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2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10-04-15
      
    • 全选
      | 显示方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祁庆庆,李俊国,沈强,张联盟
    . 2010, (07):  1-4. 
    摘要 ( )    PDF ( )     
    以雾化Fe粉和FeSi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Fe6.5%Si高硅硅钢片
    ,通过XRD, S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硅合金的烧结过程可以分为4个
    阶段;当温度为1 100 ℃时气孔率为1.48%;烧结过程中主要发生以FeSi颗粒为核心反
    应扩散,烧结初期为颗粒间的紧密结合,烧结中期颗粒的界面处有FeSi相生成,形
    成FeSi过渡层,烧结后期直接形成了Fe(Si)的单一固溶体相。
  • 闫羽,李福洲,张兆林
    . 2010, (07):  5-7. 
    摘要 ( )    PDF ( )     
    干排电石渣在水泥工业预热器中的热分解是在烟气条件下进行的,为了掌握干排电石渣在预
    热器系统中的化学反应过程,采用可调节温度的气氛炉作为实验装置。通过调节气
    氛炉内的CO2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分析反应后的产物得到:350~650 ℃低温段内,存在CaCO3的合成;在800 ℃下,CO2气氛条件下电石渣分解得到的产物为CaO。
  • 刘辉敏,孙加林,王金相,
    . 2010, (07):  8-11. 
    摘要 ( )    PDF ( )     
    为延长透气砖的使用寿命,对其吹氩引起的热梯度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以确定
    狭缝在其截面上的合理位置。首先根据透气砖工作特点和研究目的,在适当简化其结构和边
    界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它的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然后在保持狭缝规格一定的前提下
    (0.20 mm×20 mm×24),研究了其相对位置对透气砖热梯度应力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透气砖中心为等应力区,高应力则区位于狭缝周围;2)狭缝径向位置对透气砖最大热应
    力的影响不大;3)对于本次分析,当狭缝径向位置为5~10 mm、透气砖直径为140 mm、狭缝
    偏转角度为30°~45°时,透气砖的热梯度应力较低。
  • 刘涛,曾黎明,叶晓川,赵军
    . 2010, (07):  12-14. 
    摘要 ( )    PDF ( )     
    双马来酰亚胺与环氧树脂进行共聚制得预聚体,并用预聚体改性酚醛树脂,制
    备耐热性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和综合热分析进行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改
    性的酚醛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最高热分解温度达到637.93 ℃,并且高温时的失重率比
    纯酚醛树脂低。
  • 闫志国,王会,秦芳,康明雄,吴元欣
    . 2010, (07):  15-19. 
    摘要 ( )    PDF ( )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LaMnO3体相和LaMnO3(001)表
    面的电子结构。通过计算体相晶胞参数、态密度图和能带图,对比不同的真空层厚度和slab
    层数对表面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以MnO2-为终端的LaMnO3(001)8层slab周期平板模型的表面弛豫。研究结果表明:LaMnO3具有半金属特性,LaMnO3(001)有明显的构弛豫现象,弛豫后体系的总能量降低。各原子均有不同的弛豫位移,弛豫后,电荷也发生了重新分配。
  • 李月明,张斌,尤源,胡元云,宋婷婷,廖润华
    . 2010, (07):  20-23.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以Ca0.3(Li1/2Sm1/2)0.7TiO3(CLST)为基料,CaOB2O3SiO2(CBS)复合氧化物为烧结助剂的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行为及微波介电特性。研究表明, 添加5%~20CBS复合氧化物的CLST陶瓷烧结后其晶相仍呈斜方钙钛矿结构。随着CBS添加量的增加,陶瓷体积密度、介电常数εr、无载品质因数与谐振频率乘积Qf值,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添加10%CBS的CLST陶瓷可在1 000 ℃保温5 h烧结,此时,陶瓷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εr=80.21,Qf=2128 GHz,τf=35.88×10-6/℃。
  • 亓淑艳,董丽敏,韩志东,张显友
    . 2010, (07):  24-27. 
