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7-07-25
      
    • 全选
      | 显示方式:
    A.材料科学与工程
  • 祁琰媛
    . 2007, (7):  1-5. 
    摘要 ( )    PDF ( )     
    以稳定的MoO3溶胶为前驱体,在180℃反应1—4 h,水热法制备了单晶MoO3纳米带,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探索了反应时间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同时研究了MoO3纳米带的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性能。
  • 谢峻林
    . 2007, (7):  6-11. 
    摘要 ( )    PDF ( )     
    通过改变玻璃成分,在不同的热处理制度下制备Sr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用DTA、XRD、SEM等手段对该系统微晶玻璃材料的析晶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晶化行为对微晶玻璃的热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与玻璃成分及热处理制度密切相关。可以找到某一确定组分的基础玻璃,经过较低的核化温度与较高晶化温度热处理后,能够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热学性能较好的微晶玻璃材料。
  • 李宏
    . 2007, (7):  12-15. 
    摘要 ( )    PDF ( )     
    实验以Li2O-Al2O3-SiO2(LAS)系统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根据LAS系统玻璃三元相图设计玻璃组成,并在基础组分不变的前提下,选择了La2O3等5种稀土氧化物采取外加法进行掺杂,应用高温粘度仪测试分析了玻璃液的高温粘度。通过调整稀土氧化物的种类和用量,制备出了熔制温度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透明性、较高的强度和热膨胀系数接近于零的微晶玻璃。结果表明:La2O3、Y2O3、CeO2、Er2O3及Gd2O3都具有降低玻璃液粘度的作用,其中以La2O3的作用最大。
  • 黄侨
    . 2007, (7):  16-18. 
    摘要 ( )    PDF ( )     
    考虑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结构特点,建立了缺损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多层次评估模型,提出模型中各项评价指标并初步确定其分级标准;由于影响每个评价指标的因素很多,故构造正态关联函数计算确定无下属层元素评价指标与相应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并在对模型中分项层及指标层元素进行评价时,考虑同下属于某元素的各元素的缺损状态进行权重修正计算;采用关联度及部件评定标度与全桥结构技术状态评分共同表征桥梁的缺损状态。
  • 孔丽娟
    . 2007, (7):  19-23.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页岩陶粒与碎石按不同体积比混合配制的各组混凝土,在不同龄期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并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宜采用分段曲线的形式,其中上升段可采用与现行规范中普通混凝土相同的形式,但系数不同。对于同水灰比的各组混凝土,随陶粒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峰值应力几乎呈线性趋势降低,而其峰值应变则变化不大;随龄期的增长,峰值应力均增长,而峰值应变却有所降低。
  • 吴建锋
    . 2007, (7):  24-27. 
    摘要 ( )    PDF ( )     
    以氧化铝工业的一种富含钙质的废弃物——赤泥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一些添加剂,采用压制成型技术制备了富赤泥陶瓷清水砖,达到了提高赤泥利用率的目的。采用XRD、SEM等测试手段测定了样品的理化性能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陶瓷清水砖的吸水率为23.33%—42.33%,气孔率为43.45%—70.86%,体积密度为1.66—2.07 g/cm3,抗折强度为11.41—23.95 MPa。分析表明经合理烧成后的此类高钙质陶瓷清水砖中最终的物相是:石英、钙黄长石、假硅灰以及少量的刚玉。另外,讨论了添加剂及制备工艺对样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闵新民
    . 2007, (7):  28-31. 
    摘要 ( )    PDF ( )     
    讨论了聚合物基高导热高绝缘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与常用的导热理论模型。考虑到填充率、温度等的影响,用不同的理论模型计算了氧化铝纳米颗粒填充环氧树脂的热导率,并结合相关研究实验对不同的导热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添加高导热填料可显著提高聚合物材料的热导率,且热导率随填料填充率的增大而显著增大。热导率随在300 K到373 K的范围内,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当温度超过373 K,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缓慢下降。
  • 侯作富
    . 2007, (7):  32-35.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水化期间及固化后的电阻变化特性。研究发现:当碳纤维体积分数较低时,试样的电阻率随着固化时间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反之,当碳纤维体积分数超过某一个范围后,会出现电阻(率)随水化时间的延长而变小的规律。此外,对于已固化好的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随着电流(电压)的增大,电阻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碳纤维体积分数越低(即电阻率越大时),电阻下降的趋势越明显。
  • 余峰
    . 2007, (7):  36-38. 
    摘要 ( )    PDF ( )     
    采用放热合成和热压烧结的工艺制备出一种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采用X-ray、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铜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研究了材料的电学和耐磨特性。结果表明:采用设计的工艺制备的铜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良好的耐磨损性能。
  • 鲁圣军
    . 2007, (7):  37-41. 
