工况开发中的应用。以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前3个主成分为聚类因子,并对运动学片段总体样本采用动态聚类法分类。研究表明:动态聚类法分类获得的2类运动学片段分类清晰,分别代表了车辆在交通拥挤和交通畅通的道路上的行驶特征。
  • 陈作炳
    . 2005, (11):  72-74. 
    摘要 ( )    PDF ( )     
    基于对OpenGL及STL文件格式的研究,利用OpenGL图形库卓越的渲染效果,应用几何形体模型数据实现了重建实体真实感图形显示;为增强实体的真实感图形显示效果,克服重建过程中出现的“鳞状效应”及消除断面层间痕迹,分别提出了基于等值面矢量场的方向平滑处理和应用三角Bernstein-Bézier曲面重构的理论思想,取得了良好的真实感图形显示效果。
  • 陈万领
    . 2005, (11):  75-78. 
    摘要 ( )    PDF ( )     
    将工艺设计属性关键词分类,制成工艺知识Web网页。应用粗糙集相关理论,可以通过上、下近似集以及近似精度对工艺知识网页进行智能搜索,并且根据搜索得到的工艺网页创建用户工艺知识网页兴趣树,提供给工艺规划人员。调整近似精度的阈值,可以控制搜索得到的网页多少和工艺网页的搜索树状结构。
  • 张松兰
    . 2005, (11):  79-81. 
    摘要 ( )    PDF ( )     
    分析了PWM双桥叠加型、交流斩波型和串联型3种变频型交流电压调节电路。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串联型电压调节装置的性能价格比高于其它方式,是目前交流电压调节装置中较好的一种方案。
  • 彭程
    . 2005, (11):  82-84. 
    摘要 ( )    PDF ( )     
    优化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是重要的现代设计方法,两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如何使设计优质的问题。在优化设计的平台上,综合考虑每一约束的可靠性,产生通过可靠性设计后的改性约束条件,再在众多的改性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实例证明,与单一优化方法比较,优化设计与可靠性设计的结合,其设计结果更经济、更合理。
  • 周国勇
    . 2005, (11):  85-87. 
    摘要 ( )    PDF ( )     
    结合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对辉绿岩碎石制备及其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辉绿岩的主要成分是SiO2,几乎占到了50%,有利于骨料-水泥石界面的改善,其视密度较常用的石灰岩的约高10%左右;辉绿岩多为层状解理,决定了轧制或破碎的碎石骨料的质量较差,配制的混凝土离析和泌水严重;选择母岩性能较好的石料厂,采用较为先进的反击式破碎机生产出质量较好的辉绿岩碎石,用其配制的混凝土较石灰岩混凝土的强度略有提高,流动性增大,离析和泌水改善,密度提高约6%。
  • 姜增国
    . 2005, (11):  88-91. 
    摘要 ( )    PDF ( )     
    针对某海洋温泉度假村软基工程的地质特征,选择了面积为80 m×120 m的试验区,布设了多种沉降观测仪器对软土真空预压变形进行了监测。通过对监测沉降数据以及测斜数据的分析,真空压力的实施和传递主要由2部分组成,间距1.2 m的竖向塑料排水板和水平向铺设的直径100 mm的波纹管,土体在80 kPa真空压力的作用下,100 d固结度可达到85%以上。
  • 刘雨青
    . 2005, (11):  92-94. 
    摘要 ( )    PDF ( )     
    在环境激励下对武汉理工大学理工一桥进行了动力测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桥梁的动力特性。重点测试了斜拉桥的索力和桥梁的振动特性,采用频差法和新基频法识别斜拉索的基频,由此求出了索力;由导纳圆拟合法识别出了桥梁的模态参数。通过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桥梁的动力特性,掌握了其实际工作状态和运营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桥梁的健康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 陶红雨
    . 2005, (11):  95-98. 
    摘要 ( )    PDF ( )     
    土钉墙支护技术通过在被加固土体内植入一定长度和密度的细长杆件与喷射混凝土面板,形成了一个类似重力式挡土墙。喷射混凝土与土层面产生嵌固效应;锚杆深固于土体内部,主动支护土体,并与土体共同作用,有效保持和提高围土强度。结果表明:土钉墙支护技术不仅能够达到支护边坡稳定安全,而且具有其他支护方案无法比拟的优点。
  • 何培玲
    . 2005, (11):  99-102. 
    摘要 ( )    PDF ( )     
    在新规范贯彻执行以来,虽然钢筋混凝土抗震结构的设计安全水准有了提高,但在实际工程中发现,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反而更加严重和普遍,而且更不易于控制。通过对裂缝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 王新生
    . 2005, (11):  103-105. 
    摘要 ( )    PDF ( )     
    从目前爆破振动经验公式入手,指出其中参数的选取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数理统计中可靠度的概念,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并讨论了公式中K值在一定置信区间下的选用,为爆破振动速度的估计提供了一个合理范围,克服了以往仅给出单一振动速度公式的不足。建立了适合于当地地质条件的振动速度计算公式,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确保了爆破施工的安全,为以后的爆破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 王卫华
    . 2005, (11):  106-109. 
    摘要 ( )    PDF ( )     
    介绍了汽车后视镜理论建模的传统拟合方法,针对后视镜曲面光滑度高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Moving Least-Squares,MLS)的曲面拟合技术拟合后视镜、实现理论建模的新方法,给出了使用移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面拟合的程序设计流程。并针对实际测得的后视镜数据进行了2种不同拟合方法的数值实验,分析了MLS拟合曲面的光滑性和拟合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应用在后视镜拟合上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 魏建国
    . 2005, (11):  110-112. 
    摘要 ( )    PDF ( )     
    在对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颁布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外贸依存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可以从经济发展战略、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汇率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 戚晓曜
    . 2005, (11):  113-115. 
    摘要 ( )    PDF ( )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商品住宅价格评估模型,分析了影响商品住宅价格的因素,给出了商品住宅价格评估指标体系,探讨了模型建立的原理及算法步骤。计算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用于商品住宅价格准确评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房地产价格评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 王文岱
    . 2005, (11):  116-118. 
    摘要 ( )    PDF ( )     
    由于模糊数据所具有的模糊属性,使得在主动模糊数据库中模糊数据的表示以及对模糊数据的更新处理均不同于传统数据库。基于模糊关系数据模型就主动模糊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就模糊数据的更新操作,包括模糊数据的插入、删除和属性值更新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主动模糊数据库系统中模糊数据的插入、删除以及属性值的更新的操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