    摘要 ( )    PDF ( )     
    采用溶胶凝胶法前躯体+混合(KCl+NaCl)熔盐法制备出了颗粒状和棒状的钙钛矿La0.7Sr0.3MnO3 (LSMO)样品。利用XRD,VSM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颗粒状
    的样品尺寸在200 nm左右,而棒状样品的直径在50 nm左右,长度一般在500 nm以上颗粒状样品属于正交晶系,棒状样品属于四方晶系;棒状样品的居里温度(235 K)要比颗粒状样品的居里温度(374 K)低很多。
  • 郑立霞,李卓球,宋显辉
    . 2010, (07):  28-30. 
    摘要 ( )    PDF ( )     
    在测量碳纤维增强混凝土(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CFRC)试样电阻时,其阻值会出现慢慢才能稳定下来的现象,称为CFRC电阻测量时的暂态效应。该文研究了CFRC试块在潮湿、冰冻和干燥状态下电阻测量时的暂态效应,结果表明:CFRC试块在不同
    状态下电阻测量时均有暂态效应,其主要原因是由于CFRC试块存在分布电容;暂态过程中电
    阻的变化量等于电容的漏电阻; 暂态过程的时间取决于电容的大小。由于极化效应,暂态
    过程以后,正常状态下的CFRC的电阻仍会缓慢增加。
  • 王爱国,孙道胜,邓敏,白洪涛,唐明述
    . 2010, (07):  31-34.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聚丙烯纤维、膨胀剂及其两者复合对混凝土微结构的影响。采用混凝土渗水
    高度、氯离子渗透性、压汞(MIP)和交流阻抗谱对比研究了聚丙烯纤维混
    凝土、膨胀混凝土和聚丙烯纤维膨胀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了纤维与混凝土基体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纤维使膨胀剂加强了填充和细化孔隙的作用;
    膨胀剂增强了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粘结;纤维与膨胀剂复合,降低了孔隙率,细化孔径,改
    善了混凝土微结构。
  • 肖前慧,牛荻涛,朱文凭
    . 2010, (07):  35-38.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粉煤灰引气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的性能,主要测定了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质量损
    失、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通过快速冻融的方法,对在水中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300次冻
    融循环试验研究,探讨了混凝土引气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冻性能
    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在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引气剂掺量
    的选择提出了建议,这些结论也为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结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和
    参考。
  • 孙国文,管学茂,孙伟,张云升
    . 2010, (07):  39-43. 
    摘要 ( )    PDF ( )     
    采用化学滴定法研究了水胶比为0.4,不同矿渣掺量(0%、20%、40%)的水泥磨细矿渣二元体系对Cl-结合能力的影响规律,用 XRD、DSC和TG-DTG等现代测试方法综合分析
    了该二元体系对Cl-的结合特征及结合机理。结果表明:F盐在d=79 nm,出现第一强峰,345 ℃左右时出现明显的吸热峰;F盐的失重量依次是3.49%,3.91%,4.97%;矿
    渣对Cl-的结合与其比表面积和化学组成密切相关,比表面积越大,等效SO3含量越小,对Cl-的结合能力则越强。
  • 张燕迟,钱文勋,蔡跃波
    . 2010, (07):  44-47. 
    摘要 ( )    PDF ( )     
    结合力学性能研究和微观测试技术(XRD、SEM、EDS和NMR),考察了化学激发剂对
    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浆体早期水化的作用和机理。结果显示:激发剂促进了浆体中粉煤灰活性
    的早期释放,提高了浆体早期强度;粉煤灰被激发后所生成的活性成分显著影响了粉煤灰水
    泥体系的水化, 降低了水泥水化产物C-S-H的n(Ca)/n(Si)值,同时,在激发剂作用下粉煤灰颗粒周围生成有外形不完整、n(Ca)/n(Si)值低、类似C-S-H的产物及水化铝酸钙。
  • 查进,李顺凯,李进辉,刘松,屠柳青,张国志
    . 2010, (07):  48-50. 
    摘要 ( )    PDF ( )     
    利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碱金属碳酸盐早强剂、无机三元酸缓凝剂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配制
    了C50超早强混凝土,其12 h抗压强度大于37 MPa,3 d抗压强度大于59 MPa。对比C50
    普通混凝土,研究超早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超早强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
    性能、抗碳化性能和耐磨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当,而其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大大优于普通混凝
    土。
  • 赵利军,张磊,冯忠绪
    . 2010, (07):  51-54. 