    摘要 ( )    PDF ( )     
    通过研究溶液接枝反应制备了尼龙6(PA6)与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PA6-g-SMA),研究了SMA/尼龙6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接枝率及熔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的接枝率受反应温度的影响较大,其熔点随接枝率的升高而降低;接枝率为5.12%,熔点为193.5℃。
  • 李蕊
    . 2007, (7):  42-44. 
    摘要 ( )    PDF ( )     
    采用PA11和PVDF两种聚合物基体,通过模压工艺制备了PA11/PVDF合金材料,研究了合金材料的介电性能与压电性能。通过XRD和SEM测试对样品的微观形态进行了研究。
  • 曹杨
    . 2007, (7):  45-47. 
    摘要 ( )    PDF ( )     
    采用硅烷偶联剂和苯丙乳液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有效地改善了玻璃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状况,使其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掺入石蜡乳液、硫铝酸盐水泥、聚乙烯醇等物质对石膏基体改性,各种外加剂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了玻璃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了外加剂改善复合材料耐水性能的作用机理。
  • 田中青
    . 2007, (7):  48-52. 
    摘要 ( )    PDF ( )     
    以Span-80和Tween-80混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作为油相,Pb(NO3)2、Ca(NO3)2、Zr(NO3)4的混合溶液或氨水作为水相,采用微乳液工艺在800℃左右成功制备出了Pb0.7Ca0.3ZrO3纳米晶,并以TG-DTA、XRD和TEM对所制备的Pb0.7Ca0.3ZrO3纳米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Pb0.7Ca0.3ZrO3纳米晶属三方晶系,无杂相,粉末颗粒细小,颗粒尺寸在15—40 nm之间,呈球形。
  • 汪恂
    . 2007, (7):  53-55. 
    摘要 ( )    PDF ( )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3+/TiO2和纯TiO2玻璃膜,用XRD、HRTEM、TG-DSC、SEM等手段表征,并研究膜的特性和结构。试验表明Fe3+/TiO2与TiO2均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Fe掺杂TiO2的杀菌能力比纯TiO2高8.4%。纳米TiO2薄膜的微观结构分析为揭示TiO2光催化灭菌机理提供了证据。
  • 王旭
    . 2007, (7):  56-59. 
    摘要 ( )    PDF ( )     
    利用强流脉冲离子束(HIPIB)对316L不锈钢进行了表面辐照处理,研究了HIPIB辐照对316L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IPIB辐照处理后,在深度达50μm以上范围内316L的显微硬度提高,表面滑动摩擦系数降低,耐磨性得到显著改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辐照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辐照前后试样表面层相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HIPIB辐照使试样表面光滑化,且表面层产生择优取向。HIPIB辐照引起的强大应力和冲击波使材料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不仅导致“形变织构”出现,并且产生大量的位错等缺陷,形成稳定的网络分布,从而强化了316L不锈钢表面层。
  • 杨海波
    . 2007, (7):  60-63. 
    摘要 ( )    PDF ( )     
    以柠檬酸为配位剂与金属离子配合,水作为溶剂,乙二醇为酯化剂,通过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NaNbO3粉体。研究了柠檬酸(CA)和乙二醇(EG)的用量和pH值对溶胶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TG-DTA研究了NaNbO3晶相的形成过程,利用TEM对所制得粉体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驱体溶胶的pH值为7.5,n(CA)∶n(metalion)=3∶1,n(CA)∶n(EG)=1∶2时,可以获得稳定性能良好的溶胶。凝胶前驱体在加热过程中先反应生成Na2O和Na2Nb4O11,然后二者反应生成NaNbO3。不同的升温速率对所得的粉体的形貌影响较大,升温速率快,有利于粒状产物的形成,慢的升温速率易形成棒状产物。并讨论了不同的烧结机制影响NaNbO3形貌的原因。
  • 赵雷康
    . 2007, (7):  64-67. 
    摘要 ( )    PDF ( )     
    通过固相反应法在AO-Nd2O3-SnO2-Nb2O5(A=Ba,Sr)体系中合成了填满型钨青铜结构新铌酸盐A5NdSn3Nb7O30。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进行了结构分析,并进行了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它们室温时都为四方钨青铜结构顺电相。A5NdSn3Nb7O30(A=Ba,Sr)陶瓷体具有高的室温相对介电常数,1 MHz时分别为182与144;低的介电损耗,分别为1.8×10-3和6.2×10-4;其介电常数温度系数(τε)分别为-1 071×10-6K-1和-507×10-6K-1。
  • 刘红日
    . 2007, (7):  68-71. 
