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8年, 第3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8-10-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王一龙
    . 2008, (10):  1-4. 
    摘要 ( )    PDF ( )     
    以自制的银包玻璃微珠核壳复合粒子作为导电填料,丁腈橡胶为基胶,采用橡胶加工技术制备出一种复合导电橡胶材料。确定了该导电橡胶材料的配方,并优化了其加工工艺。研究了导电填料的填料量对该材料的电性能、力学性能和屏蔽效能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复合导电橡胶具有轻质的特点和优异的环境适应性;随着导电填料用量的增加,该材料的电性能和屏蔽效能均增加,但力学性能呈现下降趋势。当填料的体积分数达40%时,该橡胶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达7.41×10-3Ω.cm,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屏蔽性能。
  • 祝振奇
    . 2008, (10):  5-7. 
    摘要 ( )    PDF ( )     
    以微米氧化锌为原料,采用微波合成技术制备氧化锌晶须。XRD结果表明产物为六方纤锌矿结构。SEM照片显示晶体为管状和棒状,直径约50μm,长度约500μm。利用室温下光致发光光谱对晶体光学性能进行表征,晶须在室温下具有360 nm的紫外发射和470 nm蓝光发射。工艺研究表明:合适的温度场是晶须生长的关键,微波加热与传统方法的温度场不同。
  • 韩文
    . 2008, (10):  8-10. 
    摘要 ( )    PDF ( )     
    采用阴极恒电压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沉积了PbS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沉积电压对薄膜的相组成、显微形貌以及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18 V,pH=2.5,沉积时间为20 min,加入EDTA作络合剂的情况下,可制备出沿(111)和(200)晶面取向生长的立方相PbS薄膜。薄膜组成均匀而致密,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而对可见光有较好的透过作用。随沉积电压增加,薄膜的结晶性变好,光吸收性能明显增强。
  • 彭永利
    . 2008, (10):  11-14. 
    摘要 ( )    PDF ( )     
    以苯胺和马来酸酐为原料,采用2步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并进行了FTIR和1H NMR表征。采用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优化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几何构型,并与原料的优化几何构型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NPMI为平面对称结构。研究了NPMI分子的IR和1H NMR理论计算图谱,其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
  • 刘浩
    . 2008, (10):  15-18. 
    摘要 ( )    PDF ( )     
    研究界面弹性模量对纤维增强脆性基复合材料宏观力学特性和失效破坏机理的影响。从细观角度考虑材料介质力学参数的非均匀分布,对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界面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损伤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柔性界面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宏观韧性;刚性界面不能有效改善材料的脆性。可观察到考虑柔性界面时的界面脱粘、裂纹偏折、纤维桥联和拔出等现象,而刚性界面复合材料的破坏路径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性,同时得到相应的声发射模拟结果。
  • 刘云才
    . 2008, (10):  19-22. 
    摘要 ( )    PDF ( )     
    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XRD分析表明PMMA嵌入了蒙脱土层间,使层间距明显扩大。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VC/有机化蒙脱土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进行研究,证明该纳米复合材料能有效提高PVC的力学性能。
  • 顾少轩
    . 2008, (10):  23-26. 
    摘要 ( )    PDF ( )     
    采用传统的熔融-急冷法制备了GeS2-Ga2S3-CdS硫系玻璃。用飞秒OKE技术、Maker条纹法分别测试了室温下玻璃的超快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分析了玻璃的组成、结构对玻璃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与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具有较强的超快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当玻璃中S—Ge、S—Ga键的数量最多,离子极化程度最大,电子云的变形程度最大时,具有最大的χ(3)值;电场-温度场极化的玻璃表现出明显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当玻璃中定向排列的偶极子的数量最多和程度最大时,具有最大的χ(2)值。χ(2)和χ(3)之间不呈线性关系。
  • 胡曙光
    . 2008, (10):  27-31. 
