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2年, 第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2-06-30
      
    • 全选
      | 显示方式:
    论文
  • 黄大能
    . 1982, (2):  125-130. 
    摘要 ( )    PDF ( )     
    概述了流变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材料流动和变形的规律,研究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弹性、塑性、粘性变形以及它们间的演变规律。并以松弛和徐变两个现象着重说明时间因素在流变学中的地位。提出流变学把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行为融为一体,并以松弛时间和触变性两个流变参数为例加以阐明。最后并指出流变学的发展正从宏观流变学向微观流变学过渡。
  • 余永遐
    . 1982, (2):  131-141. 
    摘要 ( )    PDF ( )     
    混凝土、砂浆、天然石材等类材料,在单轴应力状态下通常呈脆性破坏,所以被称为脆性材料。但是,实验表明,在复杂应力状态下,这些材料的破坏却具有塑性破坏的特点。本文对适用于塑性材料的Mises屈服条件加以引伸,得到了同时适用于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破坏特点的强度准则。这个强度准则在三维主应力空间中是一个四次曲面。 利用本文提出的强度准则,计算了不同加载途径混凝土的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 吴中伟
    . 1982, (2):  143-149. 
    摘要 ( )    PDF ( )     
    一、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组成 最近美国学者提出水泥基复合材料(Cement-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新名词,用来概括从水泥到各种混凝土的一大类材料,其涵义确切,且有利于水泥混凝土科学技术的发展。 任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常决定予其组分与组分之间的界面粘结条件。例如,纤维增强塑料的力学性能决定于:
  • 黄士元
    . 1982, (2):  151-168. 
    摘要 ( )    PDF ( )     
    本文研究了粉煤灰水泥在常温及蒸养下的水化及其强度发展,以及掺加石膏的影响。石膏的掺入能加速氫氧化钙与粉煤灰的反应,并提高粉煤灰水泥28天后的强度。
  • 袁润章
    . 1982, (2):  169-177. 
    摘要 ( )    PDF ( )     
    一、前言 粉煤灰是一种人工的火山灰质材料。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人们一直在寻找一个简易、快速、定量评定火山灰质材料(包括粉煤灰等人工的火山灰质材料)活性的方法。人们曾采用维卡法(石灰吸收值法)、强度法和酸、碱溶出度等方法,作为评定火山灰活性的方法。
  • Wil
    . 1982, (2):  179-185. 
    摘要 ( )    PDF ( )     
    当我的朋友和同行徐昭东先生将我提交给“第二届国际屋面及屋面材料”会议的论文《美国工业屋面材料的发展及其趋势》,推荐到著名的《武汉建材学院学报》,以中文发表时,我感到非常高兴。该论文能有机会与中国同行进行交流,对我们美国人确实是一种荣幸。我希望这份资料对中国有用。同时,我们也很想了解中国工业屋面材料的发展。 此外,我愿借此机会,感谢徐昭东先生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以及他们将我的论文译成中文。最后,我以全美屋面材料协会的名义,对全体中国同行表示最美好的祝愿。
  • R.L
    . 1982, (2):  187-194. 
    摘要 ( )    PDF ( )     
    本文讨论了Van der Poel等人研究过的沥青的特性,同时引进适用于任何温度与荷载随时间变化条件下的一般流变方程,沥青的性状似乎可近似地看成是理想的简化热流变玻尔兹曼体。 用改进的模型来予测处于均匀降温时完全约束的沥青层所产生的热应力。 可以断言,在寒冷的的气候条件下,如果屋面温度明显下降,而使用的又是温度特别敏感的沥青的地方,那么就存在沥青开裂的危险。沥青的经久硬化(agehardening)实质上增加了这种开裂的危险。用高针入度指标的沥青或经适当改性而具有相同作用的沥青,可使开裂的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 徐大谟
    . 1982, (2):  195-202. 
    摘要 ( )    PDF ( )     
    文本在600—1000℃温度范围內的五个不同温度下,对浮法玻璃生产中七种保护气体组成A、B、C、D、E、F、G进行了热力学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除保护气体组成A外,其它六种组成均能适用于浮法玻璃的生产实际。
  • 龚文琪
    . 1982, (2):  203-211. 
    摘要 ( )    PDF ( )     
    本论文从高岭石的晶体结构、解理特性及表面断裂键的性质出发,论述了高岭石表面的不对称双电层结构。并从实验和理论上证实了由于高岭石表面不对称的双电层结构而产生的高岭石了型凝聚特性。本研究为用选择性絮凝和其它方法解决细粒高岭土选矿问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张佑林
    . 1982, (2):  212-224. 
    摘要 ( )    PDF ( )     
    本文所研究的玻璃纤维拉丝机双弹性支承机头,其二支承的质量是一个整体,弹性元件不仅具有压缩刚度,而且具有弯曲刚度。文中首先建立了这种机头的振动微分方程,由此而推出的计算固有频率的公式,可将文献[1]、[3]、[4]中相应的公式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包括在內。然后分析了轴承上动载荷的计算方法,导出了使动载荷为零的条件。还通过理论分析和一系列的实验对机头各参数与其动力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所得出的规律可供设计双弹性支承机头时参考。
  • 金儒霖
    . 1982, (2):  225-245. 
    摘要 ( )    PDF ( )     
    本文介绍了异重流混合型射流曝气法的主要研究成果。 射流器对空气是一种等温压缩过程,在激烈的能量交换中,使气——液形成均质的乳化液,故气——液——活性污泥之间的接触界面巨大,并且更换迅速,从而强化了活性污泥的再生过程,使射流器本身既成为供氧与切割空气的装置,又成为再生活性污泥的设备。 均质乳化液的容量为0.5~0.6吨/米~3,进入曝气池后必然造成异重流(池中混合液约1.0吨/米~3)混合,故必须要有适合于射流曝气的合理池型。这种异重流混合,主要是利用了射流的原理,而不消耗其它搅拌能量。在异重流的混合过程中,微气泡被强制循环,不能析出,从而提高了氧的利用率(65~85%),降低了电耗(0.719~0.694度/公斤BOD_5),强化了生化过程,缩短了曝气时间,降低了工程造价。并由于气水比低(0.4~0.5米~3气/米~3污水),在严寒季节(-32℃),污水温度也不会降低,保证处理效果,可以适用于低温 地区。因此,异重流射流曝气,不单是一种供氧装置,而实属一种生化处理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技术优点。 根据一年多的中试试验,本文初步探讨了射流曝气的机理,并提出了异重流混合型射流曝气系统的设计原理。