    摘要 ( )    PDF ( )     
    为提高搅拌质量和机器工作可靠性,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
    了振动搅拌不同激振方式对混凝土搅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振动搅拌装置设计和使用时的合
    理激振方式。结果表明:内置专用激振方式的振动与搅拌机构相分离,只有振动强度达到20
    时才能保证混合料受到足够的振动作用;而内置复合激振方式的振动与搅拌机构相结合,需
    要的振动强度仅约为4,在普通振动机械的范围内,能够在混凝土快速拌匀的同时保证设备
    的使用寿命。
  • 白桃,黄晓明,李昶,赵永利
    . 2010, (07):  55-59. 
    摘要 ( )    PDF ( )     
    CRCP在重载、复合式路面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结构受力可划分为荷载应力和
    温度应力,其中温度应力又包含均匀温度变化和翘曲2个方面。均匀温降时的CRCP受力可简
    化为3种材料的相互作用:水泥混凝土、钢筋和地基,在有限元中如何描述三者之间的相互
    作用是计算的基础。根据已有双线性地基模型,分析了地基摩阻的解析解,通过对比不同地
    基材料属性情况下的摩擦应力特征数,证明了地基摩阻对CRCP均匀温降下的受力影响可以忽
    略;为了在有限元中模拟水泥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粘结刚度系数向弹簧单元
    刚度系数的等效转换关系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其正确性,提供了CRCP有限元分析
    中弹簧单元模拟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关键参数。最后,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对包含不同纵向
    钢筋数量的板条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板宽对CRCP沿钢筋轴向的各计算结果无显著影响。
    因此,均匀温降条件下有限元受力分析时,可采用含少数纵向钢筋的板条代替真实尺寸结构
  • 刘建勋,李波
    . 2010, (07):  60-64. 
    摘要 ( )    PDF ( )     
    集料级配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优选出强度高、抗裂性好
    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级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经验级配范围内16种集料级配
    的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分别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干缩等物理力学试验,并运用模
    糊正交的理论和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判。结果表明:粒径大于13.2 mm粗集料和2.36 mm细集料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混合料骨架密实型结构形成,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综合路用性能影响最大;靠近经验级配范围下限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最大干缩应变等路用性能较好。
  • 王宏畅,黄晓明
    . 2010, (07):  65-68. 
    摘要 ( )    PDF ( )     
    为研究级配碎石基层结构的防反射裂缝效果,从机理上分析具有级配碎石基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防裂特性,利用商业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了20结点等参立方体单
    元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奇异等参元法及断裂力学理论,计算分析具有级配碎石基层的半刚性
    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扩展规律,并按裂缝产生和裂缝扩展两阶段方法,计算预估其相应
    的疲劳寿命,研究表明级配碎石结构可提高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疲劳寿命,结论可为级配碎石
    结构的应用提供依据。
  • 马保国,魏定邦,李相国,刘新权,张慢,罗忠涛
    . 2010, (07):  69-71. 
    摘要 ( )    PDF ( )     
    采用驻波管法研究了混合料的类型、孔隙率、最大粒径和厚度对低噪音沥青混合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噪音沥青路面(Lownoise asphalt pavement )的吸声系数明显高于AC和SMA,并且孔隙率为23%,最大公称粒径为10 mm,厚度为40 mm的沥青混料吸声系数最大,达到43.2%。提高混合料孔隙率,降低最大公称粒径,采用40 mm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路面,可以有效的降低沥青路面噪音,提高行车舒适度以及减少对公路周围居民的噪音危害。
  • 郭红兵,陈拴发
    . 2010, (07):  72-76. 
    摘要 ( )    PDF ( )     
    根据路面断裂力学基本理论与二维有限元方法,对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Opengr
    aded Large Stone asphalt Mixes,简称OLSM)缓解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扩展路径进
    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轮载与温度耦合作用下,反射裂缝并非直线向上扩展,而是呈
    “之”字形向上延伸;尤其是在OLSM缓解层中,当裂缝扩展遇到孔隙时,其扩展路径被隙
    所阻隔而愈呈“之”字形;裂缝扩展路径愈曲折,裂缝自下而上扩展至沥青面层顶部的时间
    越长,从而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
  • 付其林,陈拴发,陈华鑫,郑木莲
    . 2010, (07):  77-80. 