    摘要 ( )    PDF ( )     
    采用Bi(NO3)3.5H2O和Fe(NO3)3.9H2O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方法在Pt/Ti/SiO2/Si制备了BiFeO3薄膜。XRD研究表明在500℃以上退火薄膜能够获得良好的结晶。铁电性测试结果表明450℃和500℃退火的薄膜铁电性相对较弱。在430 kV/cm的测试电场下,剩余极化分别为0.255μC/cm2和0.36μC/cm2。而550℃和600℃退火的薄膜的铁电性相对较强,在相同的测试电场下剩余极化强度分别为2.27μC/cm2和2.97μC/cm2。介电性研究表明450—550℃退火的薄膜具有小的介电色散和介电损耗,而600℃退火的薄膜则具有大的介电色散和介电损耗。
  • 马林转
    . 2007, (7):  72-75. 
    摘要 ( )    PDF ( )     
    不同负载量的Fe/Al2O3催化剂分别以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得,对比评价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以CO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O2的活性。研究表明,铁催化剂有较高的去除SO2的活性,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最高活性分别可以达到95%和85%左右;而浸渍法样品的活性较差,最高转化率不到60%。3种不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在低温时并不明显,在高温时明显地显示出高的负载量具有高的活性。
  • 张召基
    . 2007, (7):  76-78. 
    摘要 ( )    PDF ( )     
    利用新型天然生物质植物中空纤维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进行了小试研究。在同等条件下,与传统球形聚乙烯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相比,新型填料生物膜反应器挂膜效率提高了78.57%。进入稳定运行期间,新型生物质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了77.75%、94.78%、71.01%和79.91%,明显高于传统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 A.土木工程与船舶
  • 曾凡义
    . 2007, (7):  79-82. 
    摘要 ( )    PDF ( )     
    阐述了在青藏高原拱起形成的全卵石孤漂石特殊地质下,通过对原设计沉井下沉风险分析、地连墙成墙方案比选以及冲击成墙法施工桩柱式地下连续墙的工艺可行性试验探索,论证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成墙可行性和成墙接头止水性,并用于指导拉萨柳梧大桥有推力拱座基础工程施工实践。全卵石孤漂石地质条件下冲击成墙法施工桩柱式地下连续墙在国内尚属首例。
  • 瞿伟廉
    . 2007, (7):  83-87. 
    摘要 ( )    PDF ( )     
    根据已有的列车制动力模型,介绍了列车制动力仿真程序实现的技术。利用过渡刚度法处理非线性车钩力模型的拐点问题,并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列车制动反应方程组,得到了满足工程应用的列车制动力时程曲线。
  • 瞿伟廉
    . 2007, (7):  88-90. 
    摘要 ( )    PDF ( )     
    用CFD方法研究桥梁周围的风场特征,不仅能得到流场的压力、速度和涡旋的分布,还能提取桥梁的各种气动参数。对以一大跨度桥梁断面为例的扁平单箱梁模型进行了不同攻角下的三分力系数CFD数值识别,将识别结果与风洞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并画出了0°攻角下的压强和速度分布图,验证了采用CFD技术识别桥梁三分力系数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 张鹏
    . 2007, (7):  91-94. 
    摘要 ( )    PDF ( )     
    在试验及国外有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FRP筋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给出了能够用于工程实际的FRP筋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及使用荷载作用下FRP筋的允许应变限值的取值建议;指出在进行FRP筋混凝土梁截面的配筋设计时,很多情况下起控制作用的将是裂缝宽度的允许值而不是其极限强度。
  • 贺东青
    . 2007, (7):  95-97. 
    摘要 ( )    PDF ( )     
    为了研究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LHFRC)在冻融疲劳作用下的损伤演变规律,提出了混凝土抗冻劣化的损伤演变数学模型,同时进行了普通混凝土(OC)与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冻融试验,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回归出它们的冻融损伤演变方程。结果表明,LHFRC和OC的初劣点值相同,且在劣化初始阶段具体相同的损伤演变方程;在劣化扩展阶段,LHFRC和OC均具有幂函数形式的损伤演变方程,但LHFRF损伤变量小于同期的OC,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有效地抑制了其内部损伤发展。
  • 李梅
    . 2007, (7):  98-100. 
    摘要 ( )    PDF ( )     
    基于变形控制和环境安全的要求,对天津某项目超大深基坑进行了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考虑地下室施工采用楼板作为内支撑的楼板逆作工法以及基坑围护结构应力应变的复杂性,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了三维空间模型进行计算。试算得到安全可靠的深基坑设计方案,并对方案控制工况施工状态基坑围护结构以及水平楼板的内力和变形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楼面板作用进行了分析。
  • 李永清
    . 2007, (7):  101-104. 
