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7-12-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周建
    . 2007, (12):  1-4. 
    摘要 ( )    PDF ( )     
    利用微波烧结技术,将WC-10Co硬质合金分别置于TE103单模谐振腔中纯电场、纯磁场以及电场和磁场的混合场中进行烧结,研究了这些区域下WC-10Co硬质合金的烧结行为以及对其性能的影响。
  • 秦岩
    . 2007, (12):  5-7. 
    摘要 ( )    PDF ( )     
    采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乙二醇的方法合成了含有反应活性端基的改性聚乙二醇结晶物(PEG-MAH)。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PEG-MAH具有高度结晶性;DSC测试表明其熔点在63.5℃;偏光显微图像说明了PEG-MAH对UP增稠机理:PEG-MAH熔融分散,冷冻后一部分以微晶析出而对体系增稠,另一部分以长链冻结形式对体系增稠;粘度测试表明,PEG-MAH结晶物用量在5%左右可使UP树脂混合物粘度达到107cPa.s,满足低压SMC增稠需求。
  • 黄学辉
    . 2007, (12):  8-10. 
    摘要 ( )    PDF ( )     
    以白云石、工业氧化镁为原料,以活化处理的MN和AX为添加剂,研究MgO-CaO系材料的抗水化性能及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MN和AX均能促进MgO-CaO体系材料的晶体生长,明显提高MgO-CaO系材料的抗水化性能,水中浸泡4个月试样形状保持完好,在空气中放置6个月也无明显粉化现象。
  • 万惠文
    . 2007, (12):  11-14. 
    摘要 ( )    PDF ( )     
    采用净浆流动度与NXS-11A型旋转粘度计对掺有矿物掺和料、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水泥浆体进行塑性粘度、屈服剪切应力试验,结果随着FAⅠ、矿粉掺量的增加,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变好,塑性粘度、屈服剪切应力均减小,且浆体的流动度经时损失得到显著地改善。
  • 赵三银
    . 2007, (12):  15-19. 
    摘要 ( )    PDF ( )     
    采用无活性的锆英石分别等体积替代碱激发碳酸盐矿-矿渣胶凝材料(AACSCM)中的碳酸盐矿和矿渣,通过胶砂强度试验考察了在AACSCM材料中碳酸盐矿与矿渣的复合作用,进而通过净浆硬化体的孔溶液成分分析研究了其复合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硅酸钠溶液-碳酸盐矿-矿渣体系反应的后期,矿渣、碳酸盐矿与硅酸钠溶液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其机理是:在反应后期,由矿渣自身解体提供的Ca2+、Mg2+等的数量已不足,而Al3+则有较多剩余,此时,碳酸盐矿的溶解提供了所需的Ca2+和Mg2+,促进了矿渣进一步解体,而矿渣解体需要更多的Ca2+和Mg2+,反过来又加速了碳酸盐矿的溶解,如此反复,使得整个体系的反应程度有较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抗渗性能等得到显著改善。
  • 赵晖
    . 2007, (12):  20-23. 
    摘要 ( )    PDF ( )     
    通过运用现代测试分析方法(IR、GPC)研究SPF高效减水剂官能团特征和分子量分布,使用界面张力仪和ξ电位仪表征和解释减水剂分子对水泥净浆分散性能和分散性保持能力。在此基础上对SPF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上的应用性能进行了评价。
  • 刘娟红
    . 2007, (12):  24-28.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废旧轮胎橡胶粉混凝土简支梁和普通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裂缝的产生发展、应变以及挠度等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橡胶颗粒的掺入使得混凝土简支梁在相同静力加载状态下比普通混凝土构件裂缝出现晚,发展缓慢,相同条件下弹性应变和挠度大于普通混凝土梁,橡胶颗粒的掺加提高了混凝土梁的韧性。
  • 刘利
    . 2007, (12):  29-31. 
    摘要 ( )    PDF ( )     
    半乳糖是肝细胞表面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特异性配体,是肝靶向基团,具有诱导和提高肝细胞在细胞外基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性能。以壳聚糖为基体材料,在EDC和NHS的活化作用下,将半乳糖基引入到壳聚糖的结构中,合成和制备出新型肝靶向支架材料——半乳糖基化壳聚糖,并通过FTIR1、HNMR、XRD对其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其结果表明:制备的半乳糖基化壳聚糖材料,其半乳糖基的取代度约为11.62%、结晶度较壳聚糖低的一种新型肝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陈成坤
    . 2007, (12):  32-35. 