    摘要 ( )    PDF ( )     
    为了分析开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弯曲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集料级配、沥青用量等条件下OLSM的高温稳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研究表明:当沥青用量不超过最佳油石比的+0.5%时,OLSM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OLSM的水稳定性能良好,随着空隙率的增大其水稳定性降低;OLSM低温抗
    裂性能优于密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随着空隙率的增大其低温抗裂性提高。
  • 李晓娟,韩森,李渊,李波
    . 2010, (07):  81-84. 
    摘要 ( )    PDF ( )     
    沥青混合料低于10 ℃时,其性质主要取决于沥青的性质,所以沥青的选择和评价依据非常重要。将SHRP研究成果与传统规范相结合,分别对KLM70#、KLM90#、KLM110#沥青和
    SBS改性沥青进行弯曲蠕变试验、针入度及延度试验,对比分析了这4种沥青的低温性能。
    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最好;KLM沥青标号值越大,低温性能越好;RTFOT后10 ℃延度指标可较合理区分未改性沥青低温抗裂性差异;用T1.2、5 ℃延度、15 ℃针入度来评价沥青结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可行。
  • 尹应梅,张肖宁
    . 2010, (07):  85-89. 
    摘要 ( )    PDF ( )     
    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不同掺量的布敦岩沥青(BRA)改性沥青矿粉胶浆分
    别进行应变扫描、频率扫描和温度扫描试验,研究不同掺量布敦岩沥青对沥青矿粉胶浆高温
    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BRA掺量的增加,沥青胶浆弹性成分提高,车辙因子增大
    ,显著改善了胶浆的高温流变特性,掺量20%的岩沥青胶浆具有与SBS改性沥青胶浆相当的
    抗车辙性能;在高频作用下,胶浆高温性能越好;但是布敦岩沥青对胶浆的温度敏感性并未
    改善。
  • 王虹,吴少鹏,陈明宇,张园
    . 2010, (07):  90-93. 
    摘要 ( )    PDF ( )     
    在沥青混凝土中添加导热相材料—石墨可有效提高沥青材料的热传导性能。该文在普
    通沥青混凝土中掺入石墨设计出了传导沥青混凝土路面,并通过在传导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埋
    入换热管道达到冬季融雪化冰的目的。全文从室外大板试验到数值分析对比,说明了传导沥
    青混凝土路面融雪的适用性及可行性。
  • 张志峰,郝飞,冯忠绪
    . 2010, (07):  94-97. 
    摘要 ( )    PDF ( )     
    为了研究振动轮下土壤的动态响应及振动参数对土壤竖向应力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
    3D软件建立了振动轮土壤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
    振动轮下土壤的竖向应力值高、能量密度大的范围近似为一个椭球体;土壤的竖向应力沿轮
    宽方向对称分布,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迅速衰减,近似负幂函数衰减;随着振幅的增加,不同
    深度处的土壤竖向应力均随之增加;随着碾压速度的增加,土壤的竖向应力随之减小,在某
    一共振频率范围内,土壤能获得较好的压实效应。
  • 王恒颖,孙 石,王洁,邓辅唐,杨常亮,黄贤峰,周小兰,和晓荣,常学秀
    . 2010, (07):  98-102. 
    摘要 ( )    PDF ( )     
    对采用液相催化-生物法同时脱除烟气中SO2和NOx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经专用菌种挂膜制作的生物膜填料塔能够实现对烟气中SO2、NOx的同时去除,在循环液中添加
    金属离子催化剂可以显著地提高同时脱除烟气中SO2、NOx的能力。在最佳条件下操
    作,生物膜填料塔对烟气中的SO2、NOx净化效率分别可达到96.8%、48.7%。
  • 卢晓明,陈建军,赵丰,张勇,林剑波,黄民生
    . 2010, (07):  103-107. 