    摘要 ( )    PDF ( )     
    支持向量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机器学习的新方法,它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局部极小点等实际问题。选用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并制备玻璃钢/吸声橡胶/玻璃钢夹层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吸声橡胶层的厚度,得到一系列夹层复合吸声材料试件,并在水声材料声脉冲管测试系统中测得试件的吸声系数和声压反射系数。在这些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研究了材料不同厚度和频率与其吸声和反射系数对应关系的建模,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用于材料水声性能的预测建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 王建民
    . 2007, (7):  105-108. 
    摘要 ( )    PDF ( )     
    通过不同的爆炸焊接工艺对铝合金-铝-钢进行了爆炸复合,并对爆炸复合后的铝合金-铝-钢复合板的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不同爆炸焊接工艺对铝合金-铝-钢复合板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合金-铝-钢复合板的铝-钢界面在爆炸复合时界面容易产生一层金属间化合物。随着装药密度的增加,中间层变得愈加连续,界面强度降低明显,而铝-钢界面相互扩散距离变化不明显。
  • A.机械、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 张杰山
    . 2007, (7):  109-111. 
    摘要 ( )    PDF ( )     
    采用映射法划分变矩器流道网格,利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YB-200型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场进行仿真研究,湍流模型选择标准k-ε模型,较精确地得到了速度、压力分布,最终计算出变矩器的叶轮轴转矩。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符合,表明数值分析对变矩器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刘银水
    . 2007, (7):  112-115. 
    摘要 ( )    PDF ( )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所设计的阻尼器试验台的液压夹紧装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校核了夹紧装置的强度,分析了液压力、横梁与导向柱配合间隙等因素对夹紧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设计达到了使用要求,同时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 任怀伟
    . 2007, (7):  116-119. 
    摘要 ( )    PDF ( )     
    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是机械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生长型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长型设计过程模型;研究了CAD系统中支持生长型设计的关键技术:产品信息数据结构,设计知识库建模和概念结构匹配为实体结构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概念设计自动化软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上述理论和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叶建平
    . 2007, (7):  120-124. 
    摘要 ( )    PDF ( )     
    移动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定量建模是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定量分析的基础,采用自由空间法,建立移动机器人工作环境的二维带权网络拓扑模型,模型中的长度矩阵描述工作环境的路径实际长度,宽度矩阵描述工作环境的路径实际宽度。在Dijkstra路径搜索算法中,引入路径宽度与机器人本体大小的比较以及规划后路径宽度的改变来解决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定量问题,同时对Dijkstra搜索算法在效率上进行了改进。该算法的实验仿真表明,提出的路径规划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 梁世翔
    . 2007, (7):  125-127. 
    摘要 ( )    PDF ( )     
    在总结物流园区特征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园区企业迁移的心理需求指标,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协同处理。将不同企业对园区的心理需求作为识别框架,使园区的特征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的心理需求变化,以推动企业入驻物流园区,保持物流园区的稳定与繁荣。
  • 陈绍元
    . 2007, (7):  128-131. 
    摘要 ( )    PDF ( )     
    介绍了某通廊转运站为减振所采用的增设钢支撑的加固方式,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动力分析,并进行了实际测试以及加固效果评估。
  • 吕锋
    . 2007, (7):  132-135. 
    摘要 ( )    PDF ( )     
    针对目前数据网格环境中已有的副本定位方法和P2P中的数据定位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小世界模型和对等代理的副本定位模型。利用小世界特性和物理网络的远近划分各个虚拟组织(VO),在VO内部采用一个代理用来存储该域内的全局副本定位信息,在VO间各个代理是对等的关系,采用对等代理机制进行副本定位,并对其高效性、可靠性及可扩展性进行了评价分析。
  • 田虹
    . 2007, (7):  136-138. 
    摘要 ( )    PDF ( )     
    Web2.0是信息交互与发布的新型互联网应用模式,其中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提出了一种利用oracle jsp dbutil中的JavaBean组件,通过对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操作,动态生成RSS文件的技术方法,可避免重复工作,提高了开发效率。
  • 万丽
    . 2007, (7):  139-142. 
    摘要 ( )    PDF ( )     
    分形模型是刻画成矿元素品位分布特征的有效工具。通过对模型中参数D(分维值)及C(样本相对容量)的动态分析,查清不同分形模型的结构差异及其地质意义,以便于不同地质体中多种成矿元素分布状况的比较。利用动态分析结论分析了胶东大磨曲家金矿不同地质体的分形模型,并推断成矿元素聚集强度,所得结论与地质情况相一致。
  • 强世锦
    . 2007, (7):  143-145. 