    摘要 ( )    PDF ( )     
    与以往的以硫化钠为硫源采用高温聚合合成聚芳硫醚类树脂的方法不同,采用先合成含硫醚键的单体,然后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高分子量的新型聚芳硫醚砜酰胺(PASSA)树脂,其特性粘度可达到0.75 dL/g。并对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通过热分析得出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为279.9℃,热分解温度为461.5℃,表明PASSA具有优良的热性能,是一种新型的具有优良耐热性能的树脂。其溶解性实验表明其为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树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杨海浪
    . 2007, (12):  36-38. 
    摘要 ( )    PDF ( )     
    以魔芋(KGM)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用硝酸铈铵做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m)为交联剂,在钠基蒙脱土(MMT)悬浮液中,进行KGM接枝AM的聚合反应,制得KGM-AM-MMT复合材料。探讨了聚合物和单体、粘土、交联剂用量和pH值等因素对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KGM)∶w(AM)=1∶4,MMT用量为KGM的2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0.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2.5%,pH为8时,该复合材料具有超强吸水和保水性能,其吸水率达620倍,保水率达97%。
  • 郝文峰
    . 2007, (12):  39-43. 
    摘要 ( )    PDF ( )     
    在1 L喷淋式反应器中进行甲烷水合实验研究,考察添加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乙醇和气相压力对喷淋水合过程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添加剂对水合反应的作用明显,乙醇比十二烷基硫酸钠对水合速率的提高更为显著,0.018mol/L的乙醇溶液的平均进气速率达到0.46V/(V.min),约为0.001 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10倍;水合反应所要求的气相压力大大降低;与半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相比,具有气体操作压力低,水合速率高的优点。
  • 程正载
    . 2007, (12):  44-48. 
    摘要 ( )    PDF ( )     
    以乙醇为溶剂,2-羟基1-萘醛与2,6-二异丙基苯胺通过希夫碱缩合得到一种新型萘氧基亚胺配体1a。配体1a在四氢呋喃(THF)溶剂中分别与NaH和TiCl4.2THF反应得到相应的钛配合物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了配体结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1。甲苯为溶剂,MAO(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0.6 MPa乙烯压力下30—70℃时钛配合物1催化乙烯聚合活性为2.66×105—7.24×105g PE(mol Ti)-1h-1,所得聚乙烯粘均分子量较高(3.5×104—25.5×104),将反应压力从0.1 MPa提高到1.0 MPa,1/MAO催化体系活性和聚合产物分子量能大幅提高。配合物1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温度效应,在60℃达到最高。GPC和DSC表征结果说明所得聚合物为窄分布低支化度聚乙烯。
  • 全峰
    . 2007, (12):  49-51. 
    摘要 ( )    PDF ( )     
    利用微波烧结技术,研究了添加VC/Cr3C2晶粒生长抑制剂对WC-10Co超细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总量质量分数为0.6%的抑制剂的合金的综合性能最好,过量的抑制剂反而会降低合金性能;并且微波烧结合金不论是否有晶粒长大抑制剂,均能得到均匀的细晶结构。
  • 朱广燕
    . 2007, (12):  52-54. 
    摘要 ( )    PDF ( )     
    采用水热电沉积法在碳/碳(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p)涂层,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涂层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水热温度对HAp涂层晶相和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HAp涂层的沉积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HAp衍射峰有所增强,结晶程度变好,涂层更加致密和均匀;涂层的沉积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涂层的沉积活化能为25.89 kJ/mol。
  • 郝江波
    . 2007, (12):  55-58. 
    摘要 ( )    PDF ( )     
    在普通玻璃上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制备氢化非晶硅薄膜,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压力、功率、H2/SiH4气体流量比等条件下氢化非晶硅的沉积速率,折射率、消光系数、吸收系数、光学禁带宽度等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非晶硅薄膜的折射率随着入射光波长的增加而减小;在500 nm处吸收系数高达8.5×104cm-1,光学禁带宽度在1.60—1.78 eV之间变化。
  • 何峰
    . 2007, (12):  59-62. 
    摘要 ( )    PDF ( )     
    利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在载玻片与浮法玻璃上制备了Ag-SiO2复合薄膜,分析了样品光吸收、拉曼散射以及室温光致发光现象,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与衬底材料有很大关系,主要体现在浮法玻璃下表面富锡层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提供还原气氛,对银的化学状态与分布有很大影响。
  • 肖锋
    . 2007, (12):  63-67. 