    摘要 ( )    PDF ( )     
    针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优点和不足,结合高等级公路磨耗层的要求,设计出排水防滑降噪组合式半柔性路面试验段,并进行了排水防滑降噪磨耗层材料以及灌注式半柔性路面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以武汉至英山高速公路(谌周段)排水防滑降噪半柔性组合式路面试验段为背景,介绍了排水防滑降噪半柔性组合式路面的施工工艺,提出了热洒高粘度改性沥青作为防水粘结层的新工艺,并结合材料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摊铺和压实工艺。
  • 马保国
    . 2008, (10):  32-35. 
    摘要 ( )    PDF ( )     
    以消除高钙灰安定性不良,提高其使用率为目的,从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方面,研究了经过改性后的高钙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基准混凝土相比,掺入30%改性高钙粉煤灰后,混凝土30 d抗压强度降低了7.2%,但90 d抗压强度达到甚至超过基准混凝土;改性后的高钙粉煤灰能有效地改善高性能混凝土新拌合物的工作性,初始塌落度提高了30.8%;同时对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28 d氯离子渗透系数降低了50.8%;当与自主研制的AST改性剂复掺时,效果更为明显。
  • 李斌怀
    . 2008, (10):  36-38. 
    摘要 ( )    PDF ( )     
    从无烟煤挥发份低、火焰短、燃烬时间长的共性特征入手,结合某些水泥窑炉的特殊性,对预分窑尾系统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找出预分解窑炉用无烟煤烧优质水泥熟料的一些方案。
  • 黄志雄
    . 2008, (10):  39-42. 
    摘要 ( )    PDF ( )     
    用XRD测试合成氯氧镁水泥试样的组成,利用DSC、TG测试手段研究了它的热分解过程,应用Kinssinger法和Dolye-Ozawa法处理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氯氧镁水泥的DSC曲线,得到的各阶段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25.5 kJ/mol,113.61 kJ/mol,116.26 kJ/mol;反应级数分别为2.11,2.04,0.98。推断了氯氧镁水泥的阻燃机理,研究表明,氯氧镁水泥可以通过气相、凝聚相阻燃及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来实现对聚合物的阻燃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阻燃剂。
  • 沈卫国
    . 2008, (10):  43-46. 
    摘要 ( )    PDF ( )     
    正交试验法试验次数少试验点代表性好,在样本数少的情况下能建立系统的二次正交回归模型,便于指导试验和生产。粒料稳定专用水泥的配合比设计是一种三组分最优设计,采用二因素二次正交回归实验方法对这种水泥的配合比进行了设计,得出了以7 d强度为考察指标的二次回归方程,并通过数值分析计算出专用水泥的最优配比,经过F检验,回归方程显著性好,最优配比准确,省去大量的实验工作量,正交回归是三组分设计的良好实验方法。
  • 张士萍
    . 2008, (10):  47-50. 
    摘要 ( )    PDF ( )     
    水泥基材料的冻融破坏机理比较复杂。为了评价破坏应力的大小,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的硬化水泥浆体在不同冻结温度下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变化,发现冻结状态下浆体的强度有所增加,并且可冻水量越多,冻结温度越低,强度增长越显著。从冻结状态下浆体的变形分析说明了强度增加的原因是由于试件内部自由水凝结成冰,使材料基体中的微裂缝、微孔洞得到不同程度的填充,从而提高了材料基体的强度。为研究水泥基材料的冻害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A.材料科学与工程
  • 项凯
    . 2008, (10):  51-55. 
    摘要 ( )    PDF ( )     
    对高温后C35混凝土的切片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了最高温度、恒温时间和冷却后所处的环境对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对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公式拟合。结果表明,最高温度是影响混凝土抗拉强度最重要的因素,而在最高温度不超过600℃,恒温时间不超过60 min的情况下,恒温时间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200℃以上的高温作用后,升降温后潮湿环境养护过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升降温后未养护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有明显提高。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殷义霞
    . 2008, (10):  56-59. 
    摘要 ( )    PDF ( )     
    探索了一种分离纯化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的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将OECs与合成材料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简称PLGK)以及聚乳酸共培养,比较并筛选合适的神经修复材料。通过水接触角测试、材料对细胞黏附率测试、台盼蓝染色,计算材料表面细胞存活率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细胞生长状况;结果得到了纯度达90%,数量达到3×106的嗅鞘细胞,共培养后测试结果表明PLGK与聚乳酸(PDLLA)比较具有更好的亲水性、细胞黏附能力和存活率以及良好的细胞生长状况。
  • 皮科武
    . 2008, (10):  60-63. 