    摘要 ( )    PDF ( )     
    测定了9个梭鱼草净化槽(栽植密度:5棵、10棵、20棵)的植物根POD、CAT活性与叶片可溶性蛋白(SP)、叶绿素(Chl)含量及对应水质的日变化,测定了不同净化槽植物的形态大小、分蘖数、根密度、生物量、氮磷积累,探讨了植物生理日变化与污水脱氮除磷的相关性及栽植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根POD、CAT活性、叶片Chla、Chlb、SP含量与净化槽出水溶P、NH+4N去除率间呈正相关;较高栽植密度槽植物的分蘖数、根密度较大,植株较高
    大,生物量、氮磷积累较高,叶片Chla、Chlb、SP含量与净化槽出水溶P、NH+4N去除
    率较高,而根POD、CAT活性较弱;随着阳光增强,植物根POD、CAT活性增强,叶片SP、Chla、Chlb含量及净化槽出水溶P、NH+4N去除升高;叶片Chla、Chlb、SP含量及净化槽出水DO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约在12:00 pm、14:00 pm;在10:00 am~14:00 pm,植物根CAT、POD活性、叶片Chla、Chlb、SP含量及净化槽出水溶P、NH+4N去除率高于其他时段。
  • 穆中国,王源升,罗一丁
    . 2010, (07):  108-110.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在脉冲微波作用下环氧/DMP30体系的微波固化情况,采用红外光谱和DSC对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氧/DMP30体系的微波固化只适合于在低功率条件下进
    行,高功率条件下,得到的固化产物存在烧损。反应体系的固化程度随辐照时间的延长有所
    增加,超过一定的辐照时间后,反应的固化程度不再变化。红外光谱表明微波固化和热固化
    的反应机理相同,并且形成的产物结构相同。
  • 土木工程与建筑
  • 周靖,周飞,,蔡健,王里佳
    . 2010, (07):  111-116. 
    摘要 ( )    PDF ( )     
    研究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带腋撑框架(RCFD)结构在脉冲型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
    力反应特性。采用3组25条集集地震动记录,通过实际工程结构简化的二维平面大跨度RCFD
    结构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比较了脉冲型和非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和基底剪力
    反应的差别, 分析了地震动脉冲指数和结构体系参数对结构地震水平位移反应的影响。分析
    结果表明:地震动脉冲指数对RCFD结构位移反应的影响更显著,层间位移能力需求更高; 地
    震动脉冲特性越强, RCFD结构位移反应越大,体系参数对结构脉冲型地震动反应有重要影响
  • 刘华新,王清湘,赵琳,张旭
    . 2010, (07):  117-120. 
    摘要 ( )    PDF ( )     
    通过8组CFRP布约束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其受力性能。通过
    分析碳纤维布加固量、粘贴方式、纤维布条带宽度和间距等不同试验参数对约束效果的影响
    ,推导验证CFRP约束混凝土棱柱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形式碳纤维
    包裹的混凝土棱柱体的承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延性增大。
  • 杨奇飞,熊光晶
    . 2010, (07):  121-124. 
    摘要 ( )    PDF ( )     
    纤维复合材料(FRP)混凝土最大粘结滑移量(δu)的实测一直是个难题。为克服这一难题,作者先分析既有实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进而设计了一种可稳妥测量δu的“双拉试件”。其后又提出了改进引伸计、并用其直接测量δ的简单新方法,并说明其可靠性。经试验研究,提出了δu的确定方法。测试实例显示,在文中实验条件下,δu为0.405~0.515 mm。
  •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武汉 0070;.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 筑学院,武汉 0070)胡小勇,张光辉,谢伟平
    . 2010, (07):  125-128. 
    摘要 ( )    PDF ( )     
    武广客运专线是我国目前建设的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专线,采用上部大型建筑与下部桥梁共同组成的“桥建合一”新型结构,该新型结构动力性能和结构稳定分析难度大。基于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动力响应计算的基本理论,采用ANSYS大型通用软件建立了移动荷载列桥梁的数值计算模型,其中将列车荷载简化为移动的荷载列。计算了桥梁的自振频率、变形及加速度等动力响应,得到了桥梁支座处的反力时程
    曲线及其富氏谱,同时分析了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橡胶块弹性性能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计
    算结果表明在限定的车速下,桥梁不会发生共振,且桥梁的频率、变形及加速度等各项技术
    指标均满足相关规定,表明桥梁的动力设计是合理的。
  • 杨平,蔡健,陈庆军,吴轶
    . 2010, (07):  129-133. 