    摘要 ( )    PDF ( )     
    采用改良静滴法测定了熔融Ni-(Cr,Co,W)二元合金在Ar+3%H2气氛下1 773—1 873 K温度范围内的表面张力数据,采用Butler方程计算并分析了Cr、Co、W等组元在合金中的偏聚现象。结果表明,表面张力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合金的表面张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自由电子数目较少,表面张力较小的组元在表面偏聚,溶质元素的原子半径与溶剂元素相比相差越大,合金熔体的偏聚现象越严重,最终导致Ni在表面富集,而Co、W在合金内部偏聚。
  • 刘桂珍
    . 2007, (12):  68-70. 
    摘要 ( )    PDF ( )     
    纳米ZnO是一种新型的功能精细无机化工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比表面积是其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采用气体吸附法测定纳米ZnO的比表面积。研究了测试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并确定了较理想测定条件:样品重量0.3—0.5 g,脱气温度250℃,脱气时间2 h。
  • 桑稳姣
    . 2007, (12):  71-74. 
    摘要 ( )    PDF ( )     
    为了了解武汉市墨水湖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在湖区选取8个点采集柱状样,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墨水湖底泥中Pb的含量为40.8—168.1 mg/kg,Cu的含量为48.2—186.5 mg/kg,Zn的含量为255—615 mg/kg;Pb、Cu、Zn的含量分别在40 cm处、30 cm处和20 cm处达到最大值。分析表明底泥中Pb、Cu、Zn的含量具有以下特征:枯水期略高于丰水期,有排污口地带的含量高于没有排污口的地带,未截污地带的含量高于已截污地带。因此,应尽快截污墨水湖现有排污口并清淤,清淤深度宜大于40 cm。
  • 李如忠
    . 2007, (12):  75-79. 
    摘要 ( )    PDF ( )     
    从环境风险评价系统多种不确定性共存或交叉存在的角度,运用盲数理论评价城市水源的环境健康风险。在定义盲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盲数模型。根据该模型,不仅可以得到致癌风险率的各种可能区间值,也可以得到各区间相应的可信度,以及超过给定阈值的可能性。作为案例,将该模型应用于华北某城市地下水源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运用盲数理论评价水环境健康风险,理论上可行、计算结果可信,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土木工程与建筑
  • 郑瑾
    . 2007, (12):  80-83.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输电塔线体系基于摩擦阻尼器的风致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耸输电塔结构风振控制的摩擦阻尼方式,并采用多自由度模型建立了输电导线的动力分析模型。建立了安装有被动摩擦阻尼器的塔线耦联体系的动力分析模型和动力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摩擦阻尼器具有较好耗能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小输电塔的风致振动,但其减振效果必须基于优化的阻尼器参数。
  • 李玲瑶
    . 2007, (12):  84-87. 
    摘要 ( )    PDF ( )     
    采用双梁法力学计算模型对大沽河航道桥的成桥状态及施工状态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依托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对此独塔自锚式分离双箱梁悬索桥进行了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的颤振及抖振试验,可测定颤振临界风速及抖振响应,据此分析评估该桥的抗风性能。结果表明,该桥具有较好的抗风稳定性,并对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有一定指导作用。
  • 任庆新
    . 2007, (12):  88-92. 
    摘要 ( )    PDF ( )     
    结合在役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承载力不足的特点,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计算模型,对碳纤维布加固后碳纤维布层数、配筋率等对构件开裂荷载、极限荷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6根构件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粘贴碳纤维布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极限承载力,而其对开裂荷载影响较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有较好一致性,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研究成果对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加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林驰
    . 2007, (12):  93-96. 
    摘要 ( )    PDF ( )     
    为了准确把握拱形连续箱梁桥在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内力和线形的变化,以武汉南太子湖大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全桥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刚度、自重、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预应力等参数对桥梁内力和线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预应力损失对桥梁内力和线性影响最大,自重、刚度误差对线形影响相对较小,挠度变化幅度为理论值的5%—27%。预应力损失使上缘应力减幅达6.7%,下缘应力减幅达14.4%。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参数的误差效应有放大作用。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张成良
    . 2007, (12):  97-100. 