    摘要 ( )    PDF ( )     
    为研究投配率和回流比对两段中温厌氧消化处理茶多酚生产废水的影响,采用经超滤后COD为12 416.3mg/L的茶多酚生产废水进行实验。以产酸段和产甲烷段COD负荷分别为9.1 kg/(m3.d)和1.4 kg/(m3.d)连续进行污泥接种培养,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分析产甲烷段产气规律和甲烷含量,短链脂肪酸(VFA)浓度及VFA中乙酸含量。结果表明,当投配率15.0%—20.0%,产酸段所产VFA中乙酸含量<42.0%,产气速率明显下降,出水COD>5 000 mg/L;加大回流比至0.4—0.6,产酸段所产VFA中乙酸含量增加10%—12%;当投配率为11.0%,回流比为0.5,对系统进行20 d的监测发现,系统运行7 d后产酸段VFA>2.5 g/L,VFA中乙酸含量>50%,出水COD<2 200 mg/L,产气效率为0.51 m3/kgCOD,因此合适的投配率和回流比可提高产酸段VFA中乙酸含量,VFA乙酸化的快慢成为厌氧发酵工艺的限制步骤。
  • 黄进刚
    . 2008, (10):  64-67. 
    摘要 ( )    PDF ( )     
    以活性炭纤维和木屑分别作为复合生物滤池中滴滤池和过滤池的填料,研究了不同运行参数对复合生物滤池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量在1.5 m3/h(气体停留时间约43 s),进气浓度H2S<107 mg/m3、NH3<110 mg/m3,循环液喷淋量为4.0 L/h时去除效果最好,H2S和NH3去除率均超过99%;在动态负荷受到突然变大冲击的情况下,系统在4 h内恢复正常,抗冲击负荷性能较好;系统长期运行对除臭性能有影响。复合生物滤池中不同高度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种群不同,BIOLOG鉴定结果为:生物滴滤池中的细菌为球形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生物过滤池中的酵母菌为橙黄红酵母菌B,霉菌为聚多曲霉。
  • 土木工程与建筑
  • 罗晓辉
    . 2008, (10):  68-72. 
    摘要 ( )    PDF ( )     
    将化学胶合力、摩擦力和机械咬合力等所构成的粘结强度简化为初始粘结应力和随粘结滑移增长的摩擦应力之和,并且将摩擦应力的非线性变化采用双直线滑移曲线表达。将钢筋锚固长度的粘结强度发挥程度划分为塑性段与弹性段,应用荷载传递函数方法与钢筋滑移的连续条件建立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剪切变形系数Cz、初始粘结应力τ0与粘结应力的增长率ξ等计算参数采用复形优化方法拟合确定。与试验数据对照,可以较好地反映粘结强度的发展与分布规律。
  • 欧阳利
    . 2008, (10):  73-76. 
    摘要 ( )    PDF ( )     
    为确定声发射源定位技术在混凝土检测中的精度,同时验证所采用的声发射检测参数值的合理性。通过3D定位法分析了混凝土中心拔出试件在粘结破坏过程中试件内部缺陷源发展情况。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所采用的声发射参数设置值使源定位获得了较高的精度。
  • 郑克仁
    . 2008, (10):  77-80. 
    摘要 ( )    PDF ( )     
    根据混凝土疲劳破坏机制及钢纤维增强机理,建立了基于基体和界面过渡区性质的钢纤维增强混凝土非线性疲劳方程,并应用得到的方程分析了钢纤维长径比和体积掺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钢纤维对基体的增强作用大于其对界面过渡区的增强作用,是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N曲线呈现明显非线性性质的原因;钢纤维提高基体初裂后的荷载承受能力及对界面过渡区的增强作用使其对高周疲劳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讨论的纤维体积掺量、长径比范围内,纤维对基体、界面过渡区的增强作用随纤维特性参数的增大而增大。
  • 徐家云
    . 2008, (10):  81-84. 