    摘要 ( )    PDF ( )     
    结合大气信道的特点和Turbo码的基本编译码结构,构建了基于Turbo码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大气湍流的光强闪烁效应,运用MATLAB软件,采用Log-MAP译码算法,仿真分析了交织器方案对Turbo码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利于Turbo码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获得实际引用的一些结论。
  • 耿煜
    . 2007, (7):  146-149. 
    摘要 ( )    PDF ( )     
    从基于XML为基础的SCORM(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出发,着重研究了SCORM1.2的内容聚合模型及运行环境的技术细节,以及学习门户系统对此的支持。在探讨IBM Workpla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系统架构及内容发布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应用实例,进一步说明课件标准对课件制作及学习平台本身的重要性。
  • 肖敬
    . 2007, (7):  150-153. 
    摘要 ( )    PDF ( )     
    可信计算机是目前计算机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结合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在通用计算机的主板上内置一个嵌入式安全系统ESM,通过在通用计算机内部增加硬件和软件控制来增强通用计算机的安全性,从而达到建立一个可信计算机系统的要求。ESM包括一个硬件模块和一个微型的操作系统,设计灵活,扩充性好,能将计算机的功能进一步地扩大和延伸,使其成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并且适用范围更广的安全计算机系统。
  • 周智昊
    . 2007, (7):  154-157. 
    摘要 ( )    PDF ( )     
    作为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软件需求管理一直受到人们重视。首先介绍了CMM框架和CMM中的需求管理关键过程域,然后较详细介绍了需求确认、需求跟踪、需求变更活动。最后,阐述了需求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A.管理与数学
  • 刘树林
    . 2007, (7):  158-161. 
    摘要 ( )    PDF ( )     
    通过对湖北省1992—2003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规模过小,从而导致规模经济效益无法发挥。同时对影响生产效率值的外部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湖北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与湖北省的开放程度和科技竞争力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 王惠敏
    . 2007, (7):  162-165. 
    摘要 ( )    PDF ( )     
    针对User-based协同过滤和Item-based协同过滤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推荐算法。该算法融合用户-项目评分数据集所包含的用户相关和项目相关的信息来推荐商品,并且利用模糊聚类技术分别将相似的项目和相似的用户聚类,改善传统推荐算法的数据稀疏性和可扩展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将用户相关和项目相关的信息融合能够提供更好的推荐。
  • 徐先东
    . 2007, (7):  166-169. 
    摘要 ( )    PDF ( )     
    运用冲突分析模型,对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知识产权专有性和科学数据共享性所引发冲突产生的必然性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冲突属于非完全对抗性冲突,只要在共享系统中引入中立的协调人,并赋予该协调人一定的权利,就会出现稳定解,从而实现科学数据的共享。
  • 宋先道
    . 2007, (7):  170-173. 
    摘要 ( )    PDF ( )     
    根据预警系统的设计理论,构建了顾客满意度预警系统,其内容包括了顾客满意度预警指标系统,顾客满意度预警信号系统,确定顾客满意度预警界限。并以东风雪铁龙轿车的顾客满意度预警为实证分析,对该品牌轿车的顾客满意度预警情况进行计算、分析,针对雪铁龙轿车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的预警措施。这对改善公司营销系统工作状态有一定的作用。
  • 叶剑锋
    . 2007, (7):  174-177. 
    摘要 ( )    PDF ( )     
    在西蒙“有限理性”的理论基础上,研究者们提出了多属性加工策略、启发式策略等多种决策策略,决策策略的规则似乎日渐趋向于简单化,决策者的理性要求也越来越低。近来的研究更集中地表明,看似“无理性”的情绪在决策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些研究者提出了情绪启发式策略,理性在决策过程中的实际作用进一步受到了质疑。
  • 肖加清
    . 2007, (7):  178-180. 
    摘要 ( )    PDF ( )     
    利用质量分布原理,给出了不满足任何分离条件从而具有重叠结构的非线性吸引子的Hausdorff维数下界的一个估计,也就是:设J为R中非空紧子集,Si(x)in=1为一簇二次可微的压缩映射,且满足以下条件:1)对任意i∈I,Si(J)J,2)对任意i∈I,x∈J,00且满足maxA∈Ωm∑i∈A(Si′)dm-sm=1,Ωm为所有m级最大重叠序列的集合,dm满足∑i∈Im(S′i)dm=1,且Si′=minx∈J{S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