    摘要 ( )    PDF ( )     
    岩体开挖本身就是一个应力调整和不断卸荷的过程,随着开挖空间的加大和深度的加深,其卸荷量也相应地增加,使岩体产生较大的变形。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地下厂房工程进行了开挖卸荷模拟,研究岩体在不同开挖时步下围岩的位移和不同开挖空间岩体的变形规律。结合硗碛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开挖所安装的多点位移计监测到的不同开挖时步和开挖空间所对应的位移资料,通过分析比较,开挖卸荷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监测到的资料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卸荷开挖模拟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可知,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不同时步的围岩位移值,来实现对地下厂房工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和控制是可行的。
  • 土木工程与建筑
  • 吴文军
    . 2007, (12):  101-104. 
    摘要 ( )    PDF ( )     
    推导了半刚性连接单元的刚度矩阵,提出半刚性连接单元受任意分布力作用时的节点荷载的一种等效方法,依节点连接弯矩-转角曲线的特性给出了合适的离散公式,再根据离散控制系统理论编制了能考虑节点连接非线性的半刚性连接钢框架计算程序;最后,分别运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和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典型题例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得出了半刚性节点连接对钢框架力学行为及变形性能的影响,进而验证了程序的准确性。
  • 赵延庆
    . 2007, (12):  105-107. 
    摘要 ( )    PDF ( )     
    分析了动态模量和抗压回弹模量在反映沥青混合料行为特性方面的优缺点,并对SMA13、Superpave20和Su-perpave25 3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动态模量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表明,动态模量能综合反映温度和频率的影响,能更合理地反映沥青混合料的特性。相同温度下,抗压回弹模量对应于频率较低时的动态模量,对应频率大约在0.01—0.1 Hz之间。由于抗压回弹模量试验中会引起试件的破坏,而破坏特性受混合料类型和温度的影响,所以不能确定唯一的对应频率。
  • 杨帆
    . 2007, (12):  108-111. 
    摘要 ( )    PDF ( )     
    针对钢铁热处理行业中典型的燃气加热炉控制对象中最为复杂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燃烧效率与空燃配比之间的关系特性,介绍了自寻优控制的特点和空燃比模糊寻优控制器设计的详细方案。通过对传统控制方法进行比较,系统采用PLC为控制核心,运用模糊自寻优控制策略,对复杂的非线性燃烧对象进行控制,保证了燃烧过程处于合理的状态。
  • 计算机、信息与机械工程
  • 王俊杰
    . 2007, (12):  112-115. 
    摘要 ( )    PDF ( )     
    基于拉伸弹簧和悬臂梁组成一复合结构实现了光纤光栅(FBG)位移传感器的差动式测量,研究表明:传感器位移分辨率为0.05%,重复性为0.183%,回程误差为0.134%,线性误差为0.14%,基本误差为±0.326%;以20℃为基准,在(-30—+100℃),温度引起的零点漂移不超过满量程的2.86%;随着试验温度范围减小至传感器日常使用范围(-20—+60℃),零点温度漂移也减小至满量程的0.7%,传感器温度特性完全满足需求。最后,给出了传感器温度特性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以及进一步改善传感器位移传感特性和热稳定性的方法,并指出改变悬臂梁和拉伸弹簧的几何尺寸就可实现不同量程、不同位移分辨力的测量。
  • 吴付岗
    . 2007, (12):  116-118. 
    摘要 ( )    PDF ( )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观测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由于保证了离差平方和取得最小,因此少数数据点的干扰对拟合曲线的参数影响不大,各参数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整体观测值。将得到的FBG反射谱采样值,采用高斯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拟合得到的高斯函数参数值来获得相应Bragg波长值,降低了光噪声对光纤Bragg光栅中心波长测量的影响。
  • 刘泉
    . 2007, (12):  119-122. 
    摘要 ( )    PDF ( )     
    在基于多代理的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背景下,通过对制造单元Agent的重构分析,将制造资源的重构分为由任务变化引起的资源重构和资源优化重构,并在Agent的有限理性基础上,结合进化博弈论,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和进化博弈论的资源重构模型,并采用互操作的协同进化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张小梅
    . 2007, (12):  123-126. 
    摘要 ( )    PDF ( )     
    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几何特征的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算法。算法利用三维网格模型顶点到模型中心的距离构成体现模型全局几何特征的顶点模值矩阵作为水印载体,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将水印嵌入顶点模值矩阵,获得含水印的三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数字水印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杨波
    . 2007, (12):  127-129. 