    摘要 ( )    PDF ( )     
    对经历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后的节点区柱钢管不贯通式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梁节
    点进行了轴压试验,从极限承载力、裂缝形态、试件的荷载轴向位移曲线等方面进行了研
    究,并与直接进行轴压试验的试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该新型节点的环梁在反复荷
    载下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损伤,但对节点区的轴压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不大,环梁仍能发挥对
    节点核心区的约束和加强作用,使节点区承载力大于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
  • 董倩,刘东燕,朱正伟,彭文轩
    . 2010, (07):  134-138. 
    摘要 ( )    PDF ( )     
    矸石山为典型人工堆积散体,由于特殊的散体物料构成、排弃方式、自然堆积等因
    素导致矸石山呈现自组织临界性等特征。作者结合典型矸石山,在分析矸石山主要特征的基
    础上,通过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及FLAC数值模拟,探索矸石山降雨条件下的失稳过程及机理
    。分析结果表明:随降雨持续,降雨及地表径流入渗导致坡顶和坡面散体孔隙水压力逐步增
    大,散体抗剪强度降低,进而导致矸石山散粒层局部不稳定区域增加,坡面局部滑塌几率增
    大,坡体内潜在滑移面逐渐形成。随着矸石山系统整体敏感性渐增、鲁棒性减弱,扰动作用
    下,矸石山系统扰动反馈将不断放大,矸石山逐渐丧失自组织临界状态,坡体失稳表现为
    渐进性。研究成果可为降雨条件下堆积散体的稳定分析提供参考。
  • 刘嘉,瞿伟廉,涂建维
    . 2010, (07):  139-142. 
    摘要 ( )    PDF ( )     
    以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桥梁结构降阶模型的列
    车制动响应主动控制的稳定性和误差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态降阶技术,当保留
    一定数量模态后,桥梁结构的主动控制是稳定的,并且误差影响很小;同时,采用主动控制
    完全能够有效抑制其主梁纵向列车制动响应。
  • 帅小根,李惠强,郑砚国,李思堂
    . 2010, (07):  143-146. 
    摘要 ( )    PDF ( )     
    简述了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和资源耗竭影响。在综合了资源的储量、年消耗量和回收率
    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当量系数和耗竭影响的定量计算方法。通过对几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掺
    与不掺粉煤灰混凝土的实验分析,定量评价了混凝土物化能耗及资源耗竭指数。研究结果表
    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混凝土的物化能耗和资源耗竭指数都增大;掺入粉煤灰和使用
    低标号水泥可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物化能耗和资源耗竭指数。
  • 王乾坤,王淑嫱,万畅,周华杰
    . 2010, (07):  147-151. 
    摘要 ( )    PDF ( )     
    基于J2EE的Struts+ Spring+ Ibatis框架,采用Postgresql、GeoServer、Tomcat、F
    lex、MooTools等开源软件,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简SMIS)
    的开发,实现了基于web的MIS和GIS系统的无缝集成。该系统具有可移植性、安全性、拓
    展性等优点,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功能、全过程的多用
    户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
  • 张强,王本德,何斌,彭勇
    . 2010, (07):  152-155. 
    摘要 ( )    PDF ( )     
    针对中长期水文预报因果规律不清楚,预报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文引入奇异谱分析方法(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简称SSA),结合ARIMA模型,建立了基于SSA的分解预
    测校正模型。该模型通过SSA方法从年径流时间序列中提取对应着某些大气低频振荡的显著
    主分量序列,然后运用ARIMA模型对各显著分量序列分别进行预测,并对各序列预测结果的
    和进行校正。最后以大连市碧流河水库的年径流预报为例,对建立的SSA分解预测校正模型
    进行了应用检验。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 刘双根,倪海英,胡予濮
    . 2010, (07):  156-159. 
