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5年, 第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5-03-20
      
    • 全选
      | 显示方式:
    论文
  • 沈大荣
    . 1985, (1):  1-11. 
    摘要 ( )    PDF ( )     
    本文用经典屈曲理论,求出在承受均布中面压力的两对边为简支,而沿其余两对边为不同支承条件的对称铺设之特殊正交各向异性矩形层合板的屈曲载荷,并给出实例进行分析,为这类层合板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关稳定性方面的理论依据。
  • 谢于深
    . 1985, (1):  12-21+1.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成分(摩尔%)为75SiO_2,12. 5CaO,12. 5Na_2O 和80SiO_2,10CaO,10Na_2O 的玻璃在650℃或(及)760℃热处理不同时间的分相行为。描述了不稳分解、成核生长两种分相及成分在不混溶区边界附近的玻璃形貌。在成核生长分相的区域发现一种典型的受高粘度阻滞的奥氏成熟(Ostwald-type Ripening)现象。在不混溶区边界附近因高温挥发或表面析晶发生的成分微量波动足以使分相行为显著改变。用超声波测定了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压缩模量及泊松比。用三点及四点法测定了玻璃抗弯强度;还测定了 Tg 和密度。不稳分解和成核生长两种分相机理对性质的影响不同。此外,性质还与分相程度密切相关。
  • 王善拔
    . 1985, (1):  22-34+1. 
    摘要 ( )    PDF ( )     
    研究了外掺 Ca(OH)_2和 CaSO_4·2H_2O 对粉煤灰水泥强度的影响,并根据 X-射线定量、热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三甲基硅烷化试验结果进行解释。外掺 Ca(OH)_2降低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虽然它可稍提高粉煤灰的反应率,但其反应率很低,除掺入量为5%者外,90天龄期的强度均稍低于未掺者。掺 CaSO_4·2H_2O 也使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降低,但掺量为2和4%者赶上不掺CaSO_4·2H_2O 的 4-28天强度所有掺 CaSO_4·2H_2O 的强度都超过90天龄期的未掺者。外掺的 CaSO_4·2H_2O 在28天内耗尽,由于生成钙矾石填充毛细孔空间而使结构致密后期强度提高。在采用相同体积水固比的情况下,无论掺还是不掺 Ca(OH)_2和 CaSO_4·2H_2O的粉煤灰水泥,其90天强度均低于纯波特兰水泥。在采用相同重量水固比时,后期强度赶上和超过波特兰水泥,不完全是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和形成钙矾石的结果,另一重要原因是粉煤灰和 Ca(OH)_2以及 CaSO_4·2H_2O 的比重小而使浆体初始总孔隙率低。三甲基硅烷化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中的 SiO_2主要以多聚物形式存在,单聚物只占8%左右,这可能是粉煤灰活性低的原因之一。外掺 Ca(OH)_2和 CaSO_4·2H_2O 的粉煤灰水泥浆体,60天龄期的单聚物减少而三聚以上的多聚物增多。
  • 刘德安
    . 1985, (1):  36-45. 
    摘要 ( )    PDF ( )     
    本文以 W_2型玻璃钢赛艇之8~*肋骨为典型构件,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论证了引起 W_2型玻璃钢赛艇横向肋骨规律性折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玻璃钢的特点,一成不变地套用了金属材料的计算方法,导致了设计上的失误。
  • 毛钜凡
    . 1985, (1):  46-57. 
    摘要 ( )    PDF ( )     
    本文叙述了高硫锰矿的基本性质、焙烧脱硫的原理、试验工艺流程、工业诚验结果、产品性质及成本核算等。以烟煤为燃料,在强氧化气氛中,在1150℃左右温度条件下,矿石经过回转窑焙烧后达到焙烧、烧结扣脱硫的目的。获得产品质量良好,是冶炼锰铁合金的优质原料。工业试验证明,处理高硫锰矿的这一新工艺,技术可靠,经济效益显著,将在我国锰矿生产中起到积极作用。
  • 朱昆泉
    . 1985, (1):  58-67. 
    摘要 ( )    PDF ( )     
    本文分别从结构模态试验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分析了变截面转子轴系的动力特性,并以矿棉离心机转子为实例,用实模态图解识别法和用传递矩阵理论分析法进行定量计算,所得结果吻合良好,其表明所述方法的识别精度和可靠程度。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能适用于多种边界条件的计算转子动力参数的计算机程序,便于应用推广。
  • 严绍寅
    . 1985, (1):  68-80. 
    摘要 ( )    PDF ( )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网格状滤波器用于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可能性,从而得到了一种设计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新方法。文章首先简单地叙述了网格状滤波器的基本构成以及适应的递推算法,然后论述用网格状滤波器设计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的结果。
  • 黄曙磬
    . 1985, (1):  81-85. 
    摘要 ( )    PDF ( )     
    本文试图利用电压负反馈和电流正反馈组成无测速机的直流调速系统。
  • 伋雨林
    . 1985, (1):  86-95. 