    摘要 ( )    PDF ( )     
    提出了基于一阶低通通信连接特性的线性一致算法和基于加权连接的非线性一致算法。证明了在群体拓扑为连接图的情况下,上述两种算法均以分布的方式使群体内的所有个体的状态全局渐近地达到一致。由于该算法的分布式本质,因此当群体内部的个体数目非常大时,这2种一致算法有着明显的计算优势,极大地降低了系统内个体间相互连接的复杂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分布式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徐小兵
    . 2007, (12):  130-132. 
    摘要 ( )    PDF ( )     
    采用辅助电极法,对绝缘性陶瓷材料Si3N4的电火花加工进行了实验研究。指出了正常脉冲放电实现除去材料加工,长脉冲放电生成导电膜,正常脉冲放电和长脉冲放电的交替,使电火花加工在去除材料加工和生成导电膜的交替中不断进行,最终使工件成形的绝缘材料电火花加工机理。得出了单位加工时间内正常脉冲比例越大,加工速度越快;单位加工时间内长脉冲比例越大,生成导电膜厚度越厚的结论。
  • 周廷美
    . 2007, (12):  133-135. 
    摘要 ( )    PDF ( )     
    基于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语言建立了瓦楞纸板仿真模型,运用接触分析及MPC(Mul-tipoint Constraint)技术,在考虑瓦楞纸板材料非线性及几何非线性的基础上,对瓦楞纸板的压痕及折叠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到了瓦楞纸板的变形图、最大应力及应力分布情况,为完善工艺流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羽
    . 2007, (12):  136-140. 
    摘要 ( )    PDF ( )     
    针对MT Occam反演速度慢的问题,分析了实现其并行计算的可行性和途径,提出了基于频点和拉格朗日乘子(μ-1)扫描点划分的大粒度并行反演方案和具体实现步骤。对方案的加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理论加速比曲线,明确了方案的适用性。采用基于消息传递的PVM并行平台,以主-从编程模式,实现了偏导数矩阵和μ值求取的并行计算。算例表明,综合并行效率较高,反演速度提高显著。
  • 童小念
    . 2007, (12):  141-144. 
    摘要 ( )    PDF ( )     
    为了规范地开发嵌入式网络协议,设计了一个软件框架,它将UML状态机的事件、定时器、状态、状态机等核心数据结构整合为一体,提供了实现UML状态的各种接口。项目开发结果表明,该软件框架清晰地反映了状态机各个状态之间的嵌套层次关系,能够将嵌入式网络协议的UML状态图高效地转化为该网络协议的实现代码,成功地生成特定的嵌入式网络协议。
  • 蒋建强
    . 2007, (12):  145-146. 
    摘要 ( )    PDF ( )     
    论述了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结构特点,对高速走丝线切割机床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改进,设计一种实用新型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不仅能提高其加工精度,而且能插入型腔内部进行加工。
  • 管理工程
  • 李峰
    . 2007, (12):  147-150. 
    摘要 ( )    PDF ( )     
    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战略柔性实现的外部途径,对于参加战略联盟的各成员来说,其最终目的是要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因此,战略联盟的各伙伴之间能否实现合理的收益分配将成为决定该联盟成败的关键问题。在对企业战略联盟中确定收益分配比例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联盟内各伙伴之间的投资及其所承担的风险,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收益分配比例公式,并对此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
  • 张奕
    . 2007, (12):  151-153. 
    摘要 ( )    PDF ( )     
    从知识、知识活动和建筑三者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中国大学建筑的发展演变规律。首次提出了中国古典大学建筑的“情景”化特质,并论述了这种“情景”化特质得以实现的作用因素,以及导致其走向消亡的原因。
  • 王江萍
    . 2007, (12):  154-157. 
    摘要 ( )    PDF ( )     
    基于“湖北省住区室外环境设施的配置研究”的课题。选取深圳市典型的住区进行室外环境设施调查,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展开课题,利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调查数据的统计和资料的处理,并采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开展理论体系的研究。以期通过对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给深圳市室外环境设施配置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陈李波
    . 2007, (12):  158-161. 
    摘要 ( )    PDF ( )     
    从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动因、机制及达成来论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城市与自然和谐的动因是两者在中西方都代表着2种不同的,但具有互补性差异的生活理想;和谐的机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科学话语下的“生态和谐”,而和谐的达成便是“以山水为体、以文化为魂”的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 郑刚强
    . 2007, (12):  162-164. 
    摘要 ( )    PDF ( )     
    针对装饰行业的特点,借鉴制造业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的管理思想,研究并开发了适合于装饰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