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7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5-09-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A
  • 马保国
    . 2005, (9):  1-3. 
    摘要 ( )    PDF ( )     
    通过对原材料化学组成的分析,发现在水泥熟料烧制中钢渣不仅可以作石灰质及铁质原料,而且可以作为“晶种”,有利于水泥熟料的煅烧。因此将钢渣作为独立组分,利用自编全组分水泥配料计算系统在较大率值范围内,进行大量计算并分析规律,选取配比进行烧成实验。结果表明:在生料中掺入钢渣不仅可以降低硅氧率,明显减少f-CaO含量,提高熟料质量,而且能够降低环境负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周志勇
    . 2005, (9):  4-6. 
    摘要 ( )    PDF ( )     
    采用炭黑为导电粒子,双组分聚氨酯为基体,并添加有机晶体,制备具有强PTC强度的非晶聚合物PTC涂料。研究表明在聚氨酯/炭黑中加入有机酸晶体,在晶体熔点附近可产生明显的PTC效应,而在涂料中加入2种有机盐晶体,无明显的PTC效应。加入有机酸晶体时,涂料电阻率随晶体含量增加略有降低,并且PTC强度随晶体含量增加而增加,最大PTC强度可达到2个数量级。
  • 朱四荣
    . 2005, (9):  7-9. 
    摘要 ( )    PDF ( )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测量应变是基于光纤轴线方向的应变响应,但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当应变主方向与光纤轴向有一定角度时,光纤的应变响应就存在误差。采用电阻应变片横向效应系数的测量装置,得到单向应变场,验证了光栅横向应变效应的存在。光纤光栅的横向效应系数比应变片的横向效应系数要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但是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必须考虑其横向效应的影响。
  • 肖静
    . 2005, (9):  10-13. 
    摘要 ( )    PDF ( )     
    采用原位合成技术,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β-二酮及协同体共掺的二氧化硅玻璃,测量了它们的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并进行了XRD和SEM测试。探讨各不同成分原位合成稀土有机配合物在二氧化硅玻璃中的发光性能及热处理温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凝胶玻璃中掺入能级较匹配的β-二酮,可以使稀土离子的荧光增强;协同体的引用也能不同程度地使稀土离子的荧光增强,为今后制备荧光较强的含Eu的SiO2凝胶玻璃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吉晓莉
    . 2005, (9):  14-16. 
    摘要 ( )    PDF ( )     
    以液Si浸渗SiC片晶和C的坯体制备了SiC片晶增韧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讨论了SiC片晶的掺加分数及烧结温度对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所得材料与传统反应烧结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较低时,SiC片晶在烧结体中仍以片晶的形态存在;而当烧结温度提高到1 800℃后,SiC片晶明显向SiC颗粒转变。与传统材料相比,掺加质量分数为40%SiC片晶制备的材料,材料抗折强度由300 MPa左右提高到587 MPa,断裂韧性由3.5MPa.m1/2提高到4.6 MPa.m1/2。
  • 陈进
    . 2005, (9):  17-19. 
    摘要 ( )    PDF ( )     
    提出低温固体界面传热的可视化仿真,将固体界面传热微观过程和宏观参数计算可视化。采用VC++6.0工具设计了界面传热的可视化仿真软件,基于Bi2223与氮化铝陶瓷(AlN)界面热阻低温实验数据,导入仿真软件,得到Bi2223与氮化铝陶瓷(AlN)界面传热的可视化仿真图和仿真曲线,用仿真手段探索三维界面层传热的微观机理。
  • 周盾白
    . 2005, (9):  20-22. 
    摘要 ( )    PDF ( )     
    为使蒙脱土在聚合物中良好地达到纳米级分散从而制得纳米复合材料,首先制备了一种接枝的中分子量石油烃,利用它对蒙脱土进行熔融插层,使蒙脱土剥离并对其包覆,然后再将它们加入到聚氯乙烯和氯化聚乙烯增韧体系中,较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冲击强度。通过XRD和TEM分析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结构的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 吴建锋
    . 2005, (9):  23-25. 
    摘要 ( )    PDF ( )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赤泥质多孔陶瓷滤球表面涂覆TiO2薄膜,采用TG-DTA、XRD、SEM等现代测试技术测试了样品的成分及微观结构;并通过测试其对甲醛和丙酮的分解率研究它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经500℃、1 h热处理后的涂覆TiO2薄膜的赤泥质多孔陶瓷滤球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且膜与赤泥质多孔陶瓷滤球基体结合牢固。
  • 楼一层
    . 2005, (9):  26-28. 