    摘要 ( )    PDF ( )     
    本文根据迭合梁在使用阶段与条件相同的整体梁弯矩-曲率关系大致呈平行的特点,考虑迭合梁的受力特性,分别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迭合梁在短期荷载下的总刚度公式 B_d。本文 B_d 也可以表示整体梁的刚度,从而使两者统一为一个计算公式;对预应力混凝土迭合梁,且能使当 k_f=1时刚度公式与朱开裂的刚度公式相衔接。用本文 B_d 计算迭合梁的挠度,其精度此现行方法要好,计算工作量也大为减少。
  • 熊丹安
    . 1985, (1):  96-108. 
    摘要 ( )    PDF ( )     
    石家庄市 KQ-79型轻板框架板柱节点,不同于通常的梁-柱节点或板-柱节点.本文根据该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了节点的抗弯强度和节点核心区的抗剪强度。结合节点的特点,提出了节点传递极限弯矩和节点核心区抗剪能力的计算公式。
  • 《实验研究》
  • 孙向荣
    . 1985, (1):  109-114+. 
    摘要 ( )    PDF ( )     
    用照相的方法将显微镜视域内所观察的现象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的技术就是显微摄影。由于它摆脱了过去靠手工素描和文字叙述来描绘微观世界的弱点,把人们观察研究的对象迅速而准确地记录下来,因此已成为教学和科研中积累形象化资料的有力工具。由于有的同志对显微摄影的用光特点缺乏了解,结果在摄影中未能获得图像清晰,层次丰富,反差适中的照片。本文仅就显微摄影的用光问题谈几点体会。
  • 《科研成果》
  • . 1985, (1):  115-116. 
    摘要 ( )    PDF ( )     
    “石家庄79型框架轻板建筑结构整体破坏性试验研究”项目是国家科委和原建材部1980年下达的一项综合性结构试验研究项目,其主要目的是:1. 验证石家庄79型框架轻板建筑结构能否满足七度地震设防的要求;2. 研究原型整体结构的试验方法、手段和设备;3.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结构体系的合理计算方法;4. 为编写框架轻板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 论文
  • 赵凤金
    . 1985, (1):  116-116. 
    摘要 ( )    PDF ( )     
    我院电气自动化系研制成的 KJS 可控硅交流调速系统扩展装置,1984年10月24日在武汉通过部级鉴定。这项科研任务是为了适应全国交流电动机调速的发展,同时根据1983年昆明高校交流调速会议精神,为了满足全国交流调速系统教学的需要,考虑到全国大多数高校已有的 KZS 直流调速柜的现状,经我院自动化教研室和电子设备厂较长时间的研究、设计、试验,终于在1983年9月试制出与 KZS 直流调速柜相匹配 KJS 可控硅交流调速系统扩展装置。
  • 《学术活动》
  • 李桂青
    . 1985, (1):  117-119. 
    摘要 ( )    PDF ( )     
    经国家建材局和国家科委批准,我于1984年7月21日至28日参加了第八届围际地震工程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为这次会议作了充分准备,一年前发了会议通知,半年前印好了会议论文集,会前寄给了正式代表。这次会议的规模很大,空前热烈,正式代表多达3000佘人,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日本
  • 论文
  • 章北平
    . 1985, (1):  120-120. 
    摘要 ( )    PDF ( )     
    “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研究”中型试验(日产500吨洁净水)于1984年12月下旬通过部级鉴定。这项研究任务是1982年国家建设部下达的重点攻关项目,承担单位是武汉建材学院及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由武汉建材学院水处理研究室具体负责科研任务。该室以金儒霖副教授为首,还有章北平、施秀芳、邹玲珍、谢建麟、陶涛、游桂林、李文森等同志。研究后期,武汉城建学院派张磊、熊启权同志参与试验工作。根据部合同分工,武汉建材学院负责该项目的主要技术攻关工作,青岛方面从事现场试验运行管理、化验分析工作。该项科研先后进行了两年多紧张的现场试验,成功地研究出完善的污水回用处理工艺流程,经连续十四个月的运行考验,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并成功地回用于海藻酸钠工业,及建筑施工喷洒道路、工业冷却等。
  • 《科研成果》
  • 武汉
    . 1985, (1):  120-122. 
    摘要 ( )    PDF ( )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也已有多种利用途径。几年来,武汉建材学院袁润章教授领导的胶凝材料研究组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粉煤灰应用的基础研究,他们采用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粉煤灰的化学组成、相组成、结构、颗粒分类、形貌、表面固体酸硷量、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电子结合能、水介质中的ξ电位等,提出了以生产胶凝材料为目的的粉煤灰表面处理工艺方案并进行了工艺参数对比试验,收效显著。随后,该研究组在武汉市建筑工程科学研究所的通力合作下,对这一新工艺进行了扩大试验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