    摘要 ( )    PDF ( )     
    为了抵抗能量攻击形式的边信道攻击,提出了一种新的椭圆曲线标量乘算法分拆窗口算法
    。该方法以改进的NAFw算法为基础,不仅可以抵抗SPA(简单能量攻击)而且
    可以抵抗SPA/DPA(差分能量攻击)联合攻击和抵抗SPA/二阶DPA 联合攻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窗口宽度,而且适用于存储受限的设备中。分析表明:这种算法比整体窗口算法效率较高。
  • 李耿,熊志勇
    . 2010, (07):  160-163. 
    摘要 ( )    PDF ( )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峰值的大容量可逆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分块图像直方
    图的分布特点来确定新峰值,并通过修改相应的像素灰度值实现了在空间域中隐藏信息。该
    算法还可以利用嵌入点的信息无损地恢复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不仅能大容量地隐
    藏水印信息,而且隐藏后的图像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峰值信噪比。
  • 马腾
    . 2010, (07):  164-168. 
    摘要 ( )    PDF ( )     
    对比原有的地理网格结点计算池同步技术,介绍了基于事务的数据同步的主要实现方法。目
    的是解决原有数据同步方法中数据传输量的问题,提出应用事务合并方法来实现同步数据的
    合并优化,从而达到提高同步数据传输效率;通过新的冲突机制,解决同步过程中的冲突问
    题,增强了数据同步的一致性;并通过改进原有的同步框架增加了系统稳定性。对改善现有
    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及今后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建设有一定意义。
  • 李跃新,张凌
    . 2010, (07):  169-172. 
    摘要 ( )    PDF ( )     
    知识共享是为了使企业中的知识工作者,如知识业务员、知识操作员、知识主管或知
    识经理等,借用他人或系统的其他部分的知识帮助自己的工作并解决问题,也是组成知识应
    用团队的基础。因此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中的一项很重要的研究内容。作者论述了基于多智
    能体的集中式和分布式的知识共享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式的知识共享模型。
  • 江福才,吴力川,文元桥
    . 2010, (07):  173-177. 
    摘要 ( )    PDF ( )     
    选取1955~2007年浙江沿海不同纬度站点数据统计分析了浙江沿海通航环境的气候变化特征。统计分析表明:浙江沿海年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达到-1.4~-4.2 m·s-/10年,70年代年平均风速发生气候突变,7月和8月月平均风速变化波动最明显;年最大风速由北往南年下降趋势逐渐不明显,到南部玉环站则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沿海月最大风速的方向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极大风速超过7级、8级和10级的年累计天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 管理工程及其它
  • 郭振平,杨文霞,范亚静,吴永强,李欣
    . 2010, (07):  178-181. 
    摘要 ( )    PDF ( )     
    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与学费定价标准,是目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考
    虑了生均培养费用、个人以及社会敏感系数,在个人和社会的约束条件下,引入了学生个人
    及社会的满意度,建立了一个以总满意度最大为目标的高校收费标准的优化模型。运用该模
    型分别对部属、省属和州市属3类高校进行学费定价,并与卡尔逊学费定价模型进行了比较
    ,给出了学费的合理制定标准和相关建议。
  • 孙习祥,兰肇华
    . 2010, (07):  182-186. 
    摘要 ( )    PDF ( )     
    论文从品牌识别、品牌认同、母品牌与延伸产品的相关性以及品牌营销环境4个维度
    对品牌延伸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对品牌、品牌延伸、品牌识别和品牌认同给
    出了一个新的界定和理解;通过专家给出的品牌延伸各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评分,运用层
    次分析法得出了影响品牌延伸各层面因子的权重。指标选取的角度突破了已有的研究视角,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具有创新性。
  • 赵祖新
    . 2010, (07):  187-192. 
    摘要 ( )    PDF ( )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讨论日益增多。调控
    宏观经济、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财税政策;我国改革开放后以每年平均8%的速度增长
    ,在经济增长数量提高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使我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着重探讨
    了我国财税政策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并以TFP为经济增长质量的代理变量,选取财政教
    育支出、财政科技投入来反映财政政策的变化来研究他们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并给出了
    完善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