    摘要 ( )    PDF ( )     
    为了观察抗癌散中各提取部位在体外对人体肿瘤细胞的作用,利用MTT测定法观察从抗癌散中提取的乙醇部位、多糖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正丁醇部位、挥发油部位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证明正丁醇部位对HGC细胞和A549细胞的抑制率最大;Hela细胞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大,石油醚部位抗癌效果显著增强,正丁醇和挥发油部位在浓度为50μg/mL和100μg/mL时都很有效。
  • 陈筠
    . 2005, (9):  29-31. 
    摘要 ( )    PDF ( )     
    研究纳米磷灰石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的作用机理。应用均相共沉淀法室温下合成纳米磷灰石,用透射电镜和电位粒度仪进行表征;利用透射电镜、原位杂交细胞化学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c-myc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纳米磷灰石呈均匀分散的针状颗粒,粒径范围在67.5~88.3 nm之间。可使肝癌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空泡化,线粒体肿胀;部分细胞核内染色质分散,凝集在核膜周围,呈团块状,核膜间隙不等,胞浆溶解。抑制c-myc和增强p53基因的表达。纳米磷灰石在体外通过下调c-myc和上调p53基因的表达,致肝癌细胞胀亡。
  • 蔡玉华
    . 2005, (9):  32-33. 
    摘要 ( )    PDF ( )     
    三叶委陵菜为多年草本植物,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的山坡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民间以其根草或全草入药。实验采用分步逐级提取的方式从三叶委陵菜中分离多种组分,从中分离2个纯粹结晶,通过UVI、R、MS、1H-NMR1、3C-NMR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2种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并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证实结晶Ⅰ是已知化合物β-谷甾醇,结晶Ⅱ是已知化合物胡萝卜甙。
  • 陈悦
    . 2005, (9):  34-37. 
    摘要 ( )    PDF ( )     
    根据热重分析结果,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2种作为锌空气电池氧气还原催化剂的La0.6Ca0.4CoO3Ⅰ、La0.6Ca0.4CoO3Ⅱ,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La0.6Ca0.4CoO3Ⅰ、La0.6Ca0.4CoO3Ⅱ都是钙钛矿型结构。采用恒电流放电曲线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它们在9 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钙钛矿型催化剂La0.6Ca0.4CoO3是一种良好的空气(氧)电极催化剂,而且催化剂La0.6Ca0.4CoO3Ⅱ的性能要比La0.6Ca0.4CoO3Ⅰ的性能好,La0.6Ca0.4CoO3Ⅱ的放电容量是La0.6Ca0.4CoO3Ⅰ的1.2倍。
  • 胡红梅
    . 2005, (9):  38-41.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工业萘系高效减水剂合成工艺的优化方案,得出了各合成阶段的关键工艺参数———时间、温度和原料用量的最佳控制值。尝试了一次性投酸法和用石灰代替液碱中和等新的工艺手段,前者可以简化合成工艺,但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后者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所得产品除了用作减水剂,还可兼作加气混凝土的稳泡剂。对复合改性的研究发现,“萘系-糖钙”复合外加剂,既保持了显著的减水、增强效果,又达到了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改性目的。
  • 王子明
    . 2005, (9):  42-45. 
    摘要 ( )    PDF ( )     
    对比研究了脂肪族磺酸盐和萘系高效减水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水泥-水-高效减水剂系统中水泥颗粒表面的动电电位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2种高效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和吸附特征等物理化学现象,测定了脂肪族磺酸盐高效减水剂分子量分布和分子结构的官能团特征。在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萘系高效减水剂在内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特征是多分子层吸附。在低浓度下,吸附曲线表现出Langiur吸附特征,但总的来说,高效减水剂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曲线更接近于双平台型(LS)曲线。
  • 李悦
    . 2005, (9):  46-49. 
    摘要 ( )    PDF ( )     
    应用XRD、TG-DTA和温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低水胶比条件下普硅水泥和膨胀水泥的水化特点。结果发现,膨胀水泥水化各龄期中AFt的含量和CH的早期含量明显增加,水化后期CH量则与普硅水泥石基本相当。膨胀水泥硬化浆体的后期膨胀主要依靠凝胶状AFt吸水肿胀而形成驱动力。膨胀剂的组分对膨胀水泥的水化热有明显影响,如果膨胀剂含有硫铝酸盐类矿物,则可能造成体系水化热的升高。
  • 樊益棠
    . 2005, (9):  50-52. 