    摘要 ( )    PDF ( )     
    由于超静定结构在温度变化条件下产生结构应力、应变,相应提出一种智能桥梁——在梁底布设短切碳纤维混凝土层。经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和挠度,并可实现智能控制,从而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 张维
    . 2008, (10):  85-88. 
    摘要 ( )    PDF ( )     
    对CFRP加固实心砌体墙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砌体均质化和设有接触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试件的力学性能,探讨了空间膜单元、混凝土单元、面-面柔性接触单元、尤其是多层壳单元、弹簧单元等在碳纤维布砌体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 李保德
    . 2008, (10):  89-91. 
    摘要 ( )    PDF ( )     
    推导了具有悬挂质量的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动力方程,方程中考虑了悬挂质量的晃动离心力对主体结构体系的动力影响。对具有悬挂质量的换流站阀厅结构体系,在不同峰值和不同场地地震波作用下,分别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具有悬挂质量结构体系的地震作用效应、悬索的拉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具有悬挂质量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 房泽法
    . 2008, (10):  92-94. 
    摘要 ( )    PDF ( )     
    针对某采石场由于开采初期大块率高、根底多而导致总成本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以改善爆破效果为中心的技术措施。根据孔底空腔爆破的作用机理,结合微差爆破理论,在该采石场进行了孔底空腔微差爆破的对比试验研究。对比试验为孔底不设空腔和设0.5 m空腔2种,并且对2种方法的爆破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孔底空腔爆破对改善爆破效果、降低炸药单耗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 张哲
    . 2008, (10):  95-98. 
    摘要 ( )    PDF ( )     
    数码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中具有明显特点,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超越,为艺术家们以及设计师们提供了全新的创作视角,使艺术走上了新的发展空间。数码艺术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数码艺术与技术的分工,实现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 A.信息与机械工程
  • 李受人
    . 2008, (10):  99-101. 
    摘要 ( )    PDF ( )     
    对不同条件下液压阀节流孔口和滑阀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分别在静止流体和稳定流体的条件下,给出了压力差为阶跃变化时液流通过液压阀的流线图。讨论了种种压力差变化的情况下流量,流量系数和雷诺数间的关系。数值计算的结果说明当压力差大于临界值时,由不同的初始条件将导致滑阀的2种迥然不同的射流流动。
  • 熊伟
    . 2008, (10):  102-104. 
    摘要 ( )    PDF ( )     
    讨论了非可加路径费用的交通分配问题,特别是考虑到排放对传统交通分配模型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考虑不同发动机启动模式下考虑排放的交通分配模型,并采用基于路径的梯度投影算法求解,最后应用到Charlotte网络中进行了数值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梯度投影算法得出的数值最优解收敛速度比基于F-W的收敛速度快,适用于求解非可加路径费用的交通分配问题。
  • 赵金龙
    . 2008, (10):  105-108. 
    摘要 ( )    PDF ( )     
    刀具表面涂覆MoS2固体润滑涂层能够降低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力,改善切削工况,然而存在涂层硬度低、高温下性能衰减快等缺陷。文中采用中频磁控溅射和多弧离子镀相结合的工艺,在硬质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MoS2-Zr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涂层刀具的切削性能。结果表明,在低速切削条件下,MoS2-Zr复合涂层刀具的切削性能显著提高。
  • 王晓琴
    . 2008, (10):  109-112. 
    摘要 ( )    PDF ( )     
    对涂层硬质合金刀具高速干铣削Ti6Al4V进行了正交试验,获得了刀具寿命的经验公式,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了刀具的磨损形态和磨损机理,粘结、扩散及氧化是涂层刀具的主要磨损机理。最后,利用等寿命-效率响应曲面法,对刀具铣削Ti6Al4V的切削参数进行了优化。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低速大切深可提高刀具寿命。
  • 邵芳
    . 2008, (10):  113-116. 
    摘要 ( )    PDF ( )     
    高速切削钢件的时候,切削温度高达800—1 000℃,扩散磨损成为硬质合金刀具的一个主要磨损原因。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硬质合金刀具扩散磨损规律,利用硬质合金组分中4个碳化物的标准生成热及其不同温度下的相对焓值计算它们的绝对焓值,计算4种碳化物在不同温度下分解溶入铁中的浓度值,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分析高温下扩散反应发生的规律,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对刀具材料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 江征风
    . 2008, (10):  117-119. 
    摘要 ( )    PDF ( )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扭振破坏了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双质量飞轮较离合器而言,具有更好的减振效果。介绍了双质量飞轮结构和减振原理,针对弧形弹簧的扭转动刚度检测和飞轮疲劳试验,提出了新的试验方法和方案。通过调节转速、负载以及利用液压摆缸产生的扭振,更加真实地模拟汽车运行状态。为双质量飞轮理论研究和性能检奠定基础。
  • 王亚斌
    . 2008, (10):  120-123. 
    摘要 ( )    PDF ( )     
    在对虚拟试验技术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针对机电引信的特点,提出了引信虚拟试验系统概念及模型。在现有的CAD、CAE软件平台下,通过二次开发实现了该系统的构建。根据引信虚拟试验的要求,将系统划分为6个功能模块,对每个模块的设计方案、程序结构及模块间的接口规范进行了阐述。构建的引信虚拟试验系统可以建立带有随机偏差的引信虚拟样机,根据引信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可以自动生成引信故障树,从而完成引信可靠性分析,并可以在模拟试验环境中对引信动力学响应特性、运动的协调性等进行仿真分析从而达到对引信机构优化设计、性能评估的目的。
  • 冯丽
    . 2008, (10):  124-126. 
    摘要 ( )    PDF ( )     
    基于Ausloos和Berman提出的推广的W-M函数对具有不同粗糙度参数的分形表面进行仿真模拟。同时,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在模拟的分形粗糙表面基础上建立了微尺度粘着弹塑性接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给定条件下各个微凸体上的载荷、真实接触面积、接触斑点尺寸和平均接触压力的分布情况。建立的模型考虑各个微凸体具有不同的峰顶曲率半径,当变形足够大时考虑微凸体间的相互作用,因而较前人建立的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同时也对与分形特征相关的摩擦学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刘坤
    . 2008, (10):  127-130. 
    摘要 ( )    PDF ( )     
    为了考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结构对排水、导电、导气等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电化学反应、水的相变及传输、氧气的传输、膜中水传输等因素,研究了在平面内孔隙率间隔变化分布的气体扩散层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平面内孔隙率间隔分布的气体扩散层组成的燃料电池,其性能高于由普通扩散层组成电池的性能,因为平面内孔隙率间隔分布的气体扩散层都能够提高其液态水和气体的通过能力,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 薛立功
    . 2008, (10):  131-133. 
    摘要 ( )    PDF ( )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系统在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CAD(Computer Aided Design)与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系统之间的重要纽带。针对目前CAPP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CAPP系统结构框架,将复杂工艺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问题。系统通过3种Agent来实现,每个Agent具有独自的知识和推理结构,使得智能CAPP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适应性和高度分布协同功能。
  • 冯运仿
    . 2008, (10):  134-137. 
    摘要 ( )    PDF ( )     
    针对无线异构网络中,簇头节点的能量不同,提出了一种能量均衡自适应分布式拓扑控制方案(Energy Bal-anced Topology Management,EBTM)。为了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应该尽量保证各簇头节点能量消耗相对均衡。在EBTM中,簇与簇的边界上的交点称为边界虚拟节点,这些节点决定了簇的范围。在一定的时间周期下,按照能量均衡的思想进行动态的调节。使得在保证网络覆盖的情况下,各簇头节点的存活时间非常接近。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EBTM算法使得能量消耗相对均衡。
  • 寇宁
    . 2008, (10):  138-140. 
    摘要 ( )    PDF ( )     
    为了健康高效地支持P2P系统的大规模、高度动态的分布式应用,对P2P系统的特点及相关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了在结构化P2P网络上构建基于内容的发布/订阅系统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的基于编码区间的P2P网络路由协议,并对该路有协议的基本操作进行了定义和设计。经验证,该协议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和路由效率。
  • 程琼
    . 2008, (10):  141-143. 