    摘要 ( )    PDF ( )     
    通过对粉煤灰和水泥进行磨细处理,并按一定的掺量等量取代水泥配制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探讨了粉煤灰-水泥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杨力远
    . 2005, (9):  53-55. 
    摘要 ( )    PDF ( )     
    基于硅酸盐水泥熟料在回转窑内煅烧过程热平衡和物料平衡基本理论,建立起回转窑内燃烧模型。通过对回转窑煅烧过程中相关气体和固体的比热进行回归计算,建立和引用与温度相关的数学模型,提高了模拟计算的精确度。模拟推导出回转窑内燃烧火焰最高温度,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了验证,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过程有较好的拟合度。
  • 李彬
    . 2005, (9):  56-59. 
    摘要 ( )    PDF ( )     
    在镧离子质量浓度0.5%,pH为10下浸渍16 h以上,于110℃干燥陈化24 h后,再于450~500℃焙烧1 h,冷却后过筛取筛下粒径120目以上为最佳稀土吸附剂,用于静态同步脱氮除磷试验。结果表明,对正磷和氨氮的进水最佳pH为4,此时最大静态吸附分别达到25 mg/g和50 mg/g;当进水pH为4~8,氨氮浓度为10 mg/L,正磷浓度5 mg/L时,出水pH在6~9之间,对二者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0%和99%,吸附剂再生7次后对氮磷的去除率仍然保持在80%以上,动力学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相关系数在0.99以上。为处理微污染的氮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杨孝容
    . 2005, (9):  60-63. 
    摘要 ( )    PDF ( )     
    在磷酸-磷酸二氢钠的缓冲溶液和热水浴中,Rh(Ⅲ)对高碘酸钾氧化甲基蓝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依此建立了测定铑的新催化光度法。铑质量浓度在0~0.16μg/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7×10-3μg/mL。对0.10μg/mL Rh(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n=10)。该催化反应对Rh(Ⅲ)和甲基蓝分别为一级反应。试验了2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该方法用于测定铑铝基催化剂中铑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1.2%~1.4%,加标回收率为95%~100%。
  • 郭和军
    . 2005, (9):  64-66. 
    摘要 ( )    PDF ( )     
    车辆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使油品对车辆排放的影响更加重要。通过5辆车组成的车队在各种指标不同的8种燃油上进行尾气排放试验,研究了汽油中硫含量和烯烃体积含量的变化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运用严格的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工况下,汽油中硫的质量含量的降低可以明显地降低车辆尾气的各种污染物排放;烯烃体积含量的降低对排放也有明显影响。
  • 罗立群
    . 2005, (9):  67-69. 
    摘要 ( )    PDF ( )     
    分析了近10年来铁矿石的产销情况,结合我国铁矿石资源的情况指出,在目前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国铁矿石市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同时提出了采用先进的矿物加工技术,寻求联合开发经营模式,建立预警预报系统等应对措施。
  • 杨曌
    . 2005, (9):  70-73. 
    摘要 ( )    PDF ( )     
    对碳纤维布加固带门洞墙片在低周期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加固前后所得的各项试验数据,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对该类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方案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碳纤维布对提高墙片抗震性能效果明显,尤其是“X”型粘贴方式能显著提高墙片的抗震承载力。
  • 郭宏磊
    . 2005, (9):  74-76. 
    摘要 ( )    PDF ( )     
    通过对1块配有钢桁架的型钢砼6桩承台与3块相同尺寸、相同砼强度、相同布桩形式但不同配筋形式的6桩承台的对比试验,分析了这种型钢砼承台的受力性能,初步揭示出其传力模式是空间桁架,证明了这种型钢砼承台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进而能降低板厚,节约工程造价的优良性能。
  • 陈宁
    . 2005, (9):  77-79. 
    摘要 ( )    PDF ( )     
    港口吞吐量预测是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的重要前期工作,这项工作影响深远。以某港口为例,简介了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港口吞吐量过程;提出了用对数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港口吞吐量;分析了对数二次指数平滑的优点;得出结论:对数二次指数平滑模型比较适合快速成长的港口进行吞吐量定量预测,可为这些港口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供有关部门参考。
  • 雷峻
    . 2005, (9):  80-83. 