    摘要 ( )    PDF ( )     
    针对p-q-r法在电网电压畸变情况下存在的检测误差,运用p-q-r理论对其加以改进。采用由锁相环生成的无畸变三相电压参考信号代替实际电压检测信号参与检测运算,以避免电网电压畸变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提供了改进前后的仿真对比结果,其结果验证了改进的p-q-r检测方法的优越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梁磊
    . 2008, (10):  144-146. 
    摘要 ( )    PDF ( )     
    通过分析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原理,定义了应变传递系数,建立了粘贴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5层有限元结构模型,通过计算机的仿真计算得到不同粘接剂、材料的弹性模量以及它们的厚度对应变传递系数的影响。
  • 于兴芝
    . 2008, (10):  147-151. 
    摘要 ( )    PDF ( )     
    针对发动机配气机构设计与分析所提出的工程实践问题,导出了一整套出气门运动规律反求的计算理论,提出了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配气定时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定时的排气提前角、排气迟闭角、进气提前角、进气迟闭角及相应位置的气门位移和气门重叠角等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中低速和高速发动机配气定时应有的参数特征。
  • 管理工程与数学
  • 刘培德
    . 2008, (10):  152-155. 
    摘要 ( )    PDF ( )     
    在定义了属性值和属性权重都为Vague值的模糊数加权算数集成算子(VWAA)、有序加权集成算子(VOWA)以及融合这二者优点的混合集成算子(VHA)的基础上,根据Vague值的运算规则,给出3种算子计算公式,然后利用记分函数给出了基于混合集成算子(VHA)的多属性群决策的方法和决策步骤,最后结合案例说明了基于混合集成算子(VHA)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韩国文
    . 2008, (10):  156-159. 
    摘要 ( )    PDF ( )     
    金融制度创新是金融体系内部各方参与人动态博弈的过程,对金融系统以至整个经济系统具有全局性影响。为揭示金融制度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及其动态演化路径,论文以银证合作为例,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初始条件和监管环境下金融制度创新过程和最终结果。
  • 陈胜利
    . 2008, (10):  160-163. 
    摘要 ( )    PDF ( )     
    针对现有网上拍卖机制设计存在的不足,引入传统销售中的库存、订购、延期订单等因素,结合网上拍卖的新特点,以拍卖商期望利润最大为目标,运用动态规划优化理论、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分析方法在一定拍卖规则下设计了多期多单位最优拍卖数量、最优订购量以及最优保留价,并比较了拍卖机制和固定价格机制,得出在一定条件下拍卖机制优于固定价格机制。
  • 兰肇华
    . 2008, (10):  164-168. 
    摘要 ( )    PDF ( )     
    运用湖北省1981—2005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际状况及变化特征,在论述影响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应用岭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各因素对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提出了缩小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 张岚
    . 2008, (10):  169-173. 
    摘要 ( )    PDF ( )     
    介绍了国内、外经济特区的演变过程,并将国内传统经济特区与新特区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了一些对武汉新特区建设的启示;探讨了武汉两型“新特区”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内涵;提出了以两型“新特区”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建议。
  • 陶勇
    . 2008, (10):  174-177. 
    摘要 ( )    PDF ( )     
    根据大学生课外体育生活方式的目标、特征和核心内容,制定问卷调查表,用特尔斐法筛选评价指标,经验证,指标真实有效;运用层次分析法“权重征询表”进行专家调查,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及子权重;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指标评分等级标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经检验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 宗志雄
    . 2008, (10):  178-180. 
    摘要 ( )    PDF ( )     
    Landweber迭代法是求解大规模的不适定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其迭代序列收敛速度是相当慢。为了加快Landweber迭代收敛速度,将每一步Landweber迭代分解为矩阵计算和求解,对矩阵计算部分设计了一种快速迭代格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加速算法,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这种算法能够大大加快收敛速度,有效的减少计算量,解决了Landweber迭代正则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