    摘要 ( )    PDF ( )     
    匀加速运动目标测距存在着非线性运算,给实现带来诸多不便。基于曲线逼近原理,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径向匀加速运动目标下的测距方法,并对加速度的估计补偿问题进行了讨论,采用二次叉积法进行加速度估计,通过加速度补偿,将匀加速运动测距问题转化为匀速运动测距,从而大大简化了非均匀运动目标测距的实现。
  • 李平安
    . 2005, (9):  84-86.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智能天线阵抗干扰与噪声的性能;推导了上行空间滤波的输出信干比与信噪比,以及下行采用波束赋形时接收天线的输入信干比与信噪比;给出了阵处理相对于单天线的平均信干比增益与信噪比增益估计公式;并分别基于均匀线阵和均匀圆阵,对上行传统空间滤波器和下行传统的波束赋形器的干扰抑制性能进行了数字仿真计算与分析。
  • 周鹏
    . 2005, (9):  87-89. 
    摘要 ( )    PDF ( )     
    采用小尺寸低功耗的射频芯片结合实际环境设计出螺旋结构天线,选择合适的频率,天线在轴向方向得到最大的辐射能量。使移动无线数据提取单元机和井下固定监控和无线收发一体的单元之间能够在数千米油田井下相距1.5 m的距离内实现短距离无线通信。
  • 王美华
    . 2005, (9):  90-92. 
    摘要 ( )    PDF ( )     
    针对地下燃气管道的安全性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根据用户方提供的大量数据,利用专家提供的调查表,给出了评价指标与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评判技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评判地下燃气管道安全等级。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和实用性,为日后地下燃气管网提供科学化管理与决策。
  • 王法松
    . 2005, (9):  93-96. 
    摘要 ( )    PDF ( )     
    基于概率密度非参数估计的Parzen核估计,提出了一种新的独立成分分析(ICA)算法,实现了对源信号分布的全“盲”要求。该算法由观测信号样本出发,实现了对分离信号评价函数的直接估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ICA算法中如何选取估计信号评价函数的难题且能对任意的源混合信号(包括:超高斯与亚高斯分布,对称与非对称分布)进行有效盲分离。模拟实验从统计性质和计算时间2个方面说明了所提算法的性能。
  • 陈云新
    . 2005, (9):  97-100. 
    摘要 ( )    PDF ( )     
    以公交车线路运营系统为背景,提出了各站上、下车人数分布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为公交车线路运营的调度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对线路运营的一些重要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公交车线路运营调度及评估系统》软件。软件和相关模型实现了对线路运营进行评估和优化公交车配置。
  • 付国江
    . 2005, (9):  101-103. 
    摘要 ( )    PDF ( )     
    提出了一种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带边界变异的PSO,其原理是:在迭代的过程中,当粒子的位置超出可行域时,带边界变异的PSO让粒子的位置重新均匀分布在边界附近;当粒子的速度超出可行域时,则使其均匀分布到整个可行区间,而不是像原始PSO那样在这2种情况下都只是简单地取边界值。从理论和实验2个方面论证了这种引入了边界变异的PSO可以获得更快的寻优速度和更好的解精度,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黎庶
    . 2005, (9):  104-106. 
    摘要 ( )    PDF ( )     
    主要对由AD7711组成的数字温度计硬件和软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内容包括AD7711的特点,内部时序和外部接口,详细说明了AD7711的功能特点和工作方式,简要论述了其在RTD高精度温度测量中的应用。并给出了数据采集系统中AD7711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包括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并列出了部分汇编源程序。
  • 何培玲
    . 2005, (9):  107-110. 
    摘要 ( )    PDF ( )     
    从力学平衡条件、变形协调条件和本构关系合理条件出发,着重结构的变形协调条件来审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严重裂缝现象,分析并提出了构件断面内的变形失调、梁板之间的变形失调、梁柱之间的变形失调、剪力墙与梁板之间的变形失调应对措施。
  • 陈思云
    . 2005, (9):  111-114. 
    摘要 ( )    PDF ( )     
    通过对现有仓库管理系统(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的运行状况、运行效率不尽人意的地方的深入思考,对现有WMS的体系架构、功能模块、数据流程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体系架构、功能模块、数据流程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改进方案,使WMS系统更加容易适应现代企业运营的需要,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 王太平
    . 2005, (9):  115-118.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企业投资中一类指标权重信息未知、定量与定性指标(精确数、区间数和语言类模糊数)相结合的动态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型理想矩阵的动态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决策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从而为解决企业